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路姿势就能看出你身体好不好!这样走路的肿瘤患者活得更长!

诗槐谈健康 2024-04-29 08:44:40

只在马路上看一眼,就能治病吗?这可不是互助君瞎说。鞍山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曾卫华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位患者走在路上,偶遇了一位医生,没想到那位医生说他走路有问题,建议他去查查脑CT。结果真的发现了一个很小的脑梗塞病灶,因为及时发现,这才剪断了他脑中的“定时炸弹”。

原来,行走的步伐与节奏,就像是我们身体的无声告白,而有经验的医生仅凭观察走路姿态,就有可能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因为走路涉及足、踝、膝、臀、躯干、肩、颈的肌肉和关节的协同运动,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走路的姿态。

哪些的走路姿势容易引发健康隐患?哪些走路姿势才是正确的?别急,互助君这就揭开谜底,教你如何步步生“健康”。

01 身体好不好,走走才知道

走路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当觅友迈开脚步时,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反应,都可能在悄悄诉说着它的健康状况。

步态揭秘一:“内八字”的小秘密

内八字可不是时尚步态,反而可能暗示着骨关节炎的存在哦!骨关节炎会让我们的关节承受磨损,走路时不仅脚尖向内,双膝向外侧弯曲呈现内八状,还可能出现行动迟缓、关节酸痛肿胀、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活动时发出咔咔声等症状[1]。

图源:摄图网

步态揭秘二:“剪刀步”里的大问题

如果走路时双腿交叉像剪刀那样开合,那可就要敲响警钟啦!这种独特的步态常常与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或是脊髓受损,甚至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相关。当大脑或脊髓出现问题时,腿部肌肉的协调性会受到影响,于是便有了“剪刀步”的奇特现象[1]。

步态揭秘三:“绊脚”背后的潜在风险

走路时不时平地摔,被自己的脚“坑”一把?这可能是身体在向你求救。频繁绊脚可能意味着运动神经受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自然衰退,如小脑萎缩;也可能是突发性的脑血管意外,如脑梗塞、脑出血造成的功能障碍;还可能是长期大量饮酒引发的神经系统损害[2]。

步态揭秘四:步伐节奏失常

走路时感觉步伐变小、掌控不了行走的节奏,忽快忽慢不受控,同时伴有静止状态下手脚不自主颤抖,那就得高度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了。帕金森病会影响身体的精细运动调控,让原本自然而然的步伐变得不再平稳可控[2]。

步态揭秘五:偏离直线的行走路径

如果走路时身体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一侧偏,笔直的马路愣是走出了曲线美,那么很可能脑血管健康亮起了红灯!脑梗塞、脑出血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行走方向的偏离。另外,颈椎病、腰椎病也可能让下肢肌肉力道不均,进而影响直线行走的能力[2]。

步态揭秘六:摇摇摆摆的“微醺”状态

走路时好像踩在棉花上,飘飘悠悠跟喝了假酒似的?很可能是小脑出了状况!小脑是觅友们身体平衡的“指挥官”,负责调整每一步的力度、距离和速度,一旦小脑受损,双脚迈出去就没了准头,整个人走路就会像喝多了酒一样摇摇晃晃[3]。

图源:摄图网

步态揭秘七:脚底背后的心脏警讯

脚底疼痛可能并非只是因为穿鞋不合适哦,这也可能是心绞痛的一种罕见表现形式。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可是各有各的方式,所以身体的任何不适觅友们都要警惕[4]。

步态揭秘八:牙痛连心的弦外之音

和脚底疼痛类似,在某些情况下,心梗可能会伪装成牙痛或下颌痛,这种痛感还有个特点——静止时不痛,一走路、一运动就开始发作,甚至疼痛持续不止。而且它往往伴随其他典型症状,如胸痛、肩痛、极度不安感等。下次遇到运动诱发的牙痛,可千万要小心[5]。

步态揭秘九:膝关节疼痛可能揭示的真相

如果在日常行走时,膝盖时不时地传来疼痛感,那可能有退行性骨关节炎。除了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外,觅友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生活上的调整措施,例如减轻体重、充分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行走给膝盖带来过多压力[2]。

02 走路,方式正确很重要

1.最佳推荐步数,因年龄而异

如果想要健走获益最大化,不同年龄有最佳的推荐步数:18-60岁每日8000-10000步,60岁以上每日6000-8000步,降低的死亡风险最大[6] 。但是互助君觉得每位卵巢癌患者身体状态不同,不需要勉强自己一定要达到多少步数,走路锻炼要以身体舒服为依据。

2.最佳推荐姿势,保护关节

健步走应该身体端正,颈椎、脊椎成一条直线,眼睛直视前方。注意肩膀放松,不要保持一种姿势,以免肩颈不适。同时,健走时要注意收小腹,然后随着运动的频率慢慢舒展,一收一舒之间能很好地锻炼腹部肌肉[8]

此外,走路要注意膝关节、踝关节的姿态,有助于保护好膝盖。脚步过大时,脚后跟先着地,很容易出现膝过伸,这时候不但不会达到健身效果,还可能造成脚后跟甚至膝关节的损伤;此外,不要出现“外八字”“内八字”、膝关节外翻和内扣的姿势[9]

图源:摄图网

3.最佳推荐心率,感到不适立即休息

心率可以反映身体的负荷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和受伤。运动过程中建议监测心率,最好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或者170-年龄。如果运动中出现心慌、胸闷、头痛、头晕、疼痛等不适,须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如十分钟不缓解需即刻去医院就诊[10]

图源:摄图网

写在最后

走路虽简单,其中学问深!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侦探,多多留意走路姿态,说不定就能提前破解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早发现、早干预,希望觅友们都能迈着健康有力的步伐,走向更美好的生活旅程!记得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步态变化,关爱健康,从脚下开始。

温馨提醒: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来源:

[1]2023-11-27华西医生《这5种走路姿态,可能是疾病信号!华西医生:身体好不好,走路就知道》

[2]2022-03-10人民日报健康号“药师华子”《为什么医生看走路,就可以判断出健康问题?》

[3]2015-12-24健康时报《普京走路姿势里的健康密码》

[4]2019-01-11健康时报《千奇百怪的心绞痛》

[5]2019-11-26健康时报《心梗有些特殊疼法》

[6]iDaily step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5 international cohorts.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VOLUME 7, ISSUE 3, E219-E228, MARCH 2022.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1)00302-9.

[7]2011-07-28 健康时报《步行锻炼易犯的三个错误》

[8]2019-03-22健康时报《健走三字诀:直、收、慢》

[9]2022-04-06 CCTV生活圈《同样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长寿,有的人却走出一身病!原因在》

[10]2023-07-31新京报《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科学健身有助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11]2023-12-06中国体育报《冬季健身中低强度运动是首选》

0 阅读:25

诗槐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