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5年深秋,鲁庄公收到齐桓公一封信:我不想揍你们,实在是你太不懂事。公子纠是我兄弟,就交给你处置。但是,管仲必须活着交给我,让我报一箭之仇。
原来,齐襄公即位后,齐国朝野变得污浊混乱。担心小命不保,公子小白和纠就想逃出去。
公子纠跑到鲁国找太后姑姑文姜,小白跑到莒国抱上找太后姥姥的大腿。
后来,公子无知干掉齐襄公;雍廪等大夫又干掉无知。
国不可一日无君,齐国大臣也没人想当王,他们合在一起商议,在公子纠和小白中间选一个人。

齐国高层商量来商议去,答案还没出来。公子纠和小白接到密报,他们日夜兼程地往齐国都城临淄赶。
当小白到达莒齐边境时,管仲突然带兵出现,他一箭射中小白衣带。小白将计就计,流血不止,倒地诈死。
而公子纠收到信,误认为小白已死,于是不紧不慢赶往齐国。刚到齐鲁边境,得知小白已为齐王。
小白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报“一箭之仇”。
鲍叔牙劝谏道:得我你能当齐王,治理好齐国;然而得管仲,你就可以成就霸业。
担心鲁国不放管仲,齐桓公先派兵收拾鲁国,揍得鲁国毫无还手余地,只能求和。
鲁庄公看到齐桓公的信,急忙吩咐下去,处置公子纠,将管仲装上囚车押送回齐国。
出发前,施伯识破诡计,阻止道:齐国并不是真想杀管仲,是想用管仲之才。他被任用,必将是鲁国之患,不如把他尸首送过去。
在管仲强烈要求回国请求下,鲁庄公不同意施伯做法,派人押送管仲入齐。
到达齐境后,鲍叔牙立即为管仲去除枷锁,让他沐浴斋戒,随自己去见齐桓公。
齐桓公不记旧恶,厚礼相待,拜管仲为大夫,主持齐国政务。
有伯乐相助,管仲用实力证明齐桓公没有看错人。

很快齐国实力超过其他诸侯国。并且还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姜氏齐国也因此很快走上鼎盛。
齐桓公成了“春秋五霸”中最强的存在,就连天子周襄王也忌惮几分。
然而,随着管仲离世,齐国也逐渐走向衰败。
只因为,齐桓公没有听管仲临终遗言。
管仲病重后,齐桓公见他无法好转就问:你走了之后,齐国谁可以为相国?
管仲答道:知臣莫过君。
这就暗示,你是齐王,你的小娄娄们几斤几两,有几把刷子,你还不了解自己臣子?
知君莫过臣,齐桓公心里有啥小九九,管仲明白,他又不能直说,但架不住齐桓公追问:易牙这个人怎么样?
管仲听后,恨不得从病榻上跳起来。

易牙只是个厨子,得知齐桓公好口欲之腹,他勤练厨艺,烹得一手好菜,抓住齐桓公的胃,因此受宠升官,开私家饭店。
遗憾的是,易牙人品不如厨艺。
一次,齐桓公饭后随口说了句,寡人吃遍山珍海味,还不知人,肉是啥滋味,实在是太遗憾了。
说着无意听者有心,易牙为了表忠心,他用四岁的儿子,做了这道菜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吃后觉得鲜嫩无比,就问易牙如此美味,怎么从前都没吃过。
得知是易牙儿子,齐桓公觉得有点恶心、难受,他没想到自己一句玩笑话易牙就当真。
所以,齐桓公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对他的衷心毫不怀疑,第一个想到易牙。
但是,管仲确认为:易牙个人不行,正常人哪里能做出这种事?
齐桓公不罢休继续追问,开方、开方他怎么样?
开方就是工作狂,365天全年无休的给齐桓公打工,他家有车,十五年都没有回卫国看父母,不写信不问候不回去奔丧。
这是有多大的利益,让开方做成这样?连亲生父母都不亲近,还会跟你亲近吗?
想到这,管仲恨铁不成钢地说,开方不行,没良心,靠不住。
易牙不可,开方难近,齐桓公想到这两个人真是可笑至极,但接下来更可笑。他追问道,竖刁,竖刁怎么样?
听到竖刁,管仲差点原地气毙。
竖刁是齐桓公内宫统领,他为了权力,迎合齐桓公割了自己一刀,就像岳不群割自己样。
看到齐桓公想到易牙、开方、竖刁三人,管仲也明白齐桓公彻底没救,齐国不再是霸主。
曾经那位志向远大的霸主不复存在,只剩个人私欲的齐王,而推荐好友鲍叔牙只是推他入深渊。
管仲死后,不到一年时间,齐国很快陷入内斗。
齐桓公病重,被易牙、竖刁禁闭齐王宫,不准饮食,被活活饿死在病床上。
此后,齐国大乱,五子互掐,齐桓公后事没人管,尸体腐烂生蛆,直到67天后,无诡继位,齐桓公才穿衣入殓,停柩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