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管理暗褐脉柄牛肝菌栽培技术探讨
基金项目:云南省热作所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655-4-3);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农业联合专项-面上项目(2021BD070001-084,202301BD070001-067,202401BD070001-125)
刘 静等
暗褐脉柄牛肝菌( Phlebopus portentosus )又名暗褐网柄牛肝菌、巨型牛肝菌、黑牛肝菌等,属于牛 肝 菌 目(Boletales)、小 牛 肝 菌 科(Boletinellace-ae)、脉柄牛肝菌属( Phlebopus )真菌 ,是一种泛热带食用牛肝菌,国外分布于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 ,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及四川等省区 。该菌是泰国及云南省西双版纳市场上最名贵的食用菌之一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
暗褐脉柄牛肝菌常生长在树木附近、灌木丛中或草地上,与植物关系十分密切。目前调查到与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生长有关的植物种类涉及 26 科 50 种 ,其中园艺类植物、经济林木或果林占多数,最常见的有凤凰木( Delonix regia )、柚子树( Citrus maxima )、蟛蜞菊( 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 )、蔓花生( Arachis duranensis )等。这些植 物 中 有 的 根 表 面 上 密 集 的 菌 丝 会 与 土 粉 蚧( Ripersiella )形成念珠状的类似“虫瘿”的结构体,被称为菌腔虫瘿,目前知晓根部能着生菌腔虫瘿的植物涉及 16 科 31 种,如凤凰木、柚子树、粉叶金花( Mussaenda philippica )等。何明霞等 研究表明,暗褐脉柄牛肝菌的出菇量与植物根系上的菌腔虫瘿数量成正相关,菌腔虫瘿数量越多,暗褐脉柄牛肝菌产量越高。
根据暗褐脉柄牛肝菌自然条件下与植物的特殊关系及菌腔虫瘿形成的现象,笔者对暗褐脉柄牛肝菌发生地的特点、土壤等进行调查分析 ,并 将 固 体 菌 种 接 种 在 凤 凰 木 、柚 子 树 、李 子 树( Prunus salicina )、桃树( Prunus persica )等植物下,对接种方法、接种量以及管理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模式。目前已在凤凰木、柚子树、李子树、桃树等经济果林下成功培育出子实体 ,建立了 10 多个林下栽培试验示范点,累计推广示范面积约133.33 hm 2 。本文对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适宜区选择、宿主植物密度、接种、水肥、出菇、采收管理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阐述,提出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高效栽培及管理技术措施,旨在为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大面积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1 适宜区选择
暗褐脉柄牛肝菌是一种泛热带食用牛肝菌,根据生境调查发现,国内主要发生在云南、广西、海南及四川等省区,而云南主要发生在西双版纳州及周边地区、保山、红河(开远)、临沧等。为提高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的成功率,要选择与其 生 长 相 适 应 的 区 域 环 境 ,以 日 均 温 不 低 于10 ℃,年平均降雨量 1 100~1 600 mm,林地海拔1 200 m 以 下 ,最 适 海 拔 600~800 m,土 壤 pH4.0~6.5 的红壤为宜。
2 林地条件
2.1 树种(宿主植物)
调查发现,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的发生与很多植物密切相关(园艺类植物、经济林木或果林占多数),目前已筛选到适宜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的宿主植物有凤凰木、柚子树、桃树和李子树等经济林木(图 1)。其中凤凰木树下接种菌种后其根上最易感染菌丝,形成的菌腔虫瘿数量最多,子实体的产量也最高。
柚子树
凤凰木
图1 林下栽培的暗褐脉柄牛肝菌
2.2 树种栽培密度
暗褐脉柄牛肝菌宿主植物的栽培密度不宜过高,以 4 m×5 m 为宜。栽培密度过高,后期荫蔽度就会很大,没有散射光进入林地,会影响暗褐脉柄牛肝菌出菇。
2.3 树龄
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主要是依靠宿主植物的根系,以 2~5 年树龄的最适宜接种。树龄太小的不宜接种,一是植物根系少不易感染菌丝,二是根系感染菌丝后形成的菌腔虫瘿易使植株死亡;而树龄太大的植物因根系不易感染菌丝也不宜接种。
3 接种
3.1 接种时间
暗褐脉柄牛肝菌菌种在每年的 3—12 月均可接种。旱季,需先将土壤浇透水,待土壤不黏方可接种;雨季,若遇连续下雨不宜接种,待土壤晾晒 1~2 d 再接种。
3.2 接种量
在宿主植物侧根上接种菌种的量并非越多越好。接种量过多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菌种可 能 和 粉 蚧 形 成 大 量 的 菌 腔 虫 瘿 导 致 植 株 死亡。每株植物接种量以未出过菇的菌种 1 包,或采菇后的菌种 2 包为宜。
3.3 接种方法
在宿主植物树冠滴水线以内 20~30 cm 的位置,挖长 40~50 cm、宽 20~30 cm、深 10~15 cm的沟,使宿主植物侧根露出。接种时,以土壤相对含水量 20%~30%为宜,将选好的暗褐脉柄牛肝菌菌种掰成约 5 cm 3 大小的团块,使之与植物的根系尽量紧密接触(图 2)。然后将原土覆盖在接种部位,高出周围地面 5~10 cm,再盖上农用地膜,地膜周围用土压实(图 3)。地膜待出菇时揭除并清理到林地外,以保持林地干净整洁。
图2 林下栽培暗褐脉柄牛肝菌接种
图3 林下栽培暗褐脉柄牛肝菌盖膜
4 林下栽培管理
4.1 林地管理
4.1.1 植被维护
林地宜保留 10 cm 以下的植被,以保持林地土壤湿度。植被生长过旺时要定期清理,清理时注意不要伤及幼菇。
4.1.2 荫蔽度调整
树种植物长大搭棚时,林地会比较阴暗,透光度不够,可通过间伐、修枝调整荫蔽度,使林间荫蔽度保持在 40%~60%。
4.1.3 翻耕
接种暗褐脉柄牛肝菌菌种后,菌丝长到树根上需至少 3 个月的时间。接种当年生长时间较短的不宜过早翻耕,以免对菌丝造成伤害,可待次年菌丝量大时再进行。翻耕深度不超过 10 cm。
4.2 水肥管理
4.2.1 水分管理
食用菌栽培是一个复杂而技术性较高的过程,其中水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水分管理不仅可以保证菇类的正常生长和品质,还有助于提高产量。旱季 10 d 左右喷灌 1 次水,使土壤湿度不低于 30%。有条件的林地最好接上喷灌,方便旱季进行灌溉。
4.2.2 肥料管理
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的生长较喜欢农家肥,如羊粪、牛粪、鸡粪等,但需要腐熟才能使用。使用时将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撒施在地表,每2~3 年施肥 1 次,每公顷施肥 12~67 t。为了提高暗褐脉柄牛肝菌的产量和品质,不宜使用化学肥料。
5 采收
林下栽培的暗褐脉柄牛肝菌每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不出菇,其它时间均会出菇,5—8 月出菇数量较多,品质较好。暗褐脉柄牛肝菌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平展时,表明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采摘方法:戴上手套握住菌柄,用竹片等非金属材料将子实体基部周围的土扒开,摇动子实体,待整个子实体脱离地面时采收,去除子实体基部的杂物后用非铁质容器盛放。采菌后的坑洞用扒开的土盖上,以保护好留下的菌丝、菌索。为了让暗褐脉柄牛肝菌产生孢子实现自我繁殖,一般 30~50 m 2 的林地应保留 1~2 个子实体。
6 病虫害防治
6.1 暗褐脉柄牛肝菌病害
林下栽培的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质地较硬,品质较好,病害发生较少。较常见的真菌病害症状是菌盖表面长绿霉(图 4),在高温高湿、杂草丛生、通风不好的条件下常发生。出菇阶段如遇高温高湿天气也会有细菌性病害零星发生(图5),主要危害症状是菌盖边缘有水滴状分泌物,或菌柄变红、腐烂、发臭。
图 4 林下栽培的暗褐脉柄牛肝菌真菌性病害
图 5 林下栽培的暗褐脉柄牛肝菌细菌性病害
6.2 暗褐脉柄牛肝菌虫害
危害林下栽培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的主要虫 害 有 蜗 牛( Fruticicolidae )和 蛞 蝓( Limax maxi-mus ),其生活习性和危害症状相似,傍晚或雨后出来觅食,主要危害子实体的菌盖和菌柄。被危害的子实体出现多个孔洞或缺刻,或发生畸形,严重时子实体残缺不全,特别是菇蕾分化期受到危害会严重影响后期产量和品质(图 6),失去商品价值。
图 6 蜗牛为害的暗褐脉柄牛肝菌
6.3 防控措施
防治策略主要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控”。首先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其次是做好勤除草及通风、除湿管理工作,及时清理染病子实体或挖隔离带;对于蜗牛和蛞蝓,可以根据其昼伏夜出、晴伏雨出的活动规律,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虫害较严重时也可用四聚乙醛进行诱杀。
7 展望
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主要依靠植物根系,植物侧根接种菌种成功后,菌丝长到根系的表面,与土壤里的粉蚧形成菌腔虫瘿,当宿主植物长新根时,菌丝或菌腔虫瘿随之又长到新根上,当植物根上菌丝或菌腔虫瘿达到一定数量,又长出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如此可连续出菇4~5 年,仿野生栽培设施及人工管理所需投入少,成本低,收益高。林下栽培暗褐脉柄牛肝菌不与粮食争地,充分利用了果(林)地资源,达到“果(林)菌”产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双赢效果,是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果林资源利用、农民增收和谐统一的全新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边疆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产业发展将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