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公锡:明朝第六任秦王,1486年,他结束了他的一生。

书童读史 2024-04-14 20:56:54

秦藩是大明王朝的首藩,朱元璋曾经对于他的次子朱樉有很大期待,但是朱樉让他失望了,在朱樉被人毒死后,朱元璋给朱樉下了一个结论,死有余辜。

尽管朱樉让朱元璋失望,但是这并不影响朱元璋的子孙享受荣华富贵,秦藩从朱樉,到朱尚炳,到朱志堩,经历了三任秦王。

因为朱志堩无子,后来朱志均成为第四任秦王。

过程曲折,但是秦藩未断。

第五任秦王是秦康王朱志邅(采用《明史》的名字,此名字方便阅读),他好古嗜学,危急关头,他曾经向明宣宗朱瞻基辞去三护卫,朱瞻基一看朱志邅这么主动,也是客气了一番,给朱志邅留下了一护卫。

景泰六年,朱志邅薨,秦王由朱公锡继承,今天就写写朱公锡的故事,他是《明史》上的评价比较简单,以贤闻。

那么我们就通过一些史料,来具体分析朱公锡这个人。

透过看他的故事,你会发现,明朝皇室的人,能活下来,并且在史书上留下不错的名声的人,都不是简单人物。

正统十一年,朱公锡被册封为秦世子,此时正是1446年。

对于在秦王府的朱公锡而言,享受着荣华富贵,日子一天天过。

1449年,大明王朝遭遇突变,因为土木堡之变,朱祁镇成为瓦剌人的阶下囚,朱祁钰登上皇位。

皇帝的变更,对于皇室人员来说,他们敏感的神经被调动起来。而且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王朝还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是继续留在北京抵抗,还是南迁,是他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最终,明朝主战派占据上风,并且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大明王朝的皇室子孙和诸多臣子们,都可以暂时缓一口气了。

后来朱祁镇又被臣子迎回来,当然,朱祁镇不能当皇帝了,他只能被冷处理,在南宫中度日。

这种皇帝的变更,对于秦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明英宗实录》里,就能看到秦康王朱志邅的表现。

在景泰元年八月,“得所遣人送马百三十六匹至京,足见资助国用之意,今特具白金彩币用酬马直至可领之。”

这可见朱志邅对于朱祁钰当皇帝后,所表的忠心。

其实朱志邅这么做也很正常,无论皇帝怎么变更,那也不是秦藩所能决定的,在皇帝变更的时候,能保命才是关键,别以为皇家子弟,都是亲戚,皇帝就对亲戚下不去手。

朱允炆削藩的时候,也没见手软,朱棣的靖难起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被逼的,眼见着朱允炆都对藩王下手了,再不抗争,朱棣能不能做个闲散王爷都是个问号。

而朱志邅的选择就是投诚新皇帝朱祁钰。

也因为这种投诚,京都的风云变幻,在西安的秦王府的日子,过得还算平静。

转眼间,秦康王朱志邅的儿子朱公锡,也到了该婚配的时候,如何朱公锡选王妃,也成了一个难题。

最终,在景泰二年九月,册封西安后卫指挥使王徽的女儿王氏为秦世子朱公锡妃。

景泰六年,朱志邅薨。

秦康王已死,按照明朝的宗室制度,宗禄停发,等新一任秦王册封后,再发放宗禄。

而未正式册封的藩王,按照之前的爵位发放俸禄。

景泰六年十月,朱公锡上奏请求朝廷继续发放秦康王宗禄,因为秦王府连秦康王的治丧费用都承担不起了。

朱祁钰考虑到秦康王的往日作为,加上又是亲戚,既然朱公锡已经上奏,朱祁钰也没有驳回,就答应了朱公锡的请求。

至于秦王府是不是真的已经连秦康王的治丧费用都承担不起,这事不好说。

1457年,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又当上了皇帝。大明皇帝的变更,牵扯了无数人的命运。

王文,于谦被杀,陈循被杖一百,贬戍铁岭卫。

这事让在西安的朱公锡惴惴不安,因为秦康王之墓的碑石是王文撰文,陈循篆额。

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最后朱公锡思来想去,他先主动和王文,陈循撇清关系,他上了一道奏文。

秦世子公锡奏:“父康王薨,坟园碑石系罪人王文撰文,陈循篆额,不可垂示后人,乞改命儒臣撰篆立石。“

上曰:“君子不以人废言姑已之。”

朱公锡提出重新给秦康王立碑。

三纲五常,孝道伦理,大明王朝是非常重视。此时的朱公锡,为了撇清关系,也顾不上孝道了,按照明朝人的逻辑,重新立碑,那朱公锡得考虑会不会惊动他父亲朱志邅的在天之灵。

其实这也能看出来,朱公锡也是比较投机,生怕明英宗朱祁镇怪罪,于是先上奏折。

虽然朱祁镇复辟后也担心皇位的正统性的问题,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做这种毁掉已死之人的碑,重新再立碑之事。

总之,朱祁镇以“君子不以人废言”制止了朱公锡。

也不知道为什么,朱公锡就真是有各种事找朱祁镇。

天顺二年润二月十七日,朱公锡以康王坟园外没有种树的地方为缘由,想进京陈情其事,朱祁镇以路途遥远为由,告诉朱公锡你就不必来了。

天顺二年润二月十九日,朱公锡以朝廷赐予的原来的仪仗被大火烧毁,提出让工部给重新打造,朱祁镇看着面前的又一道奏折,最后准许了,提出下不为例。

天顺二年润二月二十一日,朱公锡又提到,秦王府宫中及下人所用纱罗、叚匹、三梭布、夏布本处无人织造,提出想命令人去苏杭买,朱祁镇又答应了。

朱祁镇估计也纳闷,你怎么这么多事,动不动就来上奏?

但是纳闷归纳闷,秦王还得册封。

天顺润二年五月十五日,朱公锡被正式册封为秦王,王氏也被册封为秦王妃。

朱公锡被正式册封为秦王后,他还是会有事找朱祁镇,而且朱公锡的性格也有那么一股执拗劲。

有一个叫侯介的人,怂恿朱公锡去修一座古寺,问题的关键是朱公锡还想求寺额,这就触动了朱祁镇的敏感神经。

朱祁镇不同意,朱公锡这劲头也上来了,又来上奏。

这回是真把朱祁镇弄烦了,侯介被送法司,并且朱祁镇告诉朱公锡。

“今后王宜谨守礼法,勿顺下人私情,辄使轻率妄动,庶全令名,而无后悔王其戒之。”

面对着朱祁镇的训斥,朱公锡终于老实了。

天顺八年,朱祁镇驾崩,大明王朝进入了明宪宗朱见深的统治。

朱公锡的王妃王氏薨,朱公锡上奏提出想给自己的王妃立一块石碑,并且把祭文以及册封王妃时那些文字都篆刻上去,明宪宗朱见深的回复是,立碑这事,准许了,但是材料得朱公锡自己准备,并且禁止生事扰人。这是成化五年发生的事情。

明宪宗对待朱公锡,他还有更让人意外的方式在后面。

成化十年,朱公锡又上奏了。这事还得从王氏之死说起。王氏死后,朱公锡伤心归伤心,立碑归立碑,但是王府里是不会缺女子的。他又有了一位喜欢的人,嵇氏。朱公锡想继娶嵇氏。

但是这里面有个事情,朱公锡已经有了庶子朱诚泳,“时例宗室有请封继妃无后者方许”,所以尽管朱公锡上奏,但是这也成了一个难题了。

后来朝廷这边给了个解决方案,“赐勑授以继妃之名不遣官册。”

你以为朱公锡就到此为止了吗?不,他为了想让朱见深册封嵇氏,进金百两。

朱见深的解决方案是金子收了,事没办。

朱公锡吃了哑巴亏。任朱公锡怎么想,他也想不到,一言九鼎的皇帝,还能这样办事。

成化十七年,朱公锡上奏,“伯父怀王薨逝时,未有合葬事例,今王妃张氏薨,宜如例差官添圹合葬。”

这事朱见深准奏了,朱公锡又以享堂未建,请求建造享堂,朱见深也同意了。

成化二十二年,朱公锡薨,享年50岁。谥号惠,很难说这是不是美谥。

史料参考:《明英宗实录》《明宪宗实录》《明史》

1 阅读:29
书童读史

书童读史

希望是永远不会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