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师(禅宗五祖),是蕲州黄梅(今湖北蕲春)人,俗姓周。生性卓然不群,颖悟异常。
童年游玩的时候,遇一智者,与智者对答,显示出悟性非凡。智者说:“这孩子只关七种相,与如来相去不远。”
弘忍遇到的这位智者,就是四祖道信大师,后来他就从道信大师处得法,继为禅宗五祖,在破头山开禅传法。
咸亨年间(公元六七〇至六七三年),有一居士,姓卢名惠能,从新州来参谒弘忍。
弘忍问:“你从哪里来?”
惠能答说:“从岭南来。”
弘忍说:“来做什么事?”
惠能说:“弟子此来,是希望成佛。”
弘忍说:“岭南人无佛性,你如何能成佛呢?”
惠能说:“人虽有南北之分,佛性难道亦有南北之别吗?”
由此,弘忍知道惠能不是等闲之辈,于是把惠能收留在碓坊,先是命他做些粗活。惠能向弘忍施礼之后退下,进入碓坊辛勤劳作,昼夜不息。
时光匆匆,转眼就八个月过去了。
这一天,弘忍禅师想在他的徒众当中选位传法的人,于是把门人召集起来,说:“佛教正法微奥难解,你们不可徒记我言而不知我意。你们现在可各自随意作一法偈,若有谁悟性高超,我就把衣法传付给他。”
当时弘忍会下有七百多位僧徒,神秀因为博览群书,学通内外,而居僧中上座,众僧都很尊重他,这时都推举说:“此得法偈,如果不是神秀上座,谁敢承当呢?”
神秀聆听大众的赞誉,便不假思索,在回廊墙壁上挥笔书写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大师在廊间漫步,忽然见到此偈,心知是神秀所作,便赞叹道:“后世若依此偈修行,亦能得到较好的果报。”
回廊墙壁本来是想请处士卢珍来绘楞伽经变相,可如今弘忍见神秀题偈在壁上,便不再画楞伽变相,而令门徒都来诵念。
惠能在碓坊忽然听见有人诵偈,便问同学:“是什么章句?”同学说:“你不知弘忍和尚为求法嗣,而令门人各述心偈,你刚才听到的这偈则是神秀上座所作,和尚对此偈深加赞赏,必定要把衣法传给他了。”
惠能问:“那首偈说了什么?”同学于是为惠能朗诵此偈。
惠能听了一会儿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同学呵斥说:“你肤浅之辈,勿口出狂言!”
惠能说:“你不信我吗?我也写一偈,与之相和。”
同学与惠能心有默契,相视而笑。惠能到了夜晚,便叫一童子悄悄把他带到廊下。惠能自己高秉火烛,请童子在神秀偈旁边亦写一偈,说:
菩提本非树,心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假拂尘埃?
弘忍大师后来见到此偈,说:“这是谁作?并未见性。”
众僧听大师如此说,也就不怎么注重此偈。然而,待夜幕降临,弘忍便令人潜入碓坊,把惠能唤入方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