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毛主席的经典油画特别有名,影响超大,还是全球范围内印刷得最多的油画作品。
画里的毛主席,穿着件经典的蓝色中式长衫,站在画的最显眼位置。他一只手拎着把油纸伞,另一只手则紧紧攥着拳头。
毛主席拥有铁打般的革命决心,啥困难都挡不住他,带着大家一路革命,最后赢了。他就像个大太阳,给老百姓带来了满满的希望!
这幅画就是大名鼎鼎的《毛主席到安源》!
【1、江南煤都】
这幅画讲的是1921年的事儿,那时候毛主席跑到萍乡安源去了,他主要是去发动路矿的工人们搞革命活动。
萍乡是个煤炭大宝库,煤矿储藏特别多。
1898年那会儿,中国头一个煤矿公司——萍乡煤矿,就这么建起来了。
1908年的时候,萍乡煤矿跟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一块儿,组合成了新的汉冶萍公司。
汉冶萍公司是亚洲顶尖的钢铁大厂,被人称作中国钢铁业的发源地。
清政府为了把萍乡的煤运出去,特地建了条株萍铁路。后来呢,他们干脆把这条铁路和萍乡煤矿合到了一起,搞了个安源路矿。
【2、革命传统】
安源路矿那里有差不多1万7千多名工人,他们在外国侵略者、老旧封建力量和那些当官的商人压榨下,日子过得非常凄惨。
毛主席讲过,只要有人受欺负,那肯定就会有人站出来对抗。
在重重压迫之下,萍乡的老百姓反抗和革命的劲头特别足。
1906那一年,萍乡、浏阳还有醴陵这几个地方,闹起了反清的大动静,算是头一回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尽管萍浏醴起义没能成功,但它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
挑起了反抗清朝的大旗,也激起了萍乡百姓对革命的热情。
【3、毛主席去安源】
1920年11月22号那天,毛主席遭到湘军头头赵恒惕的追捕,没办法,他只能离开长沙躲风头,头一回来到了萍乡这个地方。
恰逢萍乡一带的农民过年时缺粮,他们悄悄组织了数千人,一起来到地主家,没吵没闹,也没动手动脚,就直接开始吃起了地主家的粮食。
这事情让毛主席很上心,他亲自深入了解萍乡农民那场别开生面的抗争行动。
他兴奋至极,动手创作了有名的《致中国农民》一文,这篇文章在1921年问世,他称赞它为中国农民觉醒后的第一缕希望之光。
他在文章里写道:今年萍乡发生的这事儿,就是农民兄弟开始觉醒的一个信号,说的是萍乡农民吃磨饭这事儿。这事儿就像天边刚露出来的那抹亮光,预示着好日子不远了,光明的未来就要来了。大伙儿要是都能跟萍乡的乡亲们一样,行动起来,那共产党就能带着大家摆脱所有的苦难。
1921年,开完一大会议后,毛主席又一次去了安源,他在那里建立了党组织,并且号召安源路矿的工人们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
这十年里,毛主席总共十次走进了安源。
他带头搞起了安源路矿的工人大反抗。
路矿那里出了不少厉害人物,像杨得志、方强、刘先胜、晏福生、唐延杰、韩伟、丁秋生、王耀南、吴烈、罗华生、罗桂华、幸元林和熊飞这13位,可都是开国的大将军呢。
安源被建设得宛如东方的一个小型莫斯科。
在萍乡那里,他们搞起了秋天的起义行动。
最终,他踏上了从萍乡启程的旅程,目的地是井冈山。
打那以后,一点小火苗也能烧遍大地,他带着中国革命一路赢得了胜利!
【4、天价之作】
1967年,刘春华根据1921年10月毛主席第二次前往安源的真实故事,画了一幅很有名的油画,画名叫《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在国庆节那天,第一次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跟大家见面了。
这幅画一出现,立马火了,大家都特别喜欢。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几乎每个家庭,人人手里都有那么一幅画。
经过大概统计,《毛主席去安源》那张彩色画,印出来的总数超过了9亿张,这可是全球最多的!
1995年的时候,这幅超有名的画儿卖了整整605万大洋,成了咱们华人油画拍卖史上的头一号高价货。
【结语、】
毛主席在萍乡留下了耀眼的历史足迹,萍乡人民因此深感荣耀。
萍乡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全靠毛主席。
这幅名画流传千古,让安源这个名字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人知。
毛主席去安源这事儿,再多钱也衡量不了它的历史分量,更没法表达我们萍乡人对他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