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荐季直表》欣赏

老王文化 2025-03-28 04:35:52

钟繇(公元151年-公元230年),字元常,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长葛东北)人,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著名书法家。

早期经历:钟繇早年被举荐为孝廉,担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后因病辞官,又被三公府聘任,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等职。

归附曹操:初平三年,李傕、郭汜作乱,钟繇劝说二人接纳曹操使臣,后又助汉献帝离开长安。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后,钟繇被任命为御史中丞,累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

镇抚关中:曹操派钟繇代理司隶校尉前往关中镇抚,他致书马腾、韩遂,使其归附朝廷,并在官渡之战时送去两千匹战马。后来,钟繇还带兵平定河东郡叛乱,斩杀郭援,降服匈奴单于。

位极人臣:曹魏政权建立后,钟繇担任大理,又升任相国。曹丕称帝后,钟繇改任廷尉,晋爵崇高乡侯,后升任太尉。魏明帝曹叡继位,钟繇晋爵定陵侯,升任太傅。

书法成就

- 书法风格:钟繇的书法以“瘦”著称,书体自然流丽,平淡真淳。其楷书方正平直,字形较扁,在汉隶基础上减少了蚕头燕尾,保存一定隶书特点,笔法上瘦而不枯槁,章法上行距略宽,字距较紧。

- 代表作品:书法界一般认为有钟繇的书作有“五表”“六帖”“三碑”传世。“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调元表》《力命表》;“六帖”指《墓田丙台》《昨疏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三碑”指《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

- 历史影响:钟繇在书法史上被奉为“楷书之祖”,他总结、整理出楷书的规矩和程式,对汉字书法艺术的创立、发展、流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历史评价

曹操评价钟繇平定关中,让朝廷没有后顾之忧,功劳如同从前镇守关中的萧何。曹丕称钟繇为国家栋梁之才,心性谦恭,百官都应将他视为榜样。曹叡则认为钟繇功勋卓著,德行高尚,是群臣的表率。东晋史家陈寿认为华歆、钟繇、王朗并列三公是一时盛事。

《荐季直表》,钟繇书,作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此帖流传颇为曲折,唐宋以前未闻,元至元九年(1272年)为陆行直所得,明代旭沈周、华夏,后为大吏胁取献于严嵩,严嵩败后没入内廷,后夏转落民间,由王世贞、梁清标、于年等人递藏。清代入内府,清未归孔广陶、裴景福,最后据传被窃去后埋于地下而毁。此表有宋刻本,今在日本。明代曾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法帖》,列于篇首。

又王壮弘先生藏有珂罗版单片,1984年刊于《书法》杂志。据考,其墨迹纸本高12.6厘米,长40.4厘米,19行,墨色沉重如漆。但其中详情,有等进一步考证。

《荐季直表》是三国时期曹魏书法家钟繇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展现了钟繇对季直的敬重与推荐之情,原属圆明园收藏。

此帖或为唐人根据原本所摹,或为伪托,但应属“伪好物”。由于它具有钟书的基本特征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故得到书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如陆行直说:“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王世贞认为,在此帖显世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淳化阁》”(指《淳化阁》所载钟繇诸刻帖)。

此帖笔画、结字都极其自然,章法错落。梁武帝等所说“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以及“行间茂密”等于此帖表现最为鲜明。钟繇所创造的“钟体”,同王羲之的“王体”是我国书法史上两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典型,影响极其深远。

荐季直表原文 ‌

臣繇言:臣自遭遇先帝,忝列腹心,爰自建安之初,王师破贼关东。时年荒毂贵,郡县残毁,三军馈馕,朝不及夕。先帝神略奇计,委任得人。深山穷谷,民献米豆,道路不绝。遂使强敌丧胆,我众作气,旬月之间,廓清蚁聚。当时实用故山阳太守、关内候季直之策,克期成事,不差豪发。先帝赏以封爵,授以剧郡。今直罢任,旅食许下,素为廉吏,衣食不充。臣愚欲望圣德,录其旧勋,矜其老困,复俾一州,俾图报效,直力气尚壮,必能夙夜保养人民。臣受国家异恩,不敢雷同,见事不言,干犯宸严。臣皇恐皇恐、顿首顿首谨言。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臣钟繇表。

荐季直表译文

臣钟繇上表:臣自从追随先帝以来,蒙受厚爱,位列心腹之臣。自建安初年,王师在关东击败贼寇。当时年景荒芜,粮价昂贵,郡县残破,军队粮草匮乏,朝不保夕。先帝凭借神妙的谋略,委任贤能之人。深山穷谷的百姓纷纷献上米豆,道路上的运输络绎不绝。最终使强敌闻风丧胆,我军士气大振,短短数月便扫清了敌寇。当时正是依靠故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的策略,才得以如期完成大业,分毫不差。先帝因此封赏他爵位,并授予他重要郡守之职。如今季直卸任,在许下漂泊,他向来为官清廉,生活困顿,衣食不足。臣愚昧地希望陛下能念及他过去的功勋,怜悯他的年老困苦,重新授予他一州之职,让他有机会报效国家。季直体力尚健,必能日夜勤勉,保护百姓。臣蒙受国家厚恩,不敢随波逐流,见事不言,冒犯陛下威严。臣惶恐万分,顿首谨言。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臣钟繇上表。

《荐季直表》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其书法艺术也被后世高度评价,被誉为“高古纯朴,超妙入神”。

—END—

1 阅读:15
老王文化

老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