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治疗肝炎肝硬化经验

元绿说健康 2024-10-07 00:53:18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在中医属于癥积、痞块、臌胀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慢性肝病具有独到的经验。

治肝二要

朱良春认为治疗大法首在扶正袪邪:分清标本之轻重缓急,把握攻补之先后主次。扶正即调肝、健脾、养肾;因为该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肝、脾、肾三脏之气血、阴阳虚衰,功能严重损害。袪邪包括行气(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活血(桃红四物加味),逐水(“至虚有盛候”,宜缓攻,忌峻下,要保护胃气,胃气一败,其人必死。)

其次要疏肝与养肝相结合,根据病情各有侧重。疏肝为主用四逆散:疏泄厥阴。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实宣通结滞,白芍柔肝敛阴,甘草缓急和中。柔养肝体为主用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枸杞滋阴养血,当归活血,川楝子疏肝。以下,笔者将以肝郁脾虚型为例简述之。

朱良春认为慢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肝失疏泄,气血痹阻,脾运不健,生化乏源。其症可见纳减,腹胀便溏,四肢倦乏,面浮色晦,入暮足肿,肝脾肿大。舌质暗红,舌体胖,边有齿印,脉象虚弦。治用疏肝益脾,活血消癥。治以复肝丸(朱良春经验方)配合柴胡疏肝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当归、白芍、党参、黄芪、白术、丹参、地蟞虫、郁金、陈皮、茯苓等。

仲景早有训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白术具有健脾益气、除湿利水、活血化瘀之功,实是治肝要药。《本草正义》载白术“富有膏脂,故苦温能燥,亦能滋润津液,……万无伤阴之虞。”王好古说:“利腰脐间血,通调水道。”《药性论》:“主心腹胀满,破消宿食,开胃,……治水肿胀满。”《唐本草》更强调其“利小便”之效。

现代药理证明白术能升高白蛋白,纠正A/G倒置,并有抗凝血和明显的利尿作用,能调整电解质,促进钠的排泄,所以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自始至终均可应用,但须注意两点:

一是剂量需重,少则无效,一般用30~45克,重则在60~90克。二是苔腻质淡,湿盛者宜用炒白术或焦白术;舌红苔少,真阴亏损者宜用生白术,因生用可以柔养生津。是化湿不伤阴,生津不碍湿之妙品。

典型病案

胡某,男,64岁,退休工人。患者于6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长期异常,血清A/G倒置,确诊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后经治疗,效不显著。遂来中医求治。

刻诊:面色晦滞,胁痛纳差,脘腹撑胀,肢乏便溏。颈部见蜘蛛痣1枚,肝掌明显,苔腻,舌质紫,脉细弦。触诊肝肋下1.0厘米,剑突下3厘米,质地Ⅱ度,脾大肋下1厘米,质软,表面光滑。

肝功检查:ALT60u/L,总胆红质28μmol/L,AKP90u/L,白蛋白28克/L,球蛋白30克/L。

患者证属邪毒久羁,肝郁脾虚,气血痹阻,瘀结为癥癖。拟用复肝丸,每服3克,每日2次。煎剂:生黄芪、当归、党参、炒白术、柴胡、炒白芍、炙甘草、生鸡内金、麸炒枳壳、生麦芽、石见穿、糯稻根。每日1剂。服药半月后,诸恙减轻,精神较振,仍予原法出入为方。

调治3月后,复查肝功能已在正常范围:血清蛋白总数72克/L,白蛋白42克/L,球蛋白30克/L。停煎剂,继服复肝丸半年,自觉症状消失,面色转荣。随访4年,未见复发。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结节形成,早中期属于癥积、痞块,晚期出现腹水,则属臌胀。

慢性肝炎←情志郁结、湿热疫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损伤肝、脾、肾→气滞(气臌)、血瘀(血臌)、水停(水臌)→本虚标实,各有侧重,相因为患。

慢性肝炎、肝硬化是肝实质的损害,以气血郁滞、遇阻肝络为主要矛盾,朱老曾在59~62年拟“复肝散”治疗早期肝硬化60例,取得较佳疗效。后改为“复肝丸”“服肝胶囊”,广泛运用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辅助治疗,疗效甚好。

一、治疗大法

1、扶正祛邪:分清标本之轻重缓急,把握功补之先后主次。

扶正:调肝、健脾、养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脾、肾三脏之气血、因阳虚衰,功能严重损害。

祛邪:行气(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活血(桃红四物汤加味),逐水(“至虚有盛候”,宜缓功,忌峻下,要保护胃气,胃气一败,其人必死)。

疏肝与养肝相结合:疏肝为主用四逆散:疏泄厥阴。柴胡疏肝理气,枳实宣通结滞,白芍柔肝敛阴,甘草缓急和中。柔养肝体为主用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滋阴养血,当归活血,川楝子疏肝。(柴胡主升,川楝子主降)。

二、临床分型及治则

1、肝郁脾虚:重在疏肝益脾,扶正消癥。肝失疏泄,气血痹阻,脾运不健,生化乏源。其症纳减,腹胀便溏,四肢倦乏,面浮色晦,入暮足肿,肝脾肿大。舌质暗红,舌体胖,边有齿印,脉象虚弦。治用疏肝益脾,活血消癥。复肝丸配合柴胡疏肝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当归、党参、黄芪、白术、丹参、地鳖虫、郁金、陈皮、茯苓等。

仲景早有训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白术具有健脾益气,除湿利水,活血化瘀之功,实为治脾要药。《本草正义》白术“富有膏脂,故苦温能燥,亦能滋润津液,……万无伤阴之虞。”王好古:“利腰脐间血,通调水道。”《药性论》:“主心腹胀满,破消宿食,开胃,……治水肿胀满。”《唐本草》更强调其“利小便”之义。

现代药理证明白术能升高白蛋白,纠正A/G倒置,并有抗凝血和明显的利尿作用,能调整电解质,促进钠的排泄,所以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自始自终均可应用。两点注意:①剂量需重,少则无效,一般用30~45g,重则60~90g。②苔腻质淡,湿盛者宜用炒白术或焦白术;

舌红苔少,真阴亏损者宜用生白术,因生用可以柔养生津。是化湿不伤阴,生津不碍湿之妙品。

验案

胡××,男,64岁,退休工人。于6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长期异常,血清A/G倒置,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迭经治疗,效不显著。刻诊:面色晦滞,胁痛纳差,脘腹撑胀,肢乏便溏。颈部见蜘蛛痣一枚,肝掌明显,苔腻,舌质衬紫,脉细弦。触诊肝肋下1㎝,剑突下3㎝,质地Ⅱ°,脾大肋下1㎝,质软,表面润滑。肝功能查:ALT60∪/L,总胆红质28μmol/,LAKP90∪/L,白蛋白28g/L,球蛋白30g/L。证属邪毒久羁,肝郁脾虚,气血痹阻,瘀结为癥癖。

拟用复肝丸,每服3g,每日2次。

煎剂:生黄芪,当归,潞党参,炒白术,软柴胡,炒白芍,炙甘草,生鸡内金,麸炒枳壳,生麦芽,石见穿,糯稻根,每日1剂。服药半月,诸恙减轻,精神较振,仍以原法出入为方,调治3月,复查肝功能已在正常范围:血清蛋白总数72g/L,白蛋白42g/L,球蛋白30g/L。停煎剂,继服复肝丸半年,自觉症状消失,面色转荣。随访4年,未见复发。

2、肝胆湿热:急当清肝利胆,通腑泄浊。

湿遏中焦,邪从热化,肝失疏泄,移热于胆。其症肝脾俱肿,胁痛脘痞,头晕口苦,纳减腹胀,心烦易怒,溺短而黄,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并可出现黄疸,苔黄厚腻,脉略弦数。治宜清肝利胆,泄热渗湿。以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加减。常用药物如:龙胆草、茵陈、柴胡、山栀子、当归、黄芩、大黄、玄参、白花蛇舌草、虎杖、金钱草、垂盆草等。不易早用复肝丸。

验案

赵××,男,30岁,公务员。于3年前患乙型肝炎,肝功能长期不正常,纳减,倦怠乏力,症情不见好转,形体日渐消瘦。曾在南京、上海等地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来南通诊治。

刻诊:面色晦滞,胁痛纳差,口苦溲黄,齿龈渗血,夜寐梦多。脉弦大,苔黄腻,舌质殷红。触诊肝大肋下1.5㎝,剑突下4㎝,质地Ⅱ°,脾可触及,压痛(+)。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司,迁延日久,进而气滞血瘀,络脉痹阻。先宜清泄肝胆湿热,以治其标。

药用龙胆草、茵陈、苦参、柴胡、生大黄、山栀子、黄芩、当归、生地、地骨皮、甘草、虎杖、金钱草、白茅根等,服药2周,诸症减轻,苔腻已化,脉象弦细,一月后复查肝功基本正常。改投复肝丸,每服3g,每日3次。或配伍以疏肝养肝、化湿和脾方药。治疗半年,面色红润,诸恙蠲除。检查肝大肋下1㎝,剑下3㎝,质地Ⅱ°,肝功亦在正常范围,迄今一切良好。

3、脾肾阳虚:法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气血瘀滞,肝脾久伤,由脾及肾,损及肾阳。脾肿大较甚,恶寒袪冷,腰膝酸软,面黄无华,神萎,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胖嫩或淡紫,脉多沉弦而细。治用温补脾肾、益气化瘀。以复肝丸为主,配合景岳右归丸、当归补血汤加减。常用药物如熟附片、肉桂、鹿角胶(或鹿角片)、菟丝子、仙灵脾、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验案

吕×,女,50岁,职工。患乙型肝炎,迁延4年不愈.在某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迭经治疗,效不显著。症情日趋严重。刻诊:胁痛纳减,腹胀溲少,便溏不实,精神萎顿。脉沉弦而细,苔白腻,舌质衬紫。触诊腹膨而软,肝脾未满意扪及,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肝功:ALY56u/L,白蛋白23g/L,球蛋白28g/L,总胆红质25μmol/L。B超:肝区光点密集增粗,不均匀,有可疑腹水。证属湿毒久羁,气血瘀滞、肝脾损伤、肾阳虚衰、浊水渗潴。拟方温补脾肾、益气化瘀、佐以利水,药用生黄芪、当归、熟附片、茯苓、淡干姜、炒白术、大熟地、庵闾子。另用益母草、泽兰叶煎汤代水煎上药。连服5剂,小溲畅行,腹胀已松,足肿消退,眠食俱安。继用原方去益母草、泽兰叶,加炙鳖甲、怀山药等,配合复肝丸。治疗4个月,患者食欲增加,自觉症状不著,复查肝功正常,白蛋白35g/L,球蛋白30g/L。停服煎剂,续与复肝丸巩固疗效。半年后恢复工作,随访至今,一切正常。

4、肝肾阴虚:治当滋养肝肾,凉营宁络。

邪毒久羁,肝血亏耗,肾阴损伤,热郁脉络。脾脏肿大,面色晦滞,红丝血缕,胁痛腰酸,鼻衄或齿龈渗血,咽干,夜寐多梦,舌红绛少苔,或苔腻中剥,脉象弦细而数。治用滋肾柔肝,养阴和络,以一贯煎加减。常用药物如北沙参、生地、枸杞子、天冬、麦冬、生白芍、川楝子、绿萼梅、女贞子、旱莲草、玄参、生白术等。兼心阴虚而心悸心烦者,加西洋参、龟板、枣仁之类。阴虚阳亢,热伤阳络,出血较甚者,加阿胶、水牛角、丹皮之属。齿衄不止,可用鲜地骨皮60g煎汤含漱,有止血之效。

验案

例一:周××,男,39岁,农民。患慢性迁延性肝炎已经3年,症情时轻时重,肝功能检查反复波动。于一年前发现脾脏肿大。B超:示肝硬化,脾脏肿大。来我院诊治。主述:肝区刺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夜寐梦多,齿龈渗血,偶见鼻衄。脉弦细,舌红绛。证属肝肾阴虚,郁热瘀阻。拟方清滋肝肾,柔阴宁络。药用北沙参、生白芍、大生地、甘杞子、地骨皮、京玄参、生鳖甲、天麦冬、清阿胶、参三七、白茅根。服药10剂,齿龈出血已止,胁痛腰酸亦减,仍感倦怠乏力,口干少寐。原方去阿胶、地骨皮、加黄芪、生白术、当归等治疗2个月,诸恙减轻,精神亦振,苔薄白,舌红转淡,脉弦已平。原方加减,配合复肝丸,每服3g,1日2次。调治半年,3次检查肝功均在正常范围,触诊肝大肋下1.5㎝,脾大2㎝,恢复工作,至今病情稳定。

例二:李××,男,42岁,农民。肝功能异常,面色晦暗6年。宿患慢性活动性肝炎,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近检B超示:①肝硬化、脾大,②胆囊壁毛糙,③腹腔少量积液。肝功:总胆红质24.6μmol/L,ALT126∪/L,AST81∪/L。面色晦暗,头昏烘热,夜眠欠安,两下肢乏力,胁肋隐胀、疼痛,晨起口腔有血迹,纳可便调。舌红绛,苔薄黄,脉弦。肝肾阴虚,热毒瘀结,面为癥癖,血臌之候也,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血小板减少)。方剂:柴胡、郁金、白芍、生地、石斛、当归、茵陈、蛇舌草、崔盆草、石见穿、鳖甲、白茅根、油松节、牛角鳃、鸡血藤、甘草。二诊:药后症情如前,情绪低沉,心烦易怒,夜寐多梦,苔薄质红,脉细弦。上方加旱莲草、杞子、山栀子、豆豉。20贴。三诊:症情显见好转,复查肝功能:总胆红质18.77μmol/L,ALT34∪/L,AST31∪/L。总蛋白76g/L,白蛋白41g/L。B超:①肝硬化(结节型),②胆囊壁水肿,③少量腹水。龈血已止口微干,舌红苔薄,药即奏效,可继进之。⑴上方加泽泻、生白术,20帖;⑵复肝胶囊0.3g(60粒×5瓶),4粒,3/日。四诊:症情平稳,肝功能正常,腹水已吸收,自觉无不适,停服汤剂,以复肝胶囊巩固之。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0 阅读:0

元绿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