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24发动机爆炸,迫降时折断起落架:俄乌交恶殃及运输机

陶慕剑地球观察 2020-11-14 14:01:48

11月13日,俄罗斯一架安-124“鲁斯兰”战略运输机因发动机突然爆炸,在新西伯利亚紧急迫降,迫降时起落架又损坏,导致这架大型运输机冲出了跑道。

据悉,这架安-124属于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所有,该公司拥有12架同型号运输机。

按照计划,这架运输机从新西伯利亚机场起飞,准备前往奥地利维也纳。事故发生时,运输机上有14名人员,其中包括6名机组人员,但没有装载任何货物。

视频显示,安-124在起飞后仅两分钟后,就因为故障迫降在机场的25号跑道。但是这条普通跑道的强度不适合重型飞机,安-124空机重量超过180吨,超过了跑道的承载能力,导致起落架陷入地里并随后折断。

初步报告声称,这架安-124左侧2号发动机发生“严重技术故障”,涡轮叶片部位突然爆炸,飞出一些碎片穿透了发动机舱。其中部分碎片穿透了机身侧面,在机翼根部打破了好几个孔洞。另外还有一些零件和碎片落到了地下,砸中了一处地面仓库。

安-124“鲁斯兰”是前苏联在1982年首飞的大型战略运输机,空重达181吨,最大起飞重量402吨,仅次于安-225。该机采用了四台D-18T大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23.35吨,推力位居世界前茅。但是,这次事故就发生在这款大推力发动机上。

事实上,这次事故不仅仅是发动机爆炸这么单纯。在起飞后的短短两分钟,除了发动机外,飞机的无线电通信也出现故障,但尚未确认通信故障和发动机事故是否有关联。

尽管事故具体原因尚未查清,但安-124长期缺乏维修保养服务很可能是罪魁祸首。

2014年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地区后,与乌克兰关系彻底破裂,这对安东诺夫系列运输机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苏联解体后,安东诺夫公司归乌克兰所有,但俄罗斯在乌里扬诺夫斯克拥有一处制造厂。安-124运输机就是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工厂和乌克兰基辅工厂并行生产的,累计制造了54架。但是,安-124最关键的D-18T发动机却是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制造的。

由于乌克兰停止了对俄罗斯的发动机维护服务,俄方安-124的妥善率一直在下降。目前,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拥有大约26架安-124,民营的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则拥有12架,但是由于缺乏零部件和维护,可用飞机数字一度降到了1/3以下。

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俄罗斯为了维持安-124、安-225等安东诺夫飞机的正常运营,不得不搭建自己的维修体系。俄罗斯曾经宣称,将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工厂进行安-124的大修和现代化改装,但是项目完全停滞。在乌克兰完全垄断D-18T发动机的前提下,安-124完全无法恢复较高的妥善率。

但是,安-124大型运输机是俄罗斯空运力量的关键部分。安-225虽然比安-124更大,但数量稀少而且合适起降机场也少。所以,俄罗斯空运一些重量级战略装备,如出口S-400防空导弹,向叙利亚空运重武器,都依赖于安-124高达150吨的最大载重能力。

鉴于安-124等运输机都受到了乌克兰制约,俄罗斯目前正在设法开发一款新型运输机,并命名为“大象”。“大象”运输机在外观和主要性能上,与安-124非常接近,但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但是,俄罗斯目前经费有限,战略运输机这种开发费用昂贵的高技术产品,能否顺利研制出来,还是一个问号。(作者:陶慕剑)

0 阅读:13
陶慕剑地球观察

陶慕剑地球观察

细节决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