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聊武则天从皇后到女皇的上位史,她的这个神操作后世上位者纷纷效仿。
扳倒王皇后和萧淑妃,武眉娘升级成万人瞩目的武皇后,自此掌握后宫生杀大权和最高管理权。
尝到权力的滋味,武媚娘并不满足这四方宫墙之内,她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古今第一人。
可是,上位并不容易。正统观念在唐代已经根深蒂固。即便唐高宗李治同意她的操作,大臣们也不会买账。
所以,实现目标必须要名正言顺。于是,武媚娘拿出她当皇后的手段,开始环环相扣的谋划。

上元元年,武照(本名)在大唐的棋盘上落下第一枚棋子。
唐高宗李治自认功绩超过父亲李世民,不满足皇帝称号,他想自称天皇。
可“天皇”的称号高过他的祖宗们,要用就得避讳,避讳就得有操作。
于是,李治把李姓故去的、当过王的,追封了一番。
宣简公,原本是一个“公”,直接被追尊为宣皇帝,他的正妻张氏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宣庄皇后。
懿王,摇身一变成光皇帝,他老婆成为光懿皇后。
太武皇帝被追尊为神尧皇帝,太穆皇后成了太穆神皇后;
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被追尊为太宗文武圣皇帝,文德皇后变成文德圣皇后。
这一连串操作下来,是不是熟悉的味道。
这就是武则天的高招,抬高先辈们的地位,好把自己往上提,自己地位就水涨船高。

武则天这么干,后来的嘉靖也效仿。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大臣们拿着朱家家谱往上追溯,最终叔叔朱祐杬家的朱厚熜当选。
朱厚熜即位,要改称自己老爸朱杬为皇叔父,这下他孝心大发,不开心了,开始和大臣闹矛盾。
看到朱家太庙九个神位,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而朱杬不能入太庙,朱厚熜更不开心。
掌握实权后,他想了一个办法,把朱棣推上去,捧成“明成祖”,后续操作就变得名正言顺。
实际上,朱棣不能称明成祖,“祖”是开国皇帝,但朱厚熜管不了那么多,目的达到就行。
他这个操作就是历史书读的好,从武则天这里学来这番操作。
大家都涨头衔,那武则天和李治是不是也要涨头衔?

这就像一个公司里,主任提成经理,经理抬成总经理,大家头衔都提高了,那他也要跟着往上抬。
皇帝有宗号,唐高宗李治给自己上的宗号是天皇,既然有天皇,就要有天后。
皇后武则天顺势配套上去——天后。
武则天之所以这么干,那是因为她懂得,要想到得到那个位置,先把名份搞到,其他慢慢办。
就好比一家公司,不是总经理却想干总经理的活儿,那不得被人戳脊梁骨,处处碰壁。
这样一来,武则天的名声更响亮,朝上民间都知道这天后是不一般的人物。
就在这一年快结束时,武则天又憋了一个大招。她穿着朝服给李治上表,提了三个建议十二条。
在古代,皇后有朝服,而且皇后权利很大,有议政权。

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古代女子没什么地位。其实不是这样。正妻有地位,而且地位跟丈夫平等。
这里就得讲讲什么是“妻子”。就是“齐”,齐就是平等的意思。
也就是说,她跟丈夫是平等平座。
所以,武则天她就占了一部分权利。
她给皇帝上表说,国家盛序出自玄元黄帝玄,玄元皇帝请令王公以下皆习老子。
所谓的玄元皇帝实际上就是老子。因为老子也姓李,唐王室姓李,李治封老子为玄元皇帝。
武则天说,国家的这些规矩都是从玄元黄帝出来的。所以,我们让这个王公以下、贵族都学习老子。每一年都要念这个道德经。
当然,科举考试的话就用《孝经》《论语》。
这一招实在是绝,表面上推崇道家经典,实际上是在教育这块儿安插自己的“眼线”。
贵族们学不学《老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考试标准,这事儿谁提的,是武则天!

这就相当于在国家教育体系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实际是武则天在移权。
第二条建议,武则天是专打“七寸”,
自今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在当时,父亲在世时母亲去世,儿子为母守孝的规矩就没有那么严格。
但武则天提议,父亲还活着,母亲去世,那么就“服齐衰三年”。
这么一改,就是为提高女性影响力做准备。
她又担心有人反对,就顺手就来了个“京官八品以上,宜量加俸禄”,给在京官员加薪,多发福利。
这一下,反对的声音立马小了不少。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
李治对武则天那是言听计从,诏书一下全部执行起来。
再来看武则天这一套连环拳,既参与了政事,又成功收买了人心。

那个朱厚熜就是学武则天这招。
这招式简单,就看你会学不会学。
假设你在一个公司,想架空一个有实权的人,这都是非常好的方法。不用刀对刀,只用上软刀子。
在职场上,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把别人踩到脚底下,自己爬上去,其实这才是最蠢的做法。
这种方法遇到的阻力比较大,而武则天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方法,把你们推上去,我顺势跟着往上。
陪着你慢慢一步一步往上走,直到自己掌握在最关键、合适的那个位置上。
武则天从才人到皇后,用的是这一招;从皇后到女皇,用的还是这一招。
把你往上架、给名,看似给你升了职,但是实际上你没有手里没有权,然后我自己也提上来。

大家一起往上走,然后走到这个位置,到时候我想收拾你,那你已经挡不住了。
这个方法很好用,皇帝经常也用这个方法,比如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用“推恩令”像切蛋糕样把各个封国切小,直到王爷们都是虚有其表,听着风光,空无实权。
还有“尚书”,原本就是皇帝的小跟班,皇帝怕宰相权力太大,就把事儿都交给秘书干,慢慢尚书就有了实权,宰相权力被削弱。
武则天的这些操作,帮助她走上权力的巅峰,也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不仅如此,上元二年,武则天又召集刘祎之等一帮文人,开始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
这些书都是暗藏玄机,《列女传》提升女性地位,《臣轨》规范臣子行为,背后都是武则天在主导。
这就相当于给朝堂上的人都戴上“紧箍咒”,同时培养了一批听自己话的“北门学士”,从宰相手里分权。
回看武则天的操作,她没有拿着刀枪硬干,而是像个高明的棋手,在棋盘上巧妙布局。
陪着对手一起往上走,在合适的时候,抓住关键位置,把权力稳稳攥在自己手里。
大家还知道哪位名人模仿过她的操作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