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麦媒体公开指称,美国对丹麦政府、丹麦国防工业以及其他欧洲国防承包商进行间谍活动,试图获得有关其战斗机采购计划的信息。
丹麦公共服务电视台DR揭露称,这起被举报的间谍案件,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A赢得丹麦战斗机竞标有关。丹麦媒体指出,间谍活动的指派者正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渗透对象包括了丹麦财政部、外交部和军火企业特尔玛公司。
报道称,美国国安局一直利用美丹现有的情报共享协议进行间谍活动。根据这项协议,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监听通过丹麦国防情报局储存的光纤通信电缆,对丹麦全国进行监听。来自丹麦通信电缆的大量数据,则存储在一个由美国协助建造的FE数据中心,该中心位于丹麦阿马格岛。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合法”访问该中心。
丹麦DR电视台称,这种共享机密数据的行为,在西方情报界并不罕见。美国国家安全局与“五眼联盟”、德国和日本等“紧密盟友”都进行过类似的高级别信息交换。但是,美国却借用这种国际互信,为自家的军火企业谋求利益。
据了解,2015年至2016年期间,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有针对性的搜索”收集丹麦特尔玛公司的信息,以获得丹麦采购新一代战斗机以取代F-16的有关情报,最终帮助F-35战斗机在2016年6月赢得了采购竞争。
丹麦DR电视台称,美国国家安全局使用其Xkeyscore系统搜索和分析全球互联网数据,以寻求有关特尔玛公司信息。搜索充分利用了该公司员工的个人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据了解,Xkeyscore被美国官方描述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合法的外国信号情报收集系统”的一部分,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电子邮件通信、浏览器历史记录、聊天对话和通话记录。
在本案中,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其对丹麦通信电缆和FE数据库的访问,还搜索了另外两家公司(欧洲战斗机公司、瑞典萨伯公司)的通信信息。这两家公司分别提供了“台风”和“鹰狮”战斗机参与丹麦的战斗机竞标。虽然“鹰狮”在2014年退出丹麦竞标,但“台风”一直坚持到最后,与F-35、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进行了最后的竞标决赛。
丹麦DR电视台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定美国国家安全局到底在寻找什么信息”,或者“美国情报部门是如何利用这些战斗机公司的信息”。但能够明确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美情报渠道“监听”丹麦政府和企业的做法是非法的,导致重要的内幕竞标信息被泄露。
据称,这起案件的举报者目的主要是警告英国当局,美国在与丹麦的情报合作中可能存在非法行为,还针对丹麦的一些“最近的邻国”,包括法国、德国、荷兰、挪威和瑞典进行一系列间谍活动。
但是分析指出,丹麦采购F-35A战斗机的案件,最终可能不会因间谍案受到影响。目前尚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丹麦采购F-35的决定受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任何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丹麦国家审计署当初曾指出,2016年最终选择F-35战机的决策过程存在严重缺陷。
按照计划,丹麦将接收27架F-35A隐身战斗机。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今年10月21日报告称,丹麦的首架F-35A战机AP-1号将在德克萨斯州的沃思堡工厂进行最终组装,预计将于明年交付。
另外,案件中扮演受害者角色的特尔玛公司,也是多国联合生产F-35战机的主要参与者,负责生产了70多个任务关键部件,包括用于F-35B和F-35C的吊舱等。目前,该公司没有回应丹麦DR电视台的有关报道。(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