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宋朝历代皇帝中,孝宗赵眘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他是南宋最有志气的皇帝,却成了历史上最悲情的君主。
他35岁登基时,曾请求领兵与金军决一死战。他为岳飞平反、重用主战派大将,看似"志在恢复"的明君。
他重用岳飞之子,为岳飞平反,却救不回已逝的英雄。他训练了二十万精兵,积累了四千万贯钱财,却找不到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将军。
他身边的三员大将,张浚"志大才疏"、虞允文"迟疑不决"、吴璘"英年早逝",最终一个个离他而去。这位"南渡诸帝之称首"的皇帝,竟然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他在位29年,国库充盈,边境稳定,却被后人称为"最遗憾的盛世"。
这就是南宋孝宗赵眘,一个被困在和平年代的复国者。
第一章:皇位继承人的逆袭:赵眘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的初夏,金国皇帝完颜亮率军南下,眼看就要打到建康。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大臣们纷纷建议南撤。
此时,一位35岁的皇子却做出了令人意外的举动。他叫赵眘,是高宗赵构的养子。这位平日低调的皇子突然上书,请求领兵与金军决一死战。
赵构看到奏折,眉头紧锁。这个养子平时过于沉默,让他看不透内心究竟想什么。现在突然要领兵?莫非有其他心思?
赵眘的老师史浩得知此事,连忙找到赵眘:"殿下此举太过激进,恐怕会引起陛下猜忌啊。"
赵眘默默点头,随即递上第二封奏折,改请随驾保护高宗。这一举动打消了赵构的疑虑,也为他日后登基埋下伏笔。
时任中书舍人的虞允文看出时机难得:"金人内部有完颜雍作乱,北方契丹又在反叛,此乃天赐良机!"
赵构听完只是冷冷回道:"朕知,你且去。"转身就命人准备南逃的船只。
造化弄人,就在同年十一月,虞允文在采石矶意外打了胜仗,完颜亮更是被部下射杀身亡。赵构这才带着赵眘北上建 康,做做样子地"御驾亲征"。
在这短短数月的相处中,赵眘展现出过人的政务能力。他处理朝章井井有条,对待臣子彬彬有礼,很快赢得群臣好感。
赵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金人的突然南侵,让他引以为傲的求和政策丢尽颜面。群臣对这个养子的认可,更让他感到了威胁。
四个月后,赵构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禅位给赵眘,自己做太上皇。
"这小子能忍,比其他皇子强。"赵构对心腹说,"朕老了,不如趁早给他,也好安抚人心。"
就这样,赵眘成为了宋孝宗。即位第二个月,他就给岳飞平反,重用张浚等主战派。一时间,朝野振奋,人心大快。
赵构见状冷笑:"等我百岁之后,你再筹划这些事吧!"
孝宗不为所动:"朕倚魏公如长城,不容浮言摇夺!"
一个想报仇雪耻,一个主张求和。养父与养子之间,注定要上演一场斗争。
当年那个请求决战的皇子,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是他不会想到,自己将成为南宋唯一一个真心想恢复中原的皇帝,而他的理想之路将如此坎坷。
第二章:主战派的悲歌:张浚为何成为"误国之相"?
张浚这个人,说他是"误国之相"吧,他确实为岳飞平反,还敢在朝堂上力主北伐;说他是"救国之臣"吧,他又屡次在关键时刻犯下致命错误。
这位老臣被赵构贬谪了整整二十年。直到金兵南侵,舆论压力下,赵构才不情不愿地让他出任建康知府。
孝宗即位后,第一个重用的就是张浚。可赵构却对养子说:"莫信张浚虚名,此人必误大计!他专把国家名器作人情啊!"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在平定苗、刘之乱时,张浚曾说要"一扫金人"。可当别人问他:"是用笤帚扫还是用扫帚扫?"他竟无言以对。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在富平之战中,竟效仿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三次"约期决战"。这种迂腐做派,让身经百战的将领们直摇头。
但孝宗还是坚持用他。隆兴元年,金将纥石烈志宁率军来犯,张浚终于等来了他的机会。
他调兵八万,号称二十万,分两路进军。一路由李显忠取灵璧,一路由邵宏渊攻虹县。
这两位将领的恩怨,张浚心知肚明。李显忠是能征善战的名将,邵宏渊则是个心胸狭隘的人。可他偏偏把两人凑到一起。
果然,灵璧一战后,两人就因功劳归属闹起了矛盾。邵宏渊居然在大战前夕说风凉话:"天这么热,摇扇子都嫌不够凉快,何必披甲苦战?"
最要命的是,张浚不但没有及时处理,反而迁就邵宏渊,让两人"共同节制"全军。这一决定,为符离之战的惨败埋下了祸根。
战败后,金军缴获盔甲三万余副,军需物资更是数不胜数。张浚上疏请罪,孝宗本想继续用他,但朝中反对声音太大。
就连一向沉默的赵构也说话了:"这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吗?"
孝宗无奈,只得降张浚为江淮宣抚使。几个月后,这位老臣死在归乡途中。临终前他说:"我曾任宰相,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死后不配葬在祖宗墓侧,葬在衡山下足矣。"
王夫之评价他:"志大而量不弘,气胜而用不密。"这话可谓一针见血。
张浚确实有复国雄心,但他的能力跟不上野心。他懂得用兵,却不知人心难测;他敢于任事,却又刚愎自用。这样的人,或许注定成不了一代名相。
更讽刺的是,他一生最大的过错,不是战场上的失误,而是当年为了打击政敌赵鼎,一手提拔了秦桧。这个错误,差点把南宋推向灭亡的边缘。
这就是张浚,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既是主战派的旗帜,又是误国的罪人;既是孝宗的知己,又是赵构眼中的祸患。
第三章:犹豫将军:虞允文的北伐迷思
在南宋的将领中,虞允文是个特别的存在。他既不像张浚那样刚愎自用,也不像吴璘那样骁勇善战,而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智将。
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虞允文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中书舍人。他在朝堂上一语道破天机:"金人内忧外患,此乃上天赐予我朝的良机!"
可惜赵构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谁知造化弄人,虞允文在采石矶一战中意外打了胜仗,还阴差阳错地促成了完颜亮的身死。
这一仗,让孝宗记住了这个人。在张浚失败后,孝宗把希望寄托在了虞允文身上。
乾道三年,虞允文出任四川宣抚使。他一到蜀地,就展现出过人的才能。短短一年,他就把积弱的四川治理得军政一新。
"此人识大体,懂军务,更难得的是深谋远虑。"孝宗对大臣们这样评价。
乾道五年,孝宗召虞允文入朝,任命他为右相兼枢密使。朝堂上下都看得出来,孝宗是想让他主持北伐大业。
虞允文向孝宗分析道:"金人虽强,但与我朝实力已趋于平衡。当务之急,是练兵积财。"
他的建议很快付诸行动:重建淮东万弩手,改名神劲军;将定海水军直属御前;增设广东水军;按怯、壮分三等选拔三衙官兵。
他还改革财政体制,恢复发运使机构,重组总领所。种种措施,为北伐做着周密准备。
孝宗很满意,但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虞允文太谨慎了。
乾道八年,因为在重用人才问题上与孝宗有分歧,虞允文主动请辞,再任四川宣抚使。临行前,君臣二人达成密约:若西师出而朕迟回,即朕负卿;若朕已动而卿迟回,则卿负朕。
可是,虞允文入川后,每次孝宗密诏询问进兵之期,他都以准备不充分为由推脱。
"将军啊将军,你到底在怕什么?"孝宗看着虞允文的奏折,无奈叹息。
有人说虞允文是深知北伐非儿戏,不敢轻举妄动;也有人说他年纪大了,做事越发谨慎,对北伐没了信心。
不等真相大白,虞允文就因积劳成疾去世了。孝宗一气之下,破例不赠官,不赐谥。
直到有一天,孝宗在检阅军队时,看到虞允文训练的士兵个个精锐强悍,这才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忠肃"。
看着那些训练有素的将士,孝宗陷入沉思:虞允文到底是太谨慎,还是看透了什么?
也许,这位智将早就看出:以当时南宋的国力,即便精心准备,北伐也是难以成功的。他的犹豫,正是一个智者的清醒。
第四章:蜀中虎将:吴璘的遗憾人生
在南宋的历史上,川陕战场一直是最硬的一块骨头。这里险峻的地形,既是天然屏障,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将军的名字让金人闻风丧胆:吴璘。
他是吴玠的弟弟。兄弟二人在和尚原、仙人关一战打出了威名,被金人比作"蜀中两虎"。
完颜亮南侵时,吴璘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不仅抵挡住了金军的进攻,还趁机收复了十六个州!这在南宋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战绩。
"大好机会!应该乘胜追击!"吴璘急报朝廷。
可孝宗的老师史浩却说:"孤军深入太危险了,还是撤兵保蜀为上。"
结果可想而知:刚收复的州县又丢了,撤退中伤亡二万余人。孝宗得知真相后,懊恼地说:"史浩误我啊!"
这次的失利,让吴璘心里憋了一口气。他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十六州得而复失,二万将士白白牺牲,我心似刀绞。"
朝廷上的这些文官们,真的懂军事吗?吴璘经常在深夜踱步,思考这个问题。
他回忆起和兄长在和尚原血战的场景:当时敌军势大,文官们也是主张撤退。但兄弟俩坚持死战,结果打了个大胜仗。
"若非主和派掣肘,何止是十六州!"吴璘常对部下说,"只要朝廷给我三万精兵,我必能攻下西京!"
可惜这个愿望永远也无法实现了。乾道三年,年仅六十出头的吴璘病逝。临终前,他拉着儿子的手说:"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为国家收复失地。"
吴璘一死,孝宗失去了西线最得力的大将。他对心腹感叹:"蜀中虎将已去,朕失去了一条臂膀啊!"
后人评价吴璘,说他是南宋最有希望收复中原的名将。他既有谋略,又敢打敢拼,更难得的是,他对金人的作战特点了如指掌。
一位金国将领曾评价说:"宋军将领中,最难对付的就是吴璘。他知道我们害怕什么,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们致命一击。"
吴璘的去世,不仅是一个军事统帅的离去,更意味着南宋失去了一个真正懂得如何打败金人的将领。
有意思的是,吴璘生前最后一次上书,写的是一份详细的军事改革方案。他提出要改革兵制,整顿军纪,建立预备役制度。这些建议,直到他死后很多年才被朝廷采纳。
这就是吴璘的一生:他有才能,有抱负,有机会,却总是被各种现实因素掣肘。他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猛虎,明明可以搏击长空,却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里来回踱步。
第五章:孤独的复国者:为何孝宗最终变成了一个人?
在南宋的皇帝中,孝宗是个特别的存在。他有着强烈的复国雄心,却偏偏赶上了一个尴尬的时代。他身边的大将一个个离去,最终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坚持着恢复中原的梦想。
乾道八年后的孝宗,性情明显变了。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锐意进取,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控制朝政上。朝臣们私下议论:"陛下变得多疑了。"
其实不难理解。张浚的失败,虞允文的犹豫,吴璘的早逝,这一系列打击让他意识到:光有雄心壮志是不够的。
有一天,孝宗在御花园散步,看到一幅画上写着"千古兴亡,百年孤注"八个字,他驻足良久,喃喃自语:"朕何尝不想孤注一掷?可是......"
他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当年重用张浚时,赵构就提醒过他:"此人必误大计。"可他不听,结果符离之战大败,军备耗尽。
对虞允文寄予厚望时,老臣劝他:"此人太过谨慎。"他不信,结果等来的是一次次的推脱。
至于吴璘,这位难得的良将,在他还没来得及重用就已离世。
更让孝宗心寒的是,朝中大臣们对北伐的态度。他们表面上不敢反对,私下里却说:"金人已无心南侵,何必自寻烦恼?"
乾道六年,孝宗派范成大使金,要求归还河南的陵寝之地。金世宗回复说:"可以,我派三十万骑兵护送。"这种赤裸裸的嘲讽,让孝宗怒不可遏。
可是发完脾气后,他发现自己竟无可奈何。因为他身边已经没有能够替他雪耻的大将了。
"怨不可旦夕忘,时不可迁延失。"这是王夫之评价孝宗的名句。可惜,怨恨虽在,时机却已流失。
在孝宗晚年,有一件事特别能说明问题。有一次,他检阅军队,看到士兵们操练整齐,不禁感慨:"若是虞允文在世,何至于......"说到一半,他突然停住了。
群臣们面面相觑,没人敢接话。因为他们都明白:就算军队再精锐,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史书上说:"孝宗之志,欲复中原而未能。"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孤独者的无奈。
他像一个执着的复仇者,眼看着仇人就在眼前,却找不到一把称手的刀。他有复国的决心,有雄厚的家底,却偏偏缺少能够与他同心同德的大将。
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当一个明君遇上了错误的时代,当一个有志者失去了得力的臂膀,再大的抱负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结语
南宋时期,国力最强、皇帝最有雄心、却最终无法北伐的关键时期,到底输在了哪里?
如果你是南宋孝宗,面对朝中文官的掣肘、将领的平庸、父皇的压制,你会如何走出这个困局?
【参考文献】
《宋史·孝宗本纪》- 脱脱等
《读通鉴论》- 王夫之
《宋朝政治史》- 邓广铭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张邦炜
《两宋史研究汇刊》- 漆侠主编
《岳飞史事考》- 姚培谦
《宋史研究论文集》- 郭声波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