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积贫积弱,每年要偿还巨额赔偿款,还要应对 频发的自然灾害,可谓左支右绌,疲于应对。但即便如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也不忘大发善心,对发生自然灾害的曾经在中国巧取豪夺的日本、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家施以援手,用有限的钱财博一个仁慈、宽厚的名声。
清政府首次对外援助,是1906年2月对日本的援助。
当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清政府闻讯,即“颁帑十万助赈日本灾”。
这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对日本的首次经济援助。
1907年9月,日本又发生水灾,跑到中国来求助。清政府又第二次援助日本,“输江、皖、鄂诸省米粮六十万石济之”。
60万石是个什么概念?
按一石100市斤(也有说一石120斤或180斤的)计算,60万石也有6000万斤!
清朝在正常年份时,每年进入市场的粮食约360万石。也就是说,当年送给日本的粮食,占全国市场总量的六分之一。
可是1907年恰好是中国罕见的大灾年,很多地方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多数地方树皮树根被扒光吃净,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现象屡见不鲜。
晚清一直把大米当作战略物资对待,严禁输出,尤其是在灾年。可即便如此,晚清仍对日本大献爱心,让人难以理解。
晚清的“义举”,在当时是很吸引眼球的,在《清史稿》里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记得清清楚楚。
几年前的甲午海战,清政府赔偿日本库平银二亿三千万两,另有舰艇等战利品价值约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
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这些话,让人产生一种被毒虫附体肆意咬蚀却无法摆脱的恶心与无奈。
不只是对日本,面对同样是侵华恶魔的意大利,慈禧也大秀圣母情怀。
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市发生7.5级地震,该市一半人口约7.5万人葬身地震与海啸,加上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死亡的7.5万人,此次地震共造成15万人丧生,震惊全世界。
清政府当时每年财政赤字几千万两,却仍捐助意大利白银五万两——癸酉,义大利地震灾,出帑银五万两助赈。
对海外华人,晚清政府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心”。
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慈禧得报后,下令给予救济:“丁酉,美国旧金山地震,颁帑十万赈华民”。
同样是1906年,广东周边包括香港等地发生飓风灾害,虽然当时香港已是英国殖民地,但清政府也向香港捐款十万,仍视香港人为政府子民。
清政府做出如此“壮举”的同时,中国内地却灾荒遍地。从1905~1908年,东北三省出现大饥荒,江苏、贵州、云南出现水灾,陕西太康出现风灾,青海化隆出现雹灾风灾,徐州、海州、淮西、安徽水灾,湖州涝灾,江宁、扬州、直隶水灾,等等,绝大多数省份都需赈济。
灾年就有匪祸。
《清史稿》记载,“以旸雨失时,偏灾屡告,懿旨饬君臣上下交儆。”
所谓偏灾,是指危害极大的灾害。这些天灾加上各地剿匪的大笔开支,清政府实在是左支右绌,无法支应。
可是在这种窘迫的情况下,晚清为何还要如此积极地搞国际援助呢?
原来,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战败,尤其是1900年以后,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要不被列强欺负,要实行改革,就必须融入国际社会。而要被外国接纳,拿钱拿物给他们,无疑是最直接的最好的方式。
光绪年间,清政府参加了很多国际组织,有万国禁烟会、万国红十字会、万国保和会等。清政府以国家名义与外国签订了数量繁多的国际条约,频频与国际社会接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景。
晚清试图通过这种接触,在国际社会获得存在感,从而学习国际经验,实现社会改良进步,达到巩固满族统治的目的。
可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列强打压、屡战屡败、积贫积弱之后,晚清政府很难得到列强认同,即便效仿其他国家援助日本、意大利等国,也被认为是因弱示好,而无法被平等地看待。毕竟自身没有实力,仅靠对外的金钱捐助,根本改变不了固有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