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里,“君心难测”,给君主当差可得万分小心,一不小心就可能把命搭进去。毕竟在古代那种人与人不平等的大环境下,社会地位高才是保命的最大保障。
伺候皇帝也得靠运气,不然就会跟今天要说的这个宫女似的。她,本来是奉了命令给皇帝朱元璋送粥的,结果粥送到了,自己的命却没了。
朱元璋从草根当上皇帝,那可是相当有魄力!他刚登上皇位没多久,就把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给废除了。这对于一个开国皇帝来说,足以证明朱元璋能力很强。要知道,像这种延续了好多年的制度规定,一般的皇帝可不会轻易去动它。
朱元璋出发点是好的,他就想加强中央集权嘛。就跟上文讲的似的,可能因为他的出身,朱元璋对权力可在意了。
但这也有不好的地方,丞相制度废除后,朝中所有事都得朱元璋来处理。他差不多天天都得工作到深夜,不过这说不定就是朱元璋想要的。丞相制度被废的第三年,一天晚上,朱元璋和平常一样在宫殿里处理政务。
朱元璋正处理政务,突然一个宫女“哗”一下把宫殿门推开了,朱元璋纳闷地看过去。宫女赶忙解释,说是马皇后瞧朱元璋累得够呛,就吩咐她送碗粥来。一提到马皇后,朱元璋的脸色立马就变得柔和多了。
可他的警惕性还没放下,所以他就招呼门口的小太监,想让小太监来验毒。结果喊了两声,门口一点回应都没有,也看不到小太监进来。等朱元璋喊到第三声的时候,才有个小太监慌里慌张地跑进来。
小太监一听到朱元璋的指示,赶忙拿出银针放到粥里。嘿,就在这时候,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发生了,那银针一下子就变黑了,大家都知道,这变黑就意味着粥里有毒。
朱元璋瞧见后大发雷霆,猛地一拍桌子,就把人叫进来,大喊着要把这个宫女给弄死。朱元璋这人疑心病重得很,他觉得这个宫女和小太监是一起合计着要害他。为啥?这宫女没通报就进去了。可实际上,真是错怪他俩了。
这两人原本就互不相识。小太监因为内急就离开了一会儿,嘿,就这么凑巧,他走的这当儿,宫女进宫殿了。小太监那叫一个惶恐,宫女也吓得直接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喊冤,说自己没在粥里下毒,粥里有毒这事儿她也不知道咋回事。
可朱元璋哪能听得进她的解释,马上就叫人把宫女带下去严刑逼供,非要让她供出是谁在背后指使她不可。但宫女一直都说自己是无辜的,这消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的时候,朱元璋气得不行,直接就下命令把她给杀了。
相关的人都被牵连进去了,有个小太监当时正内急,也被拖去严刑拷打了。他跟宫女一样,一直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啥坏事都没干。小太监被打得满身是血,可还是说自己没有谋害朱元璋。
朱元璋气得不行,立马就叫锦衣卫把这件事查个底儿掉,非得弄出个结果来。这时候,从在朱元璋身边伺候的人,到御膳房的宫女和厨子,个个都提心吊胆的,就怕下一个被查的就是自个儿。朱元璋这边闹得这么大动静,马皇后也知道了,就来到了这儿。
二、真相大白咋说,只要是跟这事儿沾边儿的人,那是一个都没跑了,全被锦衣卫给问了个遍。御膳房里剩下的半锅粥,也让锦衣卫给查看了,结果特别吓人,那剩下的粥里竟然有毒。到这个时候,朱元璋心里就认定了,肯定是有人要谋害自己。
现在已经很清楚,最有可能接触到的那肯定就是御厨。朱元璋下了命令,一定要从御厨嘴里问出真实的情况来。马皇后心眼儿好,她可不忍心看着更多的人受罚,所以就主动说要去审问这个御厨。
御厨一看到马皇后,“扑通”就跪了下来,大喊自己是冤枉的。可御厨也讲不出啥道理来,没的可辩,就直说自己喝了那碗粥就知道咋回事了。御厨心里明白得很,自己根本没在粥里下毒,所以毫不犹豫地把粥喝了。
御厨的表现可太让人吃惊了,他既没中毒死,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万一是他提前吃了解药?这又是个没法解决的问题。这可不是小事儿,要是这罪名坐实了,那被杀的可不光是他,连他家人都得遭殃。
御厨一个劲儿地朝着马皇后喊冤,大喊着自己真的没在粥里搁别的玩意儿,就只是多放了些萝卜而已。说起来这也怪不得御厨,他本是一片好心。萝卜在咱们中国那一直都有驱寒的功效,御厨瞅着天儿都黑了,就寻思着给朱元璋弄碗萝卜粥,好给朱元璋去去寒气。
可谁能想到,就这萝卜,让宫女把命都给丢了。马皇后马上让人拿银针试这萝卜,嘿,还真就跟马皇后想的一样,银针一下子就变黑。这么一看,不是粥里有毒,是萝卜有毛病。御厨也是的,放了太多萝卜,这才弄出这么个大乌龙。
为啥银针会变黑?这是因为银跟硫化物碰到一块就会起化学反应。古代技术不咋发达,那时候用的毒药,基本上都是硫化物。其实在咱们平常生活里,好多食物也都含硫化物,像萝卜、蛋黄这些就有。
真相已经水落石出了,这个宫女就只能含冤而死,咱们能做的也就是重重赏赐她的家人了。没别的法子了,毕竟在封建王朝里,皇帝哪会有错。
三、极少宽容为啥事情还没查明白,朱元璋就把这个宫女给杀了?其实,就朱元璋那性格,这事儿也挺好懂的。朱元璋这人吧,多数时候都特别冷酷,很少有宽容的时候,尤其是登基称帝之后,就更冷酷。
朱元璋当年征战的时候,他的残忍从对待战俘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特别明显。敌人嘛,朱元璋对他们毫不留情倒也能理解,可那些士兵大多都是听命令办事的,他们自己又没犯啥错,特别是那些都已经投降了的士兵。
可是,朱元璋心里头担心这些俘虏在那儿会耗军费、费粮食,就吩咐常逢春把这些俘虏全给杀。大家都知道,杀战俘这事儿可是常逢春一辈子都抹不掉的污点。
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他的残酷就愈发明显了。以前杀的都是敌人,可现在,他杀的全是以前跟着他在战场上拼杀的有功之臣。哪怕这些人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劳,在朱元璋眼里,该杀还是照杀。
就因为他们立了功,这让朱元璋心里不踏实,于是朱元璋就想尽办法把这些心腹大患给除掉。朱元璋担心手下的官员会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所以他就推出了一堆特别严酷的刑罚来吓唬官员。从这些事儿就能知道,朱元璋从来就不是个大度的皇帝。
朱元璋出身低微,这让他不但自卑、不安,还特别爱猜忌。他谁都不信,做事的风格就是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他杀那些人就是想让自己有安全感,说起来真让人忍不住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