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全面认识一下绿豆,有哪些养生价值?2

文化养生谈 2024-10-21 07:03:27

绿豆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豆类,早在《黄帝内经》里就说“五谷为养”,而绿豆也就是五谷之一,属于我们喜爱你在说的“杂粮”。

作为常见而古老的药食两用之品,绿豆在古代被写成“菉豆”在,这是因为它的外皮为青绿色而得。也有些地方,则干脆叫它青小豆,是不是和红小豆很相似?

虽然绿豆被人们当成食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入药的记载,还是从宋代的《开宝本草》开始的。在这本中医古籍里说,绿豆能够“压热解毒”,主要说的是“主丹毒烦热,热气”。

但在《开宝本草》之前的唐呆,孙思邈就有把绿豆入药的做法,如《千金方》里提到绿豆:“主寒热,消渴,阻泄泻,利小便,除吐逆”。

这也就充分说明,绿豆的养生价值,在古代就已经很流行,只是暂时没有成为书面资料而已。

历代以来,关于绿豆的药用价值,一般都是以“解毒”这个说法最为明确。我们需要厘清的一点是,古人说的“毒”,和我们现代人理解力的“毒性”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古人说的“毒”,可以包括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有害物质,也包括一些偏盛偏衰的自然之气。比如“热毒”,就是阳热之气过于强盛的形容词,绿豆的解热毒,更倾向于这个范围。

到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于绿豆的概述就相当全面了,除了热毒之外,还说它可以“解痘毒”。

因为在古代,水痘是一种难以控制的传染病,一般都被认为是难以控制的“疫疾”,而绿豆的养生功用,从这里可见一斑。

概括起来,古人对于绿豆的使用,基本集中在“热和毒”这两个方面。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时至今日,关于绿豆的养生功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清热解暑:

养生之道,贵在预防,恰如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绿豆以其独有的“甘寒”之性,不仅兼具滋养与清热之力,更是那些标榜清热滋养的珍馐佳肴(如西洋参之流)难以企及的自然瑰宝。

这是因绿豆生于田野,归于餐桌,其纯朴的食材身份,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炎热的夏天,当暑气蒸腾,人心烦乱,口干舌燥之时,来上一碗清凉的绿豆汤,宛如山间清泉流入心田,瞬间带走燥热,带给你的是一抹宁静与舒畅。

如果遭受夏日暑热之邪,腹痛如绞,筋脉拘挛,乃至腹泻如水,绿豆亦能挺身而出,一般与车前子、麦冬、灯心草及甘草等配伍。起到利水渗湿、养阴生津、清心除烦的养生功用。

2、渗湿利水、通小便:

绿豆的性味“甘淡”,能够渗湿利水,适合水液积聚而肿、小便不利的人养生用,将水液积聚之邪,引其从小便排出。

还有一种“三豆”汤,也就是绿豆、赤小豆和大豆黄卷一起煮水喝,适合水液积聚而肿,小便不利的人养生;如果气虚之人再有水液积聚,绿就可以与陈皮、高良姜配伍以行气利水。

3、解诸热毒:

绿豆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解诸热毒”,《本草求真》中提到“热毒之邪内炽,凡脏腑、经络、皮肤、脾胃,无一不受毒扰,绿豆善解毒,故凡一切痈而肿等,无不用此奏效”。

如《普济方》中说到的游走不定的“遍身火丹”,也有用于痈疽的情况,一般和黑豆、赤小豆、川姜黄混合打碎为末再涂抹可适合痈疽。

、4、解诸物之毒:

这里的“毒”,和我们现在说的毒性相类似,也就是用绿豆广泛去解除药食之毒,历代中医典籍都认为,这个时候,绿豆最常和甘草搭配。

如《本草纲目》记载生绿豆带皮研磨,煮水厚可解金石、砒霜、草木等一切诸毒。

而金石、药毒、酒毒、煤烟之毒,《本草汇言》就记载用绿豆捣碎,用豆腐浆冲下,可解;

现代人在处理酒精、某些农药、安眠药中毒时,也有用绿豆和金银花、白茅根煮水的做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而言之,绿豆是我们常见y一种杂粮,同时也是不错的药食两用佳品。如何充分利它的养生价值,上述四个方面,值得我们掌握学习。

0 阅读:27

文化养生谈

简介:弘扬传统文化,解读养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