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一百年前长这样!

妙语又连珠 2024-08-02 00:29:37

一百多年前的人们,好奇的看着摄像机;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好奇的从手机上看着他们。他们可能在想,这个长得像眼睛一样的东西,会把自己带到哪里。

这就是很多人,看过微博网友大谷Spitzer运用AI技术修复上色、调整帧率、扩大分辨率后上线,火爆网络的那段百年前老北京视频的感受。

▲穿越百年的对视

我们感谢网友大谷对它进行修复,让我们看到了彩色的画面。当一百多年前的北京街景,忽然如此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古桥、城门、牌坊、集市、车马、骆驼、食肆、轿子、仪仗、送葬、买卖、礼仪……等等,网友们看完也非常激动。

可您知道吗?在这部影片视频中,除了开头结尾展示了正阳桥之外,还拍到了很多老北京的建筑,只可惜,因为条件所限,没有拍全,但至少通过现有的画面,我们已经通过和其他老照片、老视频比对,确认了很多拍摄地点。

一百年前,正阳门瓮城长啥样?

在这段视频中,老北京城墙和城门前站了几个人,这得以让我们看清楚他们当年的样貌。而城门门洞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也让人很是困惑,这座城门到底是哪?

镜头里,有人好奇的看向镜头,有人发现镜头立刻躲开,有的悄然躲到立杆之后,偷偷向镜头张望。

很多观众通过这些影像,并不能确认是在北京哪个城门拍摄的,不过在那段14分钟长版原始黑白影像中,我们发现这段影片实际上做了剪辑,原来的影片中还有一大段在这段城墙前拍摄的画面,其中,从这个门洞往右平移,我们看到了一座小庙,然后再往右还看到一座闸门。这样,这座城门已经确定,正是正阳门城楼的城门,而往右平移拍到的小庙,正是正阳门瓮城中东侧的观音庙,而右侧的闸门,就是正阳门东侧闸门了。请注意看下列视频的29秒到1分40秒,已经清楚无疑是在正阳门城楼下拍摄的。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它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也就是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

正阳门瓮城示意图

1875年,正阳门城楼南面

画蓝圈处即为卡恩拍摄点

但正阳门一开始可不是一座城,而就是一座门。后来,到了明代正统四年也就是公元1439年,正阳门才修建成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的形制,成为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

正阳门城楼、箭楼(1924年后,航空拍摄)

当然了,现在瓮城已经没有了,建筑也仅存城楼和箭楼,但也都是1906年复建的,但是,这也已经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了。看到前门城楼和箭楼之间的前三门大街,现在人也许很难想象出瓮城的样子。

▎前门原来是座城

前门的城楼、箭楼、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及五牌楼,这是北京城最雄伟壮观的一组建筑群。现在虽然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都不见了,但这一北一南、饱经沧桑、屹立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楼和箭楼,却显得既古老而又神采奕奕。说它古老,因为它的实际年龄已五百多岁了;说它年轻,因为现在它又被打扮得金碧辉煌,焕然一新了。

城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高42米,面宽七间,进深24米。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瓦剪边。朱红楼阁,上下两层,上层前后檐都是菱花格的隔扇门窗,下层是涂朱的砖墙。南北两面明间和东西山面各有一座供人出入的大门。

箭楼和瓮城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箭楼高36米,楼顶也是灰筒瓦,绿瓦剪边,重檐两滴水的歇山顶。东、西、南三面墙上及两檐间开有射孔94个。北边建抱厦五间,并有三个门可通至城的台顶。在城楼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堵似半月形的城墙和箭楼相连,这就是瓮城。瓮城里是个东西宽108米,南北深85米的小广场。

▲正阳门全景:左侧是箭楼、中间是月墙围成的瓮城、瓮城开有门洞和闸楼,右侧是城楼

箭楼和瓮城是前门正门的重要屏障,是保卫内城的重要堡垒。守城的士兵在箭楼上通过各个射孔,向下放射弩、箭;在瓮城的城楼和女墙处,向攻城者放箭和投掷灰瓶滚木。此外,还有前门城楼悬灯示警的说法。因为前门距皇宫很近,一旦前门失守就危及皇宫。

古代通讯落后,悬灯示警,可以迅速报告城外的战斗情况。城楼上悬一盏灯,它是说敌人已接近城下;悬两盏灯,它是说战斗激烈;悬三盏灯,它是说城防将要失守。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广安门,崇祯帝听说前门城楼上已悬上了三盏灯,知道大势已去,便带领太监王承恩出了神武门,登上煤山,在山的东麓一棵大槐树上自尽。  

前门战时是这样,平时戒备也很严紧。据《宸垣识略》记载:“正阳外门设而不开,惟大驾由之。月墙东西设二洞子门,为官民出入。”正阳外门就是箭楼下的门洞,它平日闭而不开,只有皇帝出入时,开启城门,供皇帝出入。平日,众多的士官客商、市民行人出入前门,要绕东、西二洞子门,通过正阳里门(就是城楼下之门)出入。而且,这三个门,日落关门,日晓开门,夜间不能通行。

瓮城里的关帝庙和观世音菩萨庙。在瓮城里,除前门城楼下门洞外的两个石狮子外,最重要的建筑就是门洞东边的观音庙和西边的关帝庙。据《宸垣识略》记载:“观音大士庙在月城内之东边,有明万历壬辰修筑都城碑记”,“关帝庙在月城内之西边,有明万历间焦竑碑记”。这说明二庙都是明万历年间修建的。两个庙都是只有一层殿的小庙,庙虽然不大,但明清时,香火很盛。每月初一、十五日开庙,尤其旧历年三十夜,到关帝庙拜佛求签的人拥挤不堪。如《都门杂咏》记载:“来往人皆动拜瞻,香逢朔望倍多添。京中几万关夫子,难道前门许问签?”  

1890年正阳门瓮城全景:(正阳门城楼、瓮城、东西闸楼、左侧的关帝庙、右侧的观音庙)

明末清初,前门瓮城的东西月墙外,店铺林立,行人众多,是当时商业繁盛地区之一。东月墙外卖帽子的多,称为帽巷。西月墙外卖荷包的多,称为荷包巷。在《都门杂咏》上对帽巷和荷包巷的热闹也有描述:“五色迷离眼欲盲,万方货物列纵横。举头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

1906.前门箭楼和瓮城月墙外商铺林立、可以看到西侧的闸楼

在箭楼前,有三座跨越护城河的石拱桥,叫正阳桥。过了桥就是北京最高大、雄伟的油漆彩画、木结构的五牌楼。牌楼上有“正阳桥”三个大字。

1880.正阳门大街可以看见五牌楼、前门箭楼

前门城楼、箭楼、瓮城、正阳桥及五牌楼这一组建筑群,造型庄严,气势凝重,布局合理,设计者颇具匠心。它显示着我们民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是我们的骄傲。

就是这组建筑群,几百年来,不知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它有过欢笑,也有过悲哀,它就是近代北京历史的见证。

1900.从外侧拍摄的正阳门瓮城东侧闸楼和门洞

正阳门是明清两代王朝国都的正门,因其位于皇城和宫城的正前方,故俗称“前门”。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意欲将都城从南京应天府(今南京市)迁到北京,于是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并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和城垣。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甲子,拓北京南城,计二千七百余丈。”即将元大都城南城垣向南拓展近一公里,于是丽正门迁到了今天正阳门的位置,当时仍沿称丽正门。这次移建历时两年,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完工。其后,经供熙、宣德两代,一直称丽正门,而且形制未变,仅筑有城楼一座。直到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四年(1439年),大规模修建京师城墙和城门,正阳门才修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还疏浚城壕、建造石桥牌楼,形成了“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并改称丽正门为正阳门。

在北京内九外七各个城门中,前门地位极其特殊,历来被看作是“国门”。1900年,前门的箭楼、城楼和瓮城,先后被义和团和英国占领军给烧了。

焚毁后残破的前门

第二年,两宫刚刚回銮,清政府就立马把烧毁的前门楼子修好了。在清政府眼中,前门不但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还关乎北京城的风水。因此,朱启钤对于改造前门,从一开始就加着十二分的小心。

1906.正阳门箭楼重建后照片 注意:此时箭窗没有窗檐 1906.正阳门箭楼重建后照片 注意:此时箭窗没有窗檐

1915年,朱启钤聘请德国建筑师罗克格制定前门改造计划。在《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中,朱启钤这样阐述正阳门改造方案:正阳门瓮城东西月墙分别拆改,于原交点处各开二门,即以月墙地址改筑马路,以便出入……又瓮城正面箭楼,工筑崇巍拟仍留存,维于旧时建筑不合程式者,酌加改良。并添设马路,安设石级,护以石栏……

1920.改造后的正阳门城楼(瓮城已经拆除)

通过当时制作的改造正阳门瓮城方案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瓮城被拆除后变成了两条弧形马路,路边和箭楼前还种植了行道树。至于箭楼,今天我们仍能看到罗克格的设计。他在箭楼东西两面加了两个悬空的白色月台,在北面修筑了两组可以登上箭楼的楼梯,光秃秃的小窗户上,也被加了白色的窗楣。

1915.改建后的正阳门箭楼正面、增加了“正阳门”横匾,箭窗增添了窗檐

箭楼和瓮城本是连成一体的。瓮城拆除后,如同砍掉了箭楼的两个臂膀。罗克格的设计,成功地把箭楼变成了一个独体建筑。今天看来改造后箭楼,显得更加精致。

1928年 改造后的正阳门箭楼.西侧面(可见箭楼后抱厦上部开了大窗)

1915年6月16日,朱启钤冒雨主持了前门改造工程开工典礼。他手持大总统袁世凯颁发的特质银镐,刨下了第一块城砖。这支银镐重3斤多,上面錾有:“内务总长朱启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爰于1915年6月16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可见,当年朱启钤只有借助大总统的权威才能推动改造工程。

1915年正阳门改造工程完工。连接城楼和箭楼的瓮城被拆除,拥堵地段变成通衢大道,德国设计师为箭楼设计了白色的汉白玉栏杆和窗楣,照片中间是前门火车站。

箭楼东侧面正在修建悬空月台

工人们将西瓮城拆下的泥土装上小火车运走

1915年6月16日,内务总长朱启钤(中)冒雨主持了前门改造工程开工典礼

开工典礼后,工人开始施工

火车将修棋盘街拆下的砖土运出。

正阳门左右城墙各开了两个门洞,京奉铁路的火车可穿城而过。

箭楼上点起装饰电灯

1915年12月18日,正阳门改造工程完工,举行庆祝大会。

箭楼上点起装饰电灯。

前门改造之前,连接城楼和箭楼的瓮城还在,

前门火车站的火车一直开到城根底下,

上下车的乘客只能穿过瓮城门洞进出城,交通非常拥堵。

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由于所处位置特殊,又在天安门广场最南端,虽不再有“国门”的功用,但标志性作用还是很强。所以1949年以后还是不断得到维护和修缮。

1946.抗战胜利后的正阳门箭楼、城楼

不过,它的命运同样扑朔迷离,岌岌可危。1965年部队以战备需要,给中央打报告要修建北京地铁,报告中规划是沿北京城墙旧址修建地铁,沿途所剩馀城墙、城门全部拆除,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也在拆除之列。中央批准了修地铁的报告,最终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中央还是决定保留了下来,更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至今人们还能够观赏到保存完好的这对城门,使后代还能够看到老北京城池的一点影子。

0 阅读:0

妙语又连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