“抖快B红”为何越来越像?一场正在“吞噬”互联网个性的风暴

寻琴观看商业 2024-12-17 03:26:46

在当今的互联网领域,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各大平台的自我定义呈现出趋同态势。

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提及小红书旨在 “以科技为笔,以人文精神为末,勾画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无独有偶,快手商业化负责人王建伟也在快手创作者大会上称快手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这不禁让人感叹中文互联网人的表述创意匮乏,似乎都在围绕 “凡人” 与 “生活” 做文章。

毛文超

平台口号趋同:生活叙事下的相似性表象

从各平台的 slogan 来看,这种相似性更为明显。

快手从 “记录生活记录你” 转变为 “拥抱每一种生活”;抖音宣称 “记录美好生活”;

小红书在海淘电商时代结束后,先后推出 “全世界的好生活”“标记我的生活”“2 亿人的生活经验都在小红书” 等 slogan;微信视频号则打出 “记录真实生活” 的旗号。

仿佛这些平台都与 “生活” 较上了劲,唯独B站的 “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略显与众不同。

这一系列的 slogan 撞车,反映出在市场竞争与发展过程中,平台们在自我定位上逐渐走向一种模糊的共性,都试图将自身打造成用户生活的记录者与呈现者。

快手自 2015 年凭借一篇 “底层残酷物语” 出圈后,便被贴上了 “接地气”“土味下沉” 等标签,诸如 “铁锅炖自己”“鞭炮炸裤裆” 等内容成为其特色标识。

快手slogan

然而,快手在公关营销层面巧妙地将这些看似负面的标签转化为 “真实”“人间”“生活” 等正面表述,甚至出版《快手人类学》来强调其平台上的 “人样” 丰富性,试图塑造一种独特的品牌形象。

这种营销技巧随后被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纷纷效仿。它们均宣称自家平台汇聚了千千万万用户,记录着真实美好的生活。

但当所有平台都如此表述时,问题便凸显出来:若都是真实生活与世间百态的展现,为何需要多个平台?这背后实则隐藏着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变化与挑战。

《快手人类学》

社区到平台转型:互动方式变革与泛化难题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早期的平台多以社区形式存在。

社会学家对社区有着多种定义,一般而言,社区包含一定的人口、地域、特定文化以及组织形式,是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

在互联网语境下,社区的地域概念演变为赛博空间,如网站、APP 或聊天群组等。互联网社区具有三个核心要素:人群、共同文化以及互动方式。

在早年 PC 互联网时代,各类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综合性的论坛到专注特定兴趣的贴吧,甚至不同城市都有本地人的网络社区。

当时,人群规模并非关键,共同文化才是社区建立的核心要素。由于当时互联网普及程度有限,能上网的网民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共识,这使得社区的构建相对容易。

而社区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协作,例如早期论坛和社区会建立资料库,数码论坛有数码产品机型资料,体育论坛有球员和球队信息等,这些都是社区成员协作的成果。

此外,社区还能弥补大众传媒在游戏、动漫等领域信息获取的不足,成为信息的富矿。社区的管理也依赖成员协作,如论坛版主建立制度管理发帖、删帖等事务。

像 B 站、知乎、大众点评等如今的主流平台,早期都具有很强的协作性质,成员们在此分享资源、沉淀知识,社区呈现出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

B站、知乎

然而,社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泛化的问题。

大多数关于社区泛化的讨论聚焦于人群扩大导致社区文化被稀释,但却忽略了互动方式的变迁这一关键节点,即协作的式微。

协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行为,在无经济利益驱动的情况下,自我驱动的创作难度较大,能参与协作并产出正面价值的成员只是少数。

随着社区规模扩大,非协作人群的涌入增加了协作者的压力。在论坛时代,这一现象尤为明显,用户增多使得版主需花费更多时间管理论坛,删除水贴、维持秩序,甚至不得不设置水区、扩充管理团队,此时以协作为互动方式的社区便会达到其能力上限。

面对这一困境,社区通常有三种发展路径:放弃人群、放弃协作或放弃共同文化。

放弃人群意味着停止接纳新成员,坚守原有协作方式与文化认同,短期内可使社区保持小而美,但长期来看,缺乏新陈代谢必然导致社区走向消亡;放弃协作意味着不再追求成员的价值产出与社交连接,社区将丧失其本质属性,沦为非用户主导的产品,优酷便是典型案例,从有望成为中国的 YouTube 逐渐演变为一家电视台;放弃共同文化则意味着不再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念与审美偏好,走向多元化,但这也会使社区失去赖以存在的标签。

因为没有共同文化,成员间缺乏协作的动力与基础,知乎的开放注册、B 站 的去二次元化便是此类情况的代表。如此看来,社区的泛化似乎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

此时,平台概念应运而生。在社区中,能参与协作并产出价值的少数成员与普通成员逐渐分化,形成了 KOL(关键意见领袖)和粉丝这两个群体。

在这种新形态下,KOL 负责创造价值,粉丝负责消费价值,协作不再是唯一甚至主流的互动方式,双方转变为供需交易关系,而平台则成为这种供需交易发生的场所。

如今许多原本的社区都在向平台转型,如 B 站、知乎、抖音、小红书等。这种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面临的问题,例如人群泛化方面,能消费内容的用户数量远多于能参与协作的用户,平台能够容纳更多用户;文化方面,只要 KOL 群体坚守共同文化与价值观,平台就能维持基本的文化标签。然而,社区向平台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存在诸多门槛。

平台同质化影响:内容趋同与平凡霸权隐忧

在社区大量转型为平台的过程中,智能手机的普及与风投资本大量涌入中国互联网行业,促使大量新网民涌入,互联网进入跑马圈地式的用户扩张时代。各平台为了转型成功,纷纷扩充用户,尤其是消费型用户。

中国互联网社区演变史

随着用户数量的剧增,如今众多平台都手握数亿用户,成为网民基本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用户群体存在较大重叠,且在供需交易模型下,创作者为了获取人气与收益,必然会迎合消费者需求,这就导致平台内容逐渐趋同。

许多人对各大平台存在刻板印象,如认为小红书是精致生活的代表,快手充满土味内容,B 站 是二次元的聚集地等。

但实际上,平台上 KOL 的表达与大多数粉丝的真实状态存在差异,不能以少数内容创作者的表现来概括整个平台用户的特征。

而且,由于用户基数庞大,不同平台的用户并非完全互斥,也不存在某一平台用户品味、价值取向完全高于其他平台用户的情况。

事实上,大部分人会同时使用 2 - 3 个平台。

这种用户的重叠与创作者的迎合心理,使得平台内容在形式与深度上愈发相似。例如,在体育内容推送方面,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可能都会推荐相同的博主与相似的视频,且这些内容往往难以深入挖掘,形式也较为单一,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如同不同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失去了自身特色,变得 “千城一面”。

此外,平台所倡导的 “生活”“凡人” 概念背后,还隐藏着一种 “平凡的霸权”。

这种霸权要求用户的生活呈现既要接地气又不能过于土气或奇葩,要表现美好但不能炫富、昂贵或做作。

在互联网争吵中,常常会演变为关于 “谁的生活才代表大众” 的争论,这也反映出平台标榜 “生活” 概念背后的复杂性与争议性。

最后,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尽管平台宣称展示真实生活与烟火气,但用户透过手机屏幕看到的仅仅是生活的一个切面,始终只是生活的观赏者,无法真正融入与体验。

手机里的烟火气看似热闹,实则难以真正抚慰人心,因为真正属于用户的生活在放下手机之后才得以展开。这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互联网平台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与影响,以及我们在使用这些平台时应保持的理性与思考。

文本内容源自@IC实验室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4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