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鹏将军晚年说红军过草地没我不行,事实真的如此么?

幼南环游过去 2024-11-08 10:40:42

李作鹏将军晚年说红军过草地没我不行,事实真的如此么?

1935年夏,四川山区烈日如火。红军将领们聚集一堂,面色凝重地研究地图。他们刚遭遇惨败,被迫放弃攻打松潘。一个艰难抉择摆在眼前是继续在敌军包围中挣扎,还是铤而走险穿越死亡草地?就在此时,一位年轻情报员匆匆进来,手持刚破译的敌军电报。。。

【红军过草地一个译电员的功劳之说】

谁能想到,多年后这段历史会被一个小小的译电员颠覆性解读?2001年,已是耄耋之年的李作鹏将军抛出惊人之语没有他,红军就过不了草地。这番言论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历史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还原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故事要从1935年说起。那年夏天,红军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刚刚在松潘城下吃了大亏,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就在此时,一个名叫李作鹏的年轻译电员站了出来。他声称破译了敌军密码,掌握了敌人的行动计划。

李作鹏的功劳之说听起来振奋人心,但细究起来却经不起推敲。先说说他的身份吧,李作鹏确实是红军的译电员,但译电和破译可是两码事。就像你会说英语,但让你破解间谍密码,那可就为难你了。

红军里真正负责破译的另有其人。一方面军这边是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四方面军那边是蔡威、宋侃夫。这些才是真正的密码高手,立过大功的主。李作鹏呢?主要就是负责翻译电报,跟破译基本沾不上边。

再说,国民党也不是吃素的。就在红军北上前夕,他们意外抓获了一名红军译电员陈仲山。这下可好,国民党一下子就发现自己的密码被破译了。蒋介石气得火冒三丈,立马下令全面换新密码,而且要求每天都换着用。这一招可给红军的破译工作造成了不小麻烦。

其实,红军过草地压根就不是什么临时起意,而是被逼无奈的选择。早在1935年4月,国民党将领胡宗南就已经嗅到了红军的动向。这家伙精得很,一下子就看准了平武和松潘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他二话不说,带着人马就杀到这两个地方驻扎下来。

等到6月红军好不容易会师,抬头一看,关键位置都让人家占了。红军只能硬着头皮去打松潘,可惜两个多月都没打下来。眼看着伤亡越来越大,粮弹也快耗尽了,只能咬牙选择那条看似九死一生的草地路线。

所以,就算当时真有什么重要情报被破译出来,也不可能起到李作鹏所说的那种决定性作用。红军进了四川后,跟国民党追兵也拉开了距离,对密码情报的依赖度也大大降低了。

那么,李作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仔细研究他的履历就会发现,这位将军真正的长处不在业务能力,而是在于为人处事。他虽然一直在业务岗位上工作,但很难找到他单独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决策。

李作鹏最大的本事,是跟上级处关系。不管跟谁搭档,他都能相处得很融洽。这说明他在沟通协调方面很有一套。当然,这种能力也有两面性。有时候他会因为看人下菜碟,而丧失了应有的原则性。

回到1935年那个炎热的夏天。红军将领们围着地图苦苦思索,外面枪炮声隆隆。就在这时,李作鹏带着破译的情报匆匆赶来。他的信息或许帮助红军避开了一些敌人的伏击,但说到底,红军能否走出草地,靠的是全体将士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某个人的一己之力。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方方面面。有人说,李作鹏晚年的言论,不过是一个老人对往事的美化和自我安慰。也有人说,这反映了一些革命老人晚年的心态变化。无论如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既要尊重前辈,也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毕竟,历史不是用来粉饰的,而是用来学习和反思的。

0 阅读:13

幼南环游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