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真的结局,在他抉择的时候就写好了

书童读史 2025-01-06 19:33:33

这是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

何真,出生于元朝中期,东莞人。

在何真的一生中,他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应该是王成。何真想过很多次战胜王成后,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王成。

但是他应该没想到,事情的发展有时候真得是有一些戏剧性。

何真用了一个计策,在和王成的交战中,他不仅派队伍猛攻,而且提出悬赏,招募能绑住王成的人。

后来,王成的家奴把王成绑来了,还真是钱帛动人心。

当何真面对王成,他没有嘲笑自己的对手落魄,反而给王成松绑,问了王成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养虎为患呢?

王成在这个时候,其实心里也很复杂。他说了句,刚开始以为养的是猫,没想到居然是虎。

关于俩人的其他对话,《国初群雄事略》没有记载,无论养的是猫还是虎,总之王成是落魄了。

王成的家奴找何真要赏金,何真兑现了他的诺言,但是他也没有放过这个家奴。

他找人准备了汤锅,煮这个家奴,他还把汤锅放在了轮转车上,找了数人推动轮转车,并且让家奴大声喊,“四境毋如奴缚主以罹此刑也”。

这还没完,他还找来人敲锣,让人督促家奴的妻生火,家奴每喊一声,众人就齐声喊,“四境有如奴缚主者,视此“。

何真为什么这样对待背叛王成的这个家奴?

这还得从何真和王成的渊源讲起。

何真这个名字,在今天的一些人看来,也许不太了解。

在元末明初,群雄角逐的时候,提到陈友谅,张士诚,也许熟悉的人更多,毕竟这俩人和朱元璋都掰过手腕,写他俩的人也很多,所以被很多人记得。

何真八岁丧父,他是由他的母亲抚养长大的,少年时何真喜欢武术,后来在母亲的规劝下,他也开始苦读,文武齐头并进。

在至正初,他是元朝的一名官员,后来辞官回乡。

从元中期,到元末,何真看着这个曾经的庞然大物逐渐日暮西山,他也在寻找出路。世道逐渐混乱,虽然何真不当元朝的官了,但是他为了乡亲们的安全,还是会召集众人保卫乡里。

1354年,王成、陈仲玉作乱,这时候的何真,内心倾向还是元朝,他选择了向元帅府告发王成,但是王成给这时候的何真上了一课。

王成向元帅府行贿,收到了贿赂的元帅府,反而把何真逮捕了。

何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了出来。

这时候的何真,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攻打王成,结果失败了。

应该说,王成的这一课,让何真去掉了一些天真,对于局势,他也更加谨慎。元末的乱世中,想活下去挺难。

那这时候的朱元璋正在干嘛呢?

1352年,朱元璋投奔了濠州起义军,逐渐崭露头角。

彼时的何真和朱元璋,当然想不到,日后他们竟然会有交集。

王成这种不择手段,也让何真意识到现实的残酷。

此后,惠州人王仲刚,与黄常占据了惠州,何真击退了黄常,杀死了王仲刚。

因为这个战功,何真被授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镇守惠州。此后何真又立军功,职位也是一路高升。何真的势力在岭南逐渐变大。

1366年,何真又派兵攻打王成,这时候的何真,可不是昔日的何真了。于是,攻城的同时,还提出了悬赏。王成就被家奴出卖,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何真少年时候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骨子里是有一些儒雅,对于背叛,他更难以接受,所以尽管王成是何真的敌人,但是王成的家奴的做法,还是让何真难以接受。

对于王成的下场,我也不知道。

话分两头说,在1363年,朱元璋的竞争对手陈友谅就死在鄱阳湖,而对于怎么解决张士诚,朱元璋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朱元璋那边打得如火如荼,岭南这边,和中原地区隔绝,有人劝何真效仿赵佗割据自立,何真没有听从,并且把提建议的人杀了。

尽管元朝日暮西山,但是何真还通过海路给元朝统治者进贡地方特产。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也是在1368年,朱元璋命令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领水师攻打广东。

摆在何真面前的难题来了。

他从小受到了教育,让他备受煎熬,是战是降,何真很难抉择。从有人劝何真割据自立,他不听从,还把提建议的人杀了就能看出来,他其实是个没有太大野心的人。

最后何真的选择是投降。

何真是在明军还没有临境,就主动接受了明朝的招安,这其实是元末的一个特例。无论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他们选择的是死战到底。

何真的选择,客观上,让岭南的百姓少受了一些战乱之苦。

朱元璋授予何真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之职,从三品,而之前在元朝时,何真官至正二品江西福建行省右丞,其实从品级上来说,是降了。

这也可见,朱元璋对于何真的疑虑,但是何真还是兢兢业业工作,江西的地方局势也逐渐趋于稳定。

从《明史》的记载看,归顺明朝后,其实何真是经历了多个职位,包括朱元璋命令何真在广东召集何真的旧部,何真都是认真完成了。

也正是他的行动,让朱元璋逐渐打消了疑虑。

1387年,何真被封为东莞伯,俸禄1500石,还被赠予铁券。

何真的一生,结束于1388年三月。

1388年四月,何真的儿子何荣袭父爵,但是他后来死于蓝玉案。何真的铁券,也没能保住他儿子的性命。

史料参考:《明史·何真传》

《明太祖实录》

《国初群雄事略》

《秋实集》里的《何真简论》

《一座城池的一百张面孔》

0 阅读:8
书童读史

书童读史

希望是永远不会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