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回忆自己在中南海见毛主席时的窘态:敬礼不对,不敬礼也不对

丁一丁北 2024-11-07 22:06:41

文才横溢写传奇 岁月如歌

1965年初的一个星期六,著名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以一身便装、未刮胡须的"狼狈"形象,走进了庄严肃穆的中南海。这位创作了轰动全国的歌剧《江姐》的作者,此时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面对毛主席,是该按军礼规范敬礼,还是以平民之礼鞠躬?一番犹豫后,他选择了深深鞠躬。谁料这个举动不仅没有缓解尴尬,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窘境。毛主席用浓重的湘音赞赏他的文采,可他却听得一知半解,既不敢承认自己好,也不好否认主席的夸奖。最终,这位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作品的文学家,只憋出了一句"我还要努力学习"。这场看似窘迫的会面,却成就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趣闻。

在中国当代文艺界,阎肃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他1930年出世,正值中国历史风云变幻之际,这注定了他将与这片土地的命运紧密相连。

青年时代的阎肃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在1950年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那一年,西南青年文工团向社会招贤纳士,年轻的阎肃顺利通过选拔,踏上了艺术创作的征程。

在文工团里,阎肃起初担任演员和合唱队员,用歌声传递着时代的强音。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也让他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53年,阎肃的人生再次转向,他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入伍。他被调到西南军区文工团,这个团体后来发展成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成为了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舞台。

在军旅生活中,阎肃的创作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不再局限于台前表演,而是转向幕后,成为一名专职创作员。这个转变让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位年轻的创作者不负众望,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创作才华。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又充满艺术感染力,逐渐在文艺界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推移,阎肃的创作范围不断扩大。他不仅写词作曲,还涉足文学创作和剧本编写,逐渐成长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工作者。

这些年的积累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他成为了享誉文坛的词作家、文学家、剧作家,更获得了国家一级编剧的称号。这些头衔的背后,是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创作的道路上,阎肃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真诚。他的作品既有时代的印记,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这让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创作《江姐》这样的传世之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到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艺术家,阎肃的人生轨迹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的文艺工作者的成长历程。

江姐歌剧谱辉煌 艺术铸史

1962年,新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迷茫之中。身为空政文工团创作员的阎肃,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萌生了一个重要想法。

他决定要创作一部能够提振民族精神的作品。这个想法源于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入观察,也来自他对艺术责任的深刻理解。

在寻找创作素材的过程中,阎肃注意到了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这部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讲述了革命志士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等地英勇斗争的故事。

阎肃立即向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汇报了这个想法。刘亚楼认真听取了阎肃的创作构想,当即表示支持这个重大项目。

有了领导的支持,阎肃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很快完成了歌剧的初步脚本。

为了让作品更加真实感人,阎肃带领编导人员七次深入四川采风。他们走访了江竹筠烈士的二十多位亲属和战友,认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这些实地调研让阎肃对江姐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根据采访内容,对剧本进行了数十次修改,力求真实还原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终于在1964年9月,经过无数次打磨和完善,歌剧《江姐》正式登上舞台。这部作品一经推出,就在全国掀起了巨大的反响。

仅仅在1964年9月到12月的短短四个月里,全国就有数百家文艺团体竞相演出。演出场次达到了惊人的286场,观众反响热烈。

空政文工团歌舞剧一团在北京的演出更是场场爆满。这充分证明了《江姐》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更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演出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0月13日晚上的那一场。那天晚上七点,毛主席在中央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观看了《江姐》的全剧演出。

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特意登台接见全体演职人员。他高度赞扬了这部作品,对整个创作团队表示祝贺。

毛主席对《江姐》中的多个唱段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红梅赞》《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等曲目,成为了他经常哼唱的歌曲。

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最高领导人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它真正达到了创作的初衷。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创作《江姐》的过程中,阎肃展现出了卓越的艺术才华。他善于将传统诗词与现代表达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

一见主席显窘态 礼仪难解两重天

1965年的寒冬,毛主席在反复观看《江姐》演出后,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专门向工作人员询问了创作者的情况,并表达了想要见见作者的意愿。

消息传到空政文工团,领导们立即开始为阎肃安排接见事宜。这个消息来得突然,打了阎肃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六,阎肃正在家中埋头创作,突然接到了紧急通知。空政领导要求他立即前往中南海,说是毛主席要接见他。

由于通知来得太过匆忙,阎肃甚至来不及做最基本的准备。他没来得及换上军装,也没有时间刮去胡须,就这样穿着便装赶往中南海。

在中南海的会客厅里,阎肃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伟人。站在毛主席面前的那一刻,他突然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作为一名军人,按理说应该向最高统帅行军礼。但此时的他没有穿军装,若是敬军礼似乎不够庄重。

经过短暂的思考,阎肃决定向毛主席深深鞠躬。他弯下腰,做了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礼。

谁知这个举动立即引起了毛主席的反应。毛主席赶紧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阎肃面前。

毛主席亲切地握住了阎肃的手,用他那独特的湖南口音开始交谈。他高度评价了阎肃在《江姐》中的创作水平,特别称赞了他对古诗词的运用。

毛主席具体提到了《江姐》中那句"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他指出这是对李商隐原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巧妙化用。

面对毛主席的赞扬,阎肃却陷入了新的困境。毛主席说话带着浓重的湘音,他听得不太真切。

虽然能感受到毛主席是在夸奖自己,但具体内容却有些模糊不清。这让阎肃在回应时更加谨慎。

面对着毛主席的亲切夸奖,阎肃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承认自己文采好吧,显得太过自傲;否认吧,又似乎是在否定主席的判断。

最后,阎肃用了一个最朴实的回答:"我还要努力学习"。这句话虽然简单,却道出了一个文艺工作者的真诚态度。

这场看似尴尬的会面,却成为了阎肃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他的这种谦逊态度,也赢得了毛主席的欣赏。

虽然整个见面过程中充满了紧张和局促,但这恰恰体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真性情。从敬礼到鞠躬的纠结,从听不懂方言到谨慎回应的困扰,都成为了这段历史的生动注脚。

文坛巨献续华章 主席赠书传佳话

在这场意义非凡的会面即将结束时,毛主席为阎肃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将一套精装的《毛泽东选集》赠送给了这位年轻的创作者,并在扉页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份礼物的分量极重,不仅是一套书籍,更是最高领导人对一位艺术工作者的肯定和期许。毛主席在赠书时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江姐》写得不错,但你要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这次会面让毛主席对《江姐》中的诸多唱段有了更深的印象。他特别欣赏《红梅赞》这首咏梅词,认为它既传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又赋予了革命的时代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毛主席经常会哼唱《江姐》中的经典唱段。《红梅赞》《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革命到底志如钢》《青松林内红旗扬》《五洲人民齐欢笑》等曲目,都成为了他最喜爱的歌曲。

毛主席对《红梅赞》的喜爱尤其值得一提。在1961年冬天,他曾经创作了一首《卜算子·咏梅》,是在陆游同名词作的基础上"反其意而用之"。

当他听到《红梅赞》后,立即感受到了两首词作在精神内核上的共鸣。他曾兴奋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首《红梅赞》也是《咏梅》。"

这次会面给了阎肃极大的创作动力。毛主席的鼓励和期望,成为了推动他继续前进的重要动力。

在此之后,阎肃创作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他把这次会面的经历转化为创作的养分,让自己的艺术创作更加贴近人民、服务人民。

《江姐》的成功和毛主席的肯定,让阎肃在文艺界的地位更加稳固。这部作品不仅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丰碑,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艺史上的重要地位。

会面中的那些尴尬和窘迫,反而成为了日后人们津津乐道的趣事。它展现了一个文艺工作者在面对领袖时的真实状态,也体现了毛主席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

这次历史性的会面,不仅是阎肃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生动注脚。它见证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艺工作的重视,也展示了文艺工作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江姐》的创作经验和毛主席的指导意见,成为了阎肃后续创作的重要参考。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宗旨,不断推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经过岁月的沉淀,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了中国文艺界的一段佳话。它不仅记录了一位作家与领袖的难忘会面,更展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艺创作的鲜活图景。

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成为了解那个年代文艺创作环境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0 阅读:11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