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冬,很多人的日子注定不好过

力哥说 2022-12-24 16:25:36

昨天写的《天命在梅西,天命归中华》,本意想绕过具体政策之争,帮大家站在更高维度,对未来恢复信心。

似乎效果一般。

经历了这么多,很多人的信心,的确不是一个“天命在我”就能复原的。

行吧,反正现在尺度和防疫一样,放开了不少,我试着说点接地气的。

三年抗疫,可看成一笔金融借贷,目的是花小钱,避免大损失。

新冠肆虐,全民中招,由此给国民健康和生命带来的严重危害,可视为本金。

动态清零政策就是以小博大的金融杠杆,本质是选择先息后本的还贷策略。

坚持动态清零的成本,就是利息。

只要国内能基本清零,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工作不受影响,就相当于本金暂不用还。

最理想的结果是,利息还着还着,债主自己挂了,本金一笔勾销。

就像03年SARS,不知为啥,到那年夏天就消失了。

经过这三年新冠身体力行的科普,我们大致能猜到,当年SARS致死率还是太高(10%),传播性不足,到了大夏天,毒性下降,自然消亡了。

2020年初代毒株,致死率高(百分之几),假设初始借贷本金为10000元。

但传播性还没那么夸张,通过核酸+方舱+健康码+行程码的组合拳,很容易动态清零,一季度休克疗法后,每月利息不过30元,一年360,年化利率3.6%。

这么便宜的利息,如果真能把病毒熬死,或者熬到人畜无害,就算我们坚持20年动态清零也划得来。

我们依靠国外无法复制的体制优势,走通了最正确的路径,从一季度的被动挨骂,到后来绝地反转,简直赢麻了。

这,就是2020年的神仙开局。

2021年,进入德尔塔时代,致死率从百分之几降到千分之几,相当于债主服软示好,愿意把本金从10000降到2000。

传播性却提升小一倍,意味着每月利息涨到50,一年600。

如此一来,年化利率提高到30%,动态清零性价比开始大幅下降。

郑州、西安、扬州、南京、三亚……还有众多边境小城(东兴、瑞丽、霍尔果斯、满洲里等),病毒开始四处突破防线,防疫难度和成本明显提升。

上海依然保持防疫于无形,没有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因而广受赞誉。

一小部分人成了防疫“代价”,但还是确保了多数人的正常生活。

同一时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宣布疫情结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这,就是2021年的尴尬中局。

2022年,奥密克戎来了。

致死率从千分之几,再次降到万分之几(有效疫苗高施打率+无严重医疗挤兑前提下),开放的成本和代价(本金),再次大幅降到400。

然而传播性再次翻倍,R0值创史上所有传染病新高,每月利息暴涨到100。

放开的本金才400,多坚持一个月动态清零,利息就要100,这谁吃得消?

越坚持,经济损失越大,正常生活受的干扰越大,最后老百姓一定受不了。

换句话说,20年初,假如我们无力组织严格防疫,像印度那么乱,中国很可能要死上千万人,那真是人间地狱。

但22年二季度后,当我们了解到奥密克戎毒性已大幅下降,成了自限性疾病,趋势是流感化,那最佳的应对策略,就是迅速调整动态清零,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有节奏逐步开放,最终不管die of还是die with的人,可能只有小几十万。

这一切的逻辑推演,并不复杂。

可惜,由于两三年来持续不断对海外疫情防控的妖魔化宣传(特别是妖魔化后遗症)和对动态清零政策的神圣化宣传,多数国民在上海3-4月疫情告急时,无法和第一时间真实感受到病毒和防疫两者代价孰重孰轻的上海市民站在一起,全网喷上海成了主旋律。

虽然网上看不到了,我还是可以把4月初那篇上百万爆款并关小黑屋2个月的文章最后的核心建议,复述一遍——

1、拼尽全力把上海这波疫情压下去,因为全国还没做好准备,上海必须自我牺牲。

结果,只有这条做到了。

2、不能让上海封城,经济冰冻的代价(二季度GDP增长0.4%)白白浪费,开放最佳窗口期就是夏天,病毒毒性相对最低(这次北方症状比广东海南严重得多,就是最好证明),4月到7月,还有3-4个月时间可以准备,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历史性机遇。

一旦错过,就要等明年开春后,才会迎来下一个比较合适的开放时机,但中国经济和全国人民已无力继续负担那么长时间的“高利贷”,会把全社会压垮的!

可惜,可能是路径依赖或其他各种我也不知道的原因,我们的选择依然是坚持动态清零,上海解封后继续全国范围坚持半年多。

到11月底,无论是疫情防控本身的难度还是人民在经济上的承受力,都达到极限,不得不改变。

但此时,已是冬天,还是较常年平均气温更冷的寒冬……

3、准备工作的核心有三。

一是给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高危族群快速接种更有效的疫苗。

尤其是当时据说上海已经到货,但死活不批的复星复必泰(本质是和美国辉瑞与德国BNT同款的被全球临床证明最有效的mRNA疫苗)。

病毒变异速度快,我们自主研发的灭活疫苗,因上马仓促,国内病例不足,且不说有争议的安全性问题,客观上防护力的确不如辉瑞和BNT。

但不知是成本问题还是面子考量,我们至今没有开放复必泰在境内的全面接种,哪怕自费都不给开放,却搞出这条新闻——

现在全国3亿人已经中招,一线更是一大半人都已中招,现在开放港澳自费接种复必泰,意义还有多大?

第二个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思想引导。

不能让全国人民继续活在对病毒的无限恐惧心理下,这不仅会继续拖累经济,更会加重疾病(心理对生理影响很大),引发医疗挤兑,以及各种物资的哄抢和混乱。

这一切,直到进入12月,政策已彻底转向,各种官媒和各路专家才刚刚接到通知,开始打脸式转变口径。

第三个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把感冒药和抗原发放给老百姓,既避免挤兑,又能安定人心。

特别是感冒药,在症状最严重的第2-3天,很多人体感真的非常糟,吃不下,睡不着,浑身各种难受,这时,如果身边早早备有感冒药,就会心安很多,不至于那么难受。

要知道,上海4月给两千多万市民赠送了大量连花清瘟和抗原。

我不信连花,一直没吃过,大半年过去了,家里还有5盒冲剂+3盒胶囊。

我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真中招了,连花至少有点清热解毒降温的效果,你要说这功能也是自欺欺人,那至少也能当安慰剂,让人心安吧?

这一切,现在又做的如何?

药厂毫无准备……

最后,还有ICU床位、设备和医护人才的跟进。

最难的是医护人才的培养,没法速成,很不幸,这是我们最大的短板。

但腰斩腰斩再腰斩的本金和加倍再加倍的利息,已容不得我们再权衡三思。

总之,我们准备不足。

这,就是2022年的仓促终局。

昨天文章,我有这么一句话——

天命归中华。

这决定了,我们眼下遇到的挫折,所犯的错误,虽然注定且正在让整个国家和人民负上惨痛代价,但这代价并非不可承受。

这场疫情过后,反而能强健孱弱的身躯,夯实根基,再攀新高;

这阵寒风过后,反而能吹醒发热的大脑,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不少人问,你说的挫折、错误、代价,孱弱的身躯,发热的大脑,到底指什么?

以上。

我已杨康,但我知道这个寒冬,很多同胞的日子不好过。

实体经济会比前几月更萧条,更让人揪心的是,很多老人会离我们而去……

但事已至此,说啥都没用了,只能硬着头皮,携手冲过这一关了。

祝福中国,也祝福我们自己和我们爱的所有人吧~

1 阅读:358
评论列表
  • 2022-12-24 19:35

    大家等命吧

力哥说

简介:力哥说理财,简单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