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历史告诉我们:好好地爱自己的孩子,亲自来养育和陪伴

文史详谈 2023-06-08 11:40:00

之前我们的文章中讲过鲁庄公,正是这位国君,携手曹刿,为我们带来了成语“一鼓作气”。在那篇文章中,我们注意到了鲁庄公身上“留守儿童”式的经历。详细情况,欢迎大家去阅读这篇文章:《鲁庄公:“一鼓作气”出自我和曹刿的对话,但那并非我人生的重点》。

但随着进一步阅读史料,我发现鲁庄公的经历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并不是在12岁的时候才成为了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原来是从他的一出生就开始的。

鲁庄公的一生:父母的爱是什么,我大约是不知道的

公元前706年,鲁桓公和自己的自己的夫人生下了一名男子,取名为同。12年后,这位名叫同的男子,成为了鲁国的国君,就是鲁庄公。

在有关鲁庄公的出生中,《左传》有这样一条记载:卜士负之,士妻食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鲁庄公出生以后,用占卜的方式给他选了奶爸和奶妈,奶爸是用来背他的,奶妈是用来给他喂奶的。

带孩子果然是一件费心的事情,原来古代的人也知道。因为这事情确实就是挺辛苦的,古今中外,都是一样辛苦。鲁桓公夫妇当然也知道养孩子的辛苦,既然知道了,那就不想自己带孩子了,所以才给孩子选了奶爸和奶妈。

这下好了,鲁桓公夫妇没有了养孩子的重担,一整个轻松了,做父母不要太容易哦。那他们为鲁庄公做了什么呢?根据《左传》的记载,肉眼可见的只有一条,就是鲁桓公为鲁庄公起了名字——同。

但这个名字,起得也不怎么样了。孩子要像父母,有与父母相同的地方,但父母肯定还是希望孩子也能有与自己不同的地方,不能自己是什么样子,也让孩子是什么样子吧。可鲁桓公夫妇没这么想,就给孩子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鲁庄公和曹刿

这父母做得真是太轻松了,一整个的甩手掌柜啊。但这样一来,父母是高兴了,但却苦了孩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鲁庄公的童年,他可能很少见到自己的父母,通常都是由奶爸和奶妈陪着的。他一直想着能和父母多多亲近一下,多想他们能陪在自己身边啊。

这是人之常情。鲁庄公也是人,他不是有了工具型的奶爸和奶妈就可以了,他需要自己的亲生父母,需要他们的陪伴和教育,需要他们的爱。

然而,他没有等到这样平凡的幸福和亲人之爱。公元前694年,他的父亲鲁桓公死在了齐国,他的母亲也长时间留在了齐国,没有回到他身边。这一年,鲁庄公才刚刚12岁。

后来的岁月里,鲁庄公再没有机会得到父爱;母亲的爱也不可能得到太多,因她长时间没有返回鲁国。

这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情啊!鲁庄公终其一生大概都不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爱到底是什么,他很可能没有得到过哪怕一丝一毫。

春秋时期的国际惯例:孩子是需要爱的吗?你别给我开国际玩笑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的是孝,对这方面的强调是压倒性和绝对性的。至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则讲得不是很多,如果提到了,那也不是主旋律,只是一个很微小的声音。

对这种传统的质疑和反思,是很晚的时候才有的。20世纪初,鲁迅先生说,大家要学习一下怎么当父亲。近些年来,也有很多人呼吁说:父母要持证上岗。这个建议荒唐吗?但却是很有道理的。父母并不是天生的,并不是不学就会的,并不是你生了孩子就自然会了的。

父母,多么崇高和光荣的使命与身份啊,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技能与心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要求。但在我们的历史里,基本上是不讲这个的。

鲁迅

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左传》,在开篇讲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庄公因为是难产生的,让母亲受了好多痛苦,母亲就很不喜欢他。等他成为了国君,母亲还是不喜欢他,甚至想和他的弟弟联合起来,把郑庄公的君位夺走。

《左传》把这个故事记了下来,也为整个的春秋历史奠定了基调。

写春秋的历史到现在,我们已经写过和读了下面的这些故事。

卫宣公能把儿媳据为己有,后来还想把儿子杀了,他也真的杀了自己的儿子。

芮伯万的母亲敢把自己的儿子从国君的位置上驱逐了。

宋穆公为了他的兄弟之情,想把君位传给兄长的儿子,就让自己的儿子从宋国消失了,让他去到了郑国。

这都是很过分的事情,我们暂且不讲了。就拿最基本的为孩子起名来说,很多父母做得也很不好。上面我们看到了鲁庄公的起名,但相比之下他还算幸运的,因为下面的这位更惨。

公元前805年,晋穆侯率军讨伐条戎,没想到却落得个惨败而归,晋穆侯深以此为耻。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儿子出生了。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对吧:虽然你刚打了败仗,但却又有了儿子,你不应该因此受安慰吗?儿子出生了,你应该高兴才对啊。

换个角度来说,战败和得子是两件事。你战争失败了,觉得耻辱倒也没关系。可这不应该影响到你得子的喜悦吧。但晋穆侯没有这么想,他对战争的失败耿耿于怀,竟为这个新出生的孩子取名为“仇”,意思是说他想要复仇,他想要有机会打败条戎,洗刷这次战争失败的耻辱。

晋国及周边形势图

这件事情被记载于《左传》中,但它其实发生在比春秋更早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引用这个故事是想说:这样一种对子孙后代不去爱的现象,并非始自春秋时期。

说到这里,你还羡慕什么春秋五霸吗?但实际上呢,若是生活在春秋时期,即便你贵为国君,大概率也是得不到什么父母之爱的。

在二十四孝的另一端:空白到可怜的亲子文化

子孙对长辈的爱,这是孝;长辈对子孙的爱,这叫亲。孝老和亲子的两方面都是重要的,如果只强调一方面,却忽略另一方面,那就是不健康的。

中国的文化在孝老的这方面,强调得多而又多,从古到今一直是这样的。但在另一方面的父母如何亲子上,却讲得少而又少。这种文化的影响积累到今天,就表现和反映为一个个父母不知道怎样带孩子、养孩子和教育孩子。概而言之,不知道怎样爱自己的孩子。

一方面是对孝的强调达到了畸形甚至是变态的程度,这方面的代表是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另一方面呢,却是亲子文化的匮乏到了可怜的地步,几乎是没有。这样的一种文化生态,是相当有问题的。

父母也想爱自己的孩子,但究竟怎么爱呢?这是需要学习和思考的。是不是给他吃、给他穿、给他上了最好的学,就是爱他了呢?那一句用来教育人孝敬父母的“常回家看看”,是不是也应该用在父母的身上呢?多少父母想当然地认为要努力为孩子赚钱,却很少在家陪孩子,不肯花时间在孩子的身上。

儿童的呼唤。图源网络

有很多孩子真实的生活经历是这样的:早上醒来时,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晚上睡觉了,爸爸还没有回去。这样的父亲辛苦吗?那是真辛苦,但也是“偏科”太严重了。孩子的成长不只是需要你为他预备各种的资源,也少不了你很多的陪伴。

留守儿童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有的孩子是几年几年地见不到父母,只能在手机里和父母视频一下。孩子们被交给爷爷奶奶和手机,他们内心的孤独和隐痛又有谁知道呢?

很多父母在孩子这里是语言匮乏的,完全不知道怎么表达对孩子的爱,开口就是作业如何,考试如何,工作怎么样,怎么还不结婚,怎么还不生育……除了这些,他们就不知道对孩子说什么了。只是在要求孩子,只是在以自己的好恶来替孩子做抉择,这难道可以被称为爱吗?

有一位名叫潘知常的教授,他有一个深刻的发现。他说: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感人,这是因为“背影”的形象,在中国就代表了父爱,“背影”就是对父爱最精准的表达。背影一样的爱,固然是爱,但还是有很多的残缺。什么时候,父爱能成了面对面呢,能成了心贴心呢?模糊和飘忽的父爱啊,怎样才能更牢靠一些呢?

那母爱呢?最经典的象征就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对孩子的爱,要寄托于物品,放在一碗米饭里,放在一件衣服里……这很让人感动,但是不够直接和简单。如果少了这一碗米饭呢?少了那一件衣服呢?母爱难道就不能被表达了吗?母亲难道非得做些什么,才是爱孩子的吗?如果是这样,母爱里就会充满了焦虑,而少了一种喜乐与温柔。

图源网络

5月14日是母亲节,已经过去。6月18日是父亲节,即将来到。这是孝老的好机会,同样,也是亲子的良机。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要好好地想想:我应该怎样做父亲,我应该怎样做母亲,我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

0 阅读:0

文史详谈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文史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