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信任是劝诫的基础,这话说得很对。《弟子规四十讲》14讲,用了一整篇的篇幅,用了多个古今中外的事例,来告诉我们劝诫方法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劝诫从来都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不劝为妙。当然,如果事关己身,该劝还是得劝。“信任”二字固然重要,作为基础还是单薄了一点。劝诫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劝诫之人的自身底蕴。
曾几何时,我自知有个好为人师的毛病。不管自己是不是确实有那么实力,总喜欢对人评头论足,用自己所谓的机智,在别人那里找出一丝漏洞,然后就开始品评。先是指责,然后是预判会有不好的结果,再加以劝诫。这种劝诫其实是不会有效果的。除非对方确实把我当做指路明灯。
闻过则喜,这对绝大多数人都是不适用的。即便是有个别人境界足够高,所谓的闻过则喜也不过是笑谈罢了。只要不是傻子,闻过,第一反应就是不爽,抵触情绪说上来就上来了。格局高的,境界够的,也不过是不表现出来罢了。
如果不得不劝诫,那就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道理谁都懂,就看谁来讲,要看怎么讲。世人多是顺毛驴,捧杀几乎是最好的劝诫方式,例外的不多。捡着别人爱听的说,把道理融进去,自然而然就懂了。之所以不听劝,不是不懂道理,不是不聪明,大多是别不过那个劲。成功的劝诫,不过是搬过去一个合适的台阶。下了台阶,就是成功。
都说吃亏是福,那都是白扯。如果不违法,如果能沾光,谁愿意吃亏?说吃亏是福,本质上是不吃不行了,轻描淡写说一句安慰自己的话。这话换成任何人说,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信任不信任,没有绝对的信任,也没有绝对的不信任。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都愿意信任自己愿意相信的。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两种论调,我们通常喜欢相信有利于自身的那个论调。征求别人意见,也不过是通过别人的意见来印证自己的想法罢了。
君臣、父子,本就没有平等对话的基础,自然也就不存在劝诫不劝诫的事儿。臣子如果权倾朝野,不用劝诫,君主也会很在意臣子的见解和看法。儿子如果发展得很好,不用劝诫,老子也要征求征求儿子的意见。如果我们混得很一般,啥也不啥,还是多关注关注自己的发展就是了,不要随意去劝诫他人。劝也没劝好,还惹得一身骚。
章节里提到的“修身”、“尊贤”和“亲亲”,怎么会没有道理。只是我们大多数人是做不到完全遵从的。尤其是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时候,原本修好的身也不再那么正了,对大贤的那种尊也打了折扣,就连亲朋好友也划分了三六九等。不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切身利益使然。
劝诫他人,本质上是一种利他的行为。但是,你又怎么知道是利他呢?利他的时候是不是只利他?是不是没有更利他的办法?是不是也利你呢?这些问题不是你思考不思考的问题,只要你去劝诫他人,对方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所以也不存在信任不信任,只在于他愿意信什么。无非是名利二字罢了。
如果你运气足够好,遇到一个真真正正不图名不图利的人,那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劝诫。偏偏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你劝诫的地方。无论你怎么劝,都是你没道理。在这样的人的世界里,他有自己完备的理论体系,从来都不会被人从外界攻破的。
劝诫子女,他们有铁嘴钢牙。劝诫父母,他们能置之不理。劝诫同事,他们会呵呵一笑。劝诫领导,他们能大声呵斥。管得了的再管,管不了的去球。
你愿意听,我就说两句。你不愿意听,我连说两句的念头都没有。这才是劝诫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