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F4】见证宜宾高县200年文脉延续的高县白塔和罗场白塔

海纳百航 2025-02-16 12:10:35

宜宾市高县,隶属于四川省,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邻珙县、长宁县,西接叙州区,南界筠连县,北与宜宾市翠屏区相望,西南与云南省盐津县毗连。

高县境内山地、丘陵、槽坝相间地形,有大小溪河31条,分属金沙江和长江水系,其中南广河为县内最大河流。

高县境内有两座古塔,一个是位于老县城文江镇东南的高县白塔,一个是位于罗场镇宝塔路的罗场白塔。这两座塔都是文峰塔,只是因为塔体外部涂满百色,当地都俗称白塔。

文江镇白塔由于位于老县城,知道的多一些,罗场白塔在去往山区的乡镇,很多人都不知道。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高县的这两座白塔。

高县白塔

高县白塔又名文峰塔,在高县老县城文江镇城东二公里怀远七宝大队凤凰山顶。远眺整个高县老县城文江的街市风貌。

道光元年(1821年)高县在凤凰山顶动工修建白塔,不到一年白塔就竣工落成。白塔修建好之后的三年内高县就有两人科场中选,从此之后高县的读书之风盛行。

整修后的高县白塔

高县文峰塔六角七层,高三十二米。塔身砖石结构,外涂以白色泥灰,故有白塔之称。

塔基青砂石砌,高1.1米,塔心柱为实体,塔身壁与塔心柱之间砌有青砖踏道,宽80厘米,游人从第一层塔门进入,可沿蹬道羊角盘旋而上,登至第五层。

第一层外各壁均有浮雕形泥陶图案,正门之上有匾题曰“展垒而上”,下镌小字为“皇清道光三年孟冬月建”,正门两侧有卢耀所题联句。以上各层均有匾联,二至五层各面均窗孔,登临观之,大有一览群山水势之感。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高县革命委员会以“七宝山白塔”之名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高县罗场白塔

罗场镇位于高县的南部,在高县和筠连县之间,有G246穿过。罗场镇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60%以上。

罗场镇享有“川南蚕桑第一镇”“川南早茶之乡”“川南粉条之乡”的美誉,全镇桑园面积3.5万余亩,收茧1万担以上,综合产值达1.5亿元,独占万担镇乡的殊荣。

罗场镇是文坛巨匠阳翰笙的故乡,阳翰笙故居坐落于高县罗场镇南华街,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罗场白塔,原名文峰塔,座落于罗场镇宋江河畔, 1838年建成。建成时间晚于文江镇的高县白塔。

白塔通高23.2米,塔身为青砖叠砌,7级6角攒尖顶,塔座北向南。

原塔身每层尖角都挂有铃铛,和风吹动铃铛有清脆的铃铛声,不过由于历史久远,各层的铃铛已经遗失。

1979年,高县罗场白塔被列为县级保护文物。

高县两座“文峰塔”,其核心功能在于弘扬文化、鞭策本地学子奋发向上。

历经两百多年的沧桑,白塔目睹了高县文化的绵延不绝,同时也寄寓着对高县学子的殷殷期望,愿他们能如大鹏般乘风而起,直飞九天。

0 阅读:0
海纳百航

海纳百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