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淫羊藿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向恒等
淫羊藿是我国传统习用的补益中药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药用和保健价值较高。淫羊藿常生于林下、沟边灌丛中或山坡阴湿处,全草都可以作药用。随着售价上涨、经济效益的提高,野生淫羊藿被肆意采挖,种源近乎灭绝。因此,通过对野生淫羊藿引种驯化,开展人工种植是一条必由之路。目前淫羊藿在我国陕西、甘肃、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均有人工栽培。
双溪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北部山区,距城固县县城 40 千米,全镇辖 9 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806 户 7546 人,辖区总面积 331.5 平方千米,其中耕地 1.36 万亩,林地总面积 29.3 万亩。镇域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植被覆盖率达 86%,山水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民风淳朴,物产丰富。辖区盛产野生猕猴桃以及板栗、银杏、核桃等纯天然绿色经济植物,野生淫羊藿在林间有零星分布,当地人工种植淫羊藿已有数年历史。笔者结合双溪镇淫羊藿人工种植实践经验,提炼出淫羊藿种植管理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
一、选地
选择坡度 35°以下的阴坡或半阴半阳坡,土壤为微酸性的树叶腐殖土、黑壤土、黑沙壤土的区域种植,可以利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及果树林进行林下栽培。
二、繁殖
种苗繁育以无性繁殖(分株繁殖或根茎繁殖)为主,以有性繁殖为辅。繁殖方法为:
1. 选地做床。将林下地面草皮起走,顺坡打成宽 120 ~ 140 厘米、高 12 ~ 15 厘米的条床,横条沟栽苗,开沟深度 6 ~ 10 厘米。
2. 挖茎移栽。
(1)休眠期移栽。春季 4 - 5 月萌芽前或秋季 9 -10 月地上茎叶枯萎时,挖取地下根茎并取有芽茎段,切成 8 ~ 10 厘米小段每段,保留 1 ~ 2 个芽苞,用适量赤霉素和生根粉药剂处理后栽于条床内,株行距15 厘米 ×20 厘米,覆细土 5 厘米厚,踩实后再用湿树叶覆盖 3 ~ 5 厘米厚。
(2)生长期移栽。夏季 6 - 8 月高温多雨时林下栽培。将生长旺盛的植株整株带土移栽, 24 小时内随挖随栽,最好选择阴天或下雨前后。株行距 20 厘米×25 厘米,覆土 3 ~ 5 厘米厚,踩实后覆盖树叶 3 ~ 5厘米厚。这种栽培方法不缓苗,成活率高达85%以上,且根茎分蘖芽生长快。
三、日常管理
1. 补苗。翌年春 2 - 3 月出苗后及时拔除死苗、弱苗、病苗,阴天补苗种植以保证基本苗数。
2. 中耕除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以畦面少有杂草为度。在生长旺季可每 10 天除草 1 次;秋、冬季可 30 天左右除草 1 次。
3. 灌溉与保墒。淫羊藿喜湿润土壤环境,干旱会造成其生长停滞或死苗。如果在夏季连续晴 5 ~ 6天,就必须每天早、晚进行人工浇水。
4. 合理施肥。在种植当年的 10 - 11 月结合整地开畦时施入底肥,一般每亩施 1000 ~ 3000 千克。翌年 3 月底至 6 月追肥 1 ~ 2 次, 一般每亩施入氮肥5 千克、有机复合肥 10 ~ 30 千克;促芽肥于翌年10 - 11 月施 1 次,每亩施农家肥 1000 千克或有机复合肥 10 ~ 20 千克;每次采收后应及时给土壤补施肥料, 一般亩施农家肥 1000 ~ 2000 千克或有机复合肥 20 ~ 30 千克。底肥于开畦后定植前将肥料均匀撒于畦面,然后翻入土中耙细混匀;也可在开畦后定植前挖定植穴或定植沟时将肥料均匀撒入穴或沟内,并将肥料与周围土壤混匀。追肥主要采用穴施,追肥时切勿将肥施到新出土的枝叶上,应靠近株丛的基部施入,并根据肥料种类覆土或不覆土。
四、病虫害防治
1. 叶褐斑枯病。
(1)症状。叶褐斑枯病为害叶片。患病叶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周围有色晕圈。扩展后病斑呈不规则状,边缘红褐色至褐色,中部呈灰褐色,后期病斑灰褐色,收缩,出现色粒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菌在淫羊藿苗期和成株期均有发生,以幼苗期发生较多,为害重。
(2)防治措施。
①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销毁,减少污染源。
②发病初期可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 50%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1∶1∶160 波尔多液、30% 氧氯化铜600 ~ 800 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 6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 600 倍液。上述药剂应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2. 皱缩病毒病。
(1)症状。苗床幼苗期。染病叶常表现为叶组织皱缩、不平、增厚,畸形呈反卷状。成苗期,田间常有两种症状:
①花叶斑驳状。病叶扭曲畸变皱缩、不平、增厚,呈浓淡绿色不均匀的斑驳花叶状。
②黄色斑驳花叶状。染病叶组织退绿呈黄色花叶斑状。
(2)防治措施。
①选用无病毒病的种苗留种。
②在续断生长期,及时灭杀传毒虫媒。
③发病症状出现时,若需施药防治,可选用20% 毒克星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0.5% 抗毒剂 1号水剂 250 ~ 300 倍液,或 20% 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 倍液等喷洒,隔 7 天 1 次,连用 3 次。促叶片转绿、舒展,减轻为害。采收前 20 天停止用药。
3. 淫羊藿锈病。
(1)症状。病菌为害淫羊藿叶片、果实等。患病叶片初期出现不明显的小点,后期叶背面变成橙黄色微突起的小疮斑,即为夏孢子堆;病斑破裂后散发锈黄色的夏孢子,严重时叶片枯死。患病果实出现橙黄色微突起的小疮斑,严重时患病果实成僵果。
(2)防治措施。
①清洁田园,加强管理。
②清除转主寄主。
③ 发 病 期 可 选 用 15% 粉 锈 宁 可 湿 性 粉 剂1000 ~ 1500 倍液防治。
4. 淫羊藿白粉病。
(1)症状。为害淫羊藿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一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发病后无臭味,白粉是其明显病征。
(2)防治措施。
①清洁田园, 加强管理。
②发病期可选用 50% 多菌灵 500 倍液或 75% 甲基硫菌灵 1000 倍液喷雾,病害盛发时可喷 15% 粉锈宁 1000 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5. 生理性红叶病。
(1)症状。此病通常在无遮阴的暴露地出现。叶部褪绿变色呈红色,植株生长受阻,矮小。苗床期受害严重者,植株可出现早死亡。成苗期受害植株变色后虽然一般不死亡,但新生芽较少,常导致减产。
(2)防治措施。采取遮阴及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采收与初加工
种植两年后的淫羊藿便可采收,8 月份是淫羊藿生长发育好、营养物质积累最高的季节,其药效强,可在此时采收。采收时将地上茎叶采收捆成小把,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晾干。选出杂质、粗梗等异物,以保证药材质量。连续采收几年后常会影响淫羊藿的后期发育,影响其越冬芽及来年的新叶产量和质量,为此,连续采割 3 ~ 4 年后,应轮息 2 ~ 3 年以恢复种群活力。
采取以上技术种植淫羊藿,每亩可产干品约 500千克,按市场价格 30 元 / 千克计算,亩产值达 1.5 万元以上,种植效益十分可观,是山区林农增收致富的较好产业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