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寰宇,苍苍六合,无边无际,无止无息。可东君玄晖、广寒玉鉴、云川北辰都在有序的运行,世世代代几乎没有差错。夏雨冬雪、春花秋实,都在顺序更迭,从不逾矩。正所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那么,是谁在统领着灵宆太虚、坤灵方仪,使它们这么有秩序的运转?仰望着漫天星斗,我陷入了困惑之中。
这时,《道德经》姗姗走来,它说:是道。
何为道?《道德经》的句句段段都透露着这样的信息:道是宇宙万物所遵循的原则、真理、规律,道是无和有的对立统一。
《道德经》第一章中说,道不可道。若可道,则非常道。就是说,道是不能用具体的语言表述的,那些用语言表述出的道,都不是永恒的、本质上的道。道也不可名,若可名,则非常名。道也无法用具体的文辞说明和命名,如果道用具体的名称来命名,也不是永恒的本质上的名。“道常无名”,我们没法用言语去给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无法给道取一个具体的命称。只能用“朴、大、一”等等这些比较模糊、比较抽象的说法去描述它。
我曾傻傻的读《道德经》读了若干遍,对其中的句段可以倒背如流,可是我对它的认识却依然连一知半解也算不上。这让我感悟了经典的魅力,也进一步对我们的古人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心。
该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很有分量,比如“有”和“无”这两个再平常不过的字,就让我至今依然费解。
在这部5000多字的经典中,“无”字就出现上百次。通过阅读,我对这些“无”字进行了妄加揣测,认为老子可能赋予了这些“无”以下五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个方面:无,是万物的开端。
“无,名天地之始。”“无”是“有”的根源,又是“有”的归宿。“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先天地生的混成的物,其实就是“无”,也就是天地诞生之前的道。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宇宙诞生之前,世界处于一种原始的未分化的状态,一片混沌的洪荒,一片虚无。那个时候,道就已经存在。不知是因为盘古开天,还是因为传说中的大爆炸,或者别的原因,洪荒中的混沌被打破,从此出现了宇宙,出现了统治宇宙的“一”。这是“无中生有”的开始,是万事万物生成和演化的起点,是不能直接触摸的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化生的这个“一”,化生出了代表天地、父母、阴阳的“二”,尔后产生了使阴阳相和的气。阴阳和气构成了“三”,三化生出天地万物。
第二个方面:无,是致虚极、守静笃。
这是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没有执念、邪念和不好的欲念。有婴儿般的淳朴、清澈、善良和懵懂。透过一双被“无”洗过的眼睛,看到的是事物的本来面貌。
我们每个人刚出生时,世界在我们眼中就是“无”,也可以说婴儿最先接触到东西其实是道。《华严经》上曾经有这样的句子:“奇哉奇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得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在产生第一念之前,都是处于“无”的境界,也就是都具有本自具足的“道性”,只不过在“无中生有”之后,继而“有中生有”,这些“有”,就包括了妄念。妄念,使人生变得复杂和艰难。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是《道德经》第十六章中的句子。这里的妄,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妄。这个妄,就是那些附加的念头。这个妄的存在,就使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赶走这个妄,世界在人的眼中又恢复了本来的样子: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损之又损,就是去妄的过程。损到无可再损的程度,就是无。也就是对心灵进行了一次格式化,回复到了出厂的状态。“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第三个方面:无,是看不见、摸不着
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以上这些“无”字,都说明了道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人们虽然听不见、摸不着、看不到它,可是它就在那里。象场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第四个方面:无,即是空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里说的“无”具有空间上的意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说“无”为“有”的产生提供了场所。这两段话中的“无”,都是指事物的存在空间,即物体的空隙。正是这些空隙,使得物体能够发挥其功能,使得物体有用。
第五个方面:无,是有的反义词。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与小。”这些“无”,就是与“有”相对立的那个“无”,是哲学层面的意义。这里面所说的无知、无状、无物等,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揣测毕竟是揣测,对于它的可取性总是惴惴不安。渴望交流的心情如同旱苗盼甘霖。
对于《道德经》中的“有”,我站在初中化学的角度,对它进行了一番初中平台上的分析,认为它包括了物质世界的有,也包括了精神世界的有。
在最初的宇宙中,可能存在着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和场。这些粒子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分子、原子等。而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原子。原子可以组合形成分子,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可以构成物质,当然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物质。
分子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又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新物质的增长速度更快。这样的分解与组合无时无处不在发生,于是世界上的物质极大丰富。于是有了原始大气,有了原始海洋。
大气海洋中的物质,不断聚合分解,形成构成生命的物质,于是宇宙中开始有了生命。最初的这些生命应该是一些无氧呼吸的生命。自从宇宙中有了氧气这种新物质之后,新物质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有氧呼吸的生命便逐渐诞生,并不断进化,生命形式越来越高级。“有”中生“有”风起云涌。
有了生命,就会产生意识。于是这个世界变成了物质和意识的共同体。
三生万物,产生的是客观的物质。物质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意识。既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意识,也有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意识。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意识,就是妄念。妄念的剧增,使得意识的世界十分拥挤,人的思想负担便越来越重。人就会产生“苦海无边”的感觉。
可是,《道德经》中讲的道,应该是有无相生,双向奔赴。而不是单向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有。为了使意识的领域不至于太沉重,太繁杂,就应该即使清理,清除妄念。如果实在杂乱的无法梳理,经常死机,给心灵的宇宙来个格式化。使意识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那样就又可以轻松游仞于天地之间。
可是,贪念、执念往往使人放不下、丢不开、拿不走。总在不断地有中生有。有些人只是感觉到沉重,不知道沉重的根源,所以不知道该清除、也不知道怎样去清楚妄念,所以混沌的沉重,牢骚满腹,把生活过的沉闷、无趣、支离破碎。这样的生活里有暴力、有愚蠢、有无知、有可怜。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是他们不知道回头是岸。他们的思维执拗的点化也点不开。
有些人,知道自己的意识里存在着贪念、妄念,可是却贪恋那种念带来的愉悦和实惠,不愿回头是岸。到头来让心灵的宇宙因压强过大爆裂而毁。《天道》中那个开车冲下山崖的老板就是被“憋”死的,那个从20楼自由落体的办公室主任是被“撑”死的。
人若能学会回头,学会放弃,学会失去,随时都能使自己回到出发时的那个岸,其实是一种自我救赎。也是再给自己的心灵减负。回到此岸,是一种复归于应婴儿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让人不为,而是让人无为。只做该做之事,不去节外生枝。只做符合客观规律之事,而不去妄为。只看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不去过度发挥。这种无为,是一种清除了邪念、贪念、欲念的自然之为。这时的人,心情平静,默守初心。做事有自己的节奏,做人有自己的原则。面对褒贬,宠辱不惊。面对诱惑,燕出超然。内心中有一种小国寡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清除杂念复归于婴儿,但又不同于婴儿,因为婴儿是零基础,而复归之后是站在比婴儿高出好几个平台上的高度上,这时的淳朴是有底蕴的淳朴,是有巨大能量的淳朴。这时的专注也是深度的专注。对待生活有一种看破而不说破的修养,对待利益有一种不为所动的潇洒,处于一种“我自然”的状态。
这时的“为”,是去掉了羁绊、束缚的为,是纯纯的为,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为,更容易接近事物的本质,解开事物的奥妙。
就比如桌子上这个杯子,在婴儿的眼中,就是杯子。年龄大了一点,你让他来看,他可能说成是一个摆设,一件礼物,一段回忆,一个武器,一件商品,一件遗产,也或者是一件使人伤心的往事。这样一发挥,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当然,这些他念里包涵的发散性思维是可取的,它是创新的源泉。可是,那些犹如伤心往事的发散,除了给诗人的诗语增添一点诗意之外,对人的身心健康毫无益处。而且可能还会因为这种伤心,再生出更多的妄念,比如嫉妒、愤恨、郁闷等等,这些情绪的聚焦,又会引起亚健康、甚至生病。是一种得不偿失。
我常想,如果在人的心灵上中安装一种过滤器和报警器,及时提醒和滤掉那些心灵的垃圾,则世间就不会有妄为。可是即使有这种报警器,也摇不醒那些因执念太深而沉睡的人。即使有过滤器,也过滤不掉那些因为浓度太大而堵塞滤纸的垃圾。这种执念太深的人,既可怜又可悲。
还有些人听到心灵的报警器,也知道不该再继续着妄念妄为,但是就是经不住诱惑,而使自己成为不可救药的牺牲者。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个多少有些了解。但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玄,还需要我们长期去感悟。
无中生有,有而复无,循环往复。也许,这就是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