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军北洋军干到八路军,77岁授衔不愿胡子,主席:给他开个特例

杰燊 2025-02-11 10:41:46
前言

1955年全军集体大授衔仪式上,各级将帅、指挥官齐聚一堂,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本次授衔期间,按功行赏,发放各类功勋徽章六十多万枚,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全军经过军事化管理之后,各级将校、元帅们参加大型授勋、授奖仪式都已按照解放军的仪容仪表规定,整齐着装,规范仪表,将帅们下巴上不能蓄胡须,不能留长头发,为的是彰显中国的新面貌。

这个条件非常简单,开国将帅们穿着帅气的军装,收拾的非常整齐,唯有一位校级军官他拒绝了,因为他此时一把年纪,不愿意剃掉自己留了半辈子的大胡子,授衔前夕,毛主席得知此事,允许他留着胡子。

蒋维平作为唯一一位留着胡子参加授衔仪式的军官,他的一生经历过哪些大事?

一、老兵60岁入伍

蒋老爷的一生,非常波澜壮阔,他出生于1978年,在年龄上也是当时最年长的校级军官,他出生时,光绪皇帝还是大清朝的掌权人,但是著名的洋务运动刚刚兴起。

从小受到封建统治的影响,蒋维平被忠君报国的时代潮流所裹挟,二十出头就因为一腔热血,为保皇权稳定,加入到李鸿章所率领的队伍中,踏上了维护清朝稳定的战斗生涯。

蒋维平受到书本中情节影响,从小渴望行侠仗义,在清军部队中,他作战非常勇猛,训练时也格外认真,慢慢地蜕变成军中高手,从一个小兵多次立下战功,面对列强入侵,他愤愤不平。

他在李鸿章麾下一呆就是十五年,慢慢地他发现,这支部队慢慢成了李大人敛财的工具,他对顶头上司非常失望,想要离开,还没来得及行动,清朝灭亡了。

他所在的军队接受北洋军的收编,成了袁世凯麾下的部队,他凭借之前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和官职,一路晋升,最后成了北洋军的副团长,手握大权,他凭一己之力爬到这个位置证明了他自身的能力。

可北洋军中的日子非常无聊,全都是军阀们为了维护自身权利的斗争,五十二岁那年,他厌倦了战争,在军阀身上看不见国家的未来,选择抽身而去。

他带着积攒的继续回到家乡,一边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研读医书、钻研医术,他的年龄放在当时绝对算是高龄,此时厌烦战争的他,完全可以安享晚年,可他心怀报国之志,注定闲不下来。

卢沟桥事件爆发之后,抗日浪潮席卷全国,蒋维平得知此事静不下心来,想要走参军报国之路,将日寇赶出华夏大地,他家乡的部队是宋哲元麾下的第二十九军。

得知他有二十多年的军队经历,一进入部队就被任命为排长,后来因为他已经五十多岁的高龄,避免他力不从心,将他从主战岗位转到后勤部门当主任,带领战士饲养战马。

当时宋哲元部是国军部队中少有的抗日铁军,是国军在抗战初期最有血性的汉子,喜峰口战役振奋全国抗战士气,一战歼敌五千日军,振奋全国抗战士气,蒋维平也有了一展身手的地方。

可好景不长,此时的老蒋虽然下达全国抗战的命令,但他的并不像真的对日军出手,想要依靠国际力量,兵不血刃的将敌人赶出去,好抽调力量去围剿红军,完成全国大一统。

二十九军驻守在保定地区,阻难日军南下的脚步,可老蒋却想让这支部队后撤,不交火,利用部队去围剿八路军,多次打压下,宋哲元无力反抗委员长的命令,也不想内斗,直接将部队原地解散,不想助纣为虐。

二、加入八路,成为老军医

因此蒋维平被迫退伍,此时他一把年纪,找不到人生目标,只能回到家乡,过上养老生活,1938年他的向往的部队来接他回家,此时120师奉命来到河北地区抗击日寇,路过蒋维平所在的县城。

他看着眼前这支整齐有序的部队,他们没有欺男霸女,也没有横征暴敛,没有为了招人强迫普通老百姓,听说这支部队从不拿普通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有时还会不要回报、不计付出帮助当地百姓干活。

起初听到这些传闻的时候,他还有些不敢相信,直到亲眼看到这支部队的时候,才知道是真的,他此时才意识到,这支部队才是为了老天爷为了拯救这个国家拍下来的天兵天将。

他看着八路军战士们穿着全是补丁的军装,被太阳晒的黢黑的面庞,有些瘦弱的身体,但他们脸上没有国军战士的麻木,脸上充满希望,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毕生的决心,斗志昂扬。

随后他回到家跟义子商量一番后,关闭药铺,拿着所有药品带着义子蒋志刚一同投身八路军,征兵处的干部们,看着蒋维平花白的头发,非常犹豫,要不要招收他,可耐不住对方的恳求和软磨硬泡。

部队首长得知招收了一位老八路军,没有安排他上前线,得知他会治病,将他拍到后方,当一位后勤领导,帮忙管理物资救治伤员,蒋维平对哪个岗位都不在乎,只要能为国家出一份力就行。

来到一直为人民的军队中,战士们都很尊敬他,大家一起聊天,一起说话,气氛十分融洽,蒋维平一身医术非常高超,他将自己的医术交给其他战士,知道其他人进行药物配比,治疗更多伤员,做到更快更及时。

抗战时期我军的物资也非常稀缺,蒋维平利用医术和中草药救治数不清的伤员,他会根据当地情况,上山采集草药,自己找草药,降低治疗成本,他非常和蔼,救下无数伤员,被战士们成为“长胡子老军医”。

除了治疗伤员,他有时也会参加战斗,在三五九旅作战过程中,遇到敌人大股部队需要转移,他会跟着部队上山,有时为了救治伤员,他要带枪穿越战场。

遇到敌人,他会举枪射击,虽然六十多岁高龄,但他的射击技术非常精准,战场上击毙两个敌人,即视为上百位伤员完成救治工作,他用草药为部队做出巨大贡献,每次战斗结束,他成了最忙碌的人,不眠不休的为战士们包扎治伤,他不怕苦不怕累,眼里充满希望的光芒。

三、中校军衔

抗战后期他所在部队被征调到南泥湾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任务,为的就是保障前线部队能够吃上饭,顶着炎炎烈日开垦荒地,他不怕苦不怕累。

他因为年龄大有经验,被任命为农场场长,身兼重担,身为干部他以身作则,每天工作起来认真负责,最早期最晚睡,在他的带领下,自己所在的农场成了当时最优秀的农场之一,远远超出组织上制定的粮食标准。

在南泥湾地区他因为表现非常出色,被王震司令表扬,在之后更是被评选成劳动模范,南泥湾大生产结束后,毛主席亲自接见这位老八路军,亲手为他颁奖。

此后他跟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运用自身医术,在战场大后方救助伤病员,建国后他接受组织安排进入医院工作,救治无数伤员,战士们很多疑难杂症,他一出手就药到病除。

以蒋维平参军之后所做出的功绩,一个军校绝对是绰绰有余,可参加授衔仪式,要做到仪表规范,不能留胡子,要理短发,对于头发,他不看重,但他非常宝贝自己的胡子,这胡子陪了他半生,舍不得。

授衔仪式前,他被堵在屋里,战士们要给他剃胡子,可他坚决反对,一时之间僵持不下,毛主席闻言给他特例,可以带着大胡子参加,往后也可以不剃胡子。

结语

此后蒋维平成了特例,全军仅此一例,对于这位一心为国为民的老英雄,我们应该尊敬,不要卡的这么严。

0 阅读:73
杰燊

杰燊

大家好我是杰燊,一个喜欢说点历史的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