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普京“摊牌”?埃尔多安送给乌克兰的“两份大礼”耐人寻味

又柔聊国际 2023-07-11 23:36:00

早在土耳其大选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埃尔多安连任成功,土耳其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果不其然,在经过一段时期的缓冲后,埃尔多安的对俄态度颇有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意味。

众所周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埃尔多安实行了颇似中立的政策。但由于土耳其的北约成员国身份,难免给人以“亲俄”的感觉,从而也造成了西方“反俄阵营”并非铁板一块的印象。

在北约中,有两个国家的对俄态度属于“另类”。一个是匈牙利,另一个就是土耳其。不过,尽管都挺另类,但具体做法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匈牙利是口头上反对制裁俄罗斯,但实质上参与了西方的对俄制裁。在军事上,匈牙利拒绝援助乌克兰。

而土耳其则是政治上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在军事上间接参与了北约的行动,比如对俄罗斯军舰关闭了土耳其海峡。然而,土耳其却又一直拒绝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而且,埃尔多安还保持着与普京的良性互动。

从某种程度来说,因为匈牙利和土耳其这两个“搅局者”的存在,在客观上使西方的“削弱俄罗斯”战略打了折扣。特别是基于土耳其在战略位置上的特殊性,以及在北约中的分量,更给人以西方反俄“链条”会松动,甚至会“断裂”的感觉。

同时,埃尔多安的做法也可能会让普京产生某种“幻想”——西方会因为“战争疲劳”和“内部分歧”而放弃乌克兰。而这个“幻想”则极容易导致普京的战略“误判”,从而让俄罗斯失去“止损”的最佳时机。由此可见,如果埃尔多安的立场发生骤变,那对于俄罗斯和普京来说,都将会是个巨大打击。而埃尔多安日前的两大举动,正在使这种“判断”成为可能。

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西方阵营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到基辅“打卡”、邀请泽连斯基访问和演讲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标志着这个国家将坚定地站在乌克兰一边。而在7月7日,埃尔多安终于让泽连斯基得以成行土耳其,还为乌克兰送出了“两份大礼”。而这两份“大礼”足以构成对俄罗斯的信心打击和精神刺激。

埃尔多安送给泽连斯基的第一份大礼是:土耳其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给出了“官方支持”的立场。要知道,土耳其的阻拦曾导致芬兰推迟好几个月才加入北约,而且,至今没有在瑞典加入北约问题上松口。

也许有人会说,在这场俄乌冲突结束前,乌克兰根本就不可能加入北约,所以,埃尔多安不过是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而已。然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即便是“空头支票”,那也是个巨大打击。原因有两个:一是“时机”敏感。二是沉重打击了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

在北约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土耳其公开宣布支持乌克兰,显然,极具政治意义和示范作用。因为,埃尔多安的这个举动会有助于北约的内部团结,而且对那些在是否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犹豫不决的国家也是个示范作用。而对于俄罗斯来说,自然是失望的。因为,这意味着俄罗斯指望北约内部分裂的幻想近乎“破灭”。

众所周知,俄罗斯发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理由之一是“反对北约东扩”,其目标之一则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然而,作为普京的“老朋友”,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充当“调停人”的埃尔多安却公开力挺乌克兰加入北约,无疑是在告诉普京: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理由在法理上不成立,目标也难以实现。可以想象,这显然是在打击俄罗斯和普京的信心。

埃尔多安的第二个举动,也就是送给泽连斯基的“第二份大礼”,就更加令人意想不到了,那就是,埃尔多安居然让泽连斯基顺便带回了5名乌克兰特殊“战俘”。而且,这也意味着埃尔多安公然撕毁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协议。

泽连斯基带回的这5名战俘的身份极其特殊,因为他们是“亚速营”的头目和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保卫战的乌军指挥官。更重要的是,他们被俄罗斯指责为“纳粹分子”,而在乌克兰看来,他们却又是乌克兰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所以,埃尔多安此举同样耐人寻味。

去年9月份,在埃尔多安的斡旋和主持下,俄罗斯与乌克兰进行了一场“战俘交换”。在这次交换中,俄罗斯释放了188名守卫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的乌克兰战俘。但是,俄罗斯却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被俄罗斯指控为“纳粹分子”的这5名乌军指挥官在战争结束前不得返回乌克兰,不得再次参战。为此,埃尔多安将这5人安置在了伊斯但布尔。

埃尔多安让泽连斯基带回这5名乌克兰战俘,不仅撕毁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协议,而且具有让俄罗斯发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另一个理由“不成为理由”的效用。因为,俄罗斯曾以“亚速营”是“纳粹分子”为由,要对乌克兰“去纳粹化”。

此外,这5名乌克兰战俘回国后,受到极为隆重的欢迎,而这些乌克兰“民族英雄”随之表示,他们将会再次走上战场。无疑,这会提升乌克兰军队的士气,同时也是对俄罗斯的精神刺激。

在埃尔多安做出这两大举动,给泽连斯基送出这两份大礼后,如果还有人认为埃尔多安的立场没有改变的话,那就未免有点“阿Q精神”了。显而易见,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生变,埃尔多安的对俄立场有了重大转变。

对于埃尔多安的立场转变问题,有分析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势的变化,埃尔多安可能已经判断出“俄罗斯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因此到了再次选择的时候。当然,也有分析认为,埃尔多安本来就不看好俄罗斯,只是为了土耳其的利益最大化,而故意隐蔽自己的“立场”而已。

而从历史渊源上土耳其与俄罗斯的“世仇”,以及埃尔多安立志恢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荣耀的现实而论,土耳其本就不太可能对俄罗斯“真好”。而以在国际博弈场上搏杀几十年的经验,埃尔多安又怎么能看不出俄罗斯的劣势?又怎么会判断不出俄罗斯已露败迹?所以,埃尔多安的这两大举动并非无的放矢。

埃尔多安之所以不顾普京的情面,连“捅”了俄罗斯两刀,是因为他有恃无恐,是因为他自信可以拿捏目前的俄罗斯。而且,还为土耳其未来获得更大的利益留下了“回旋余地”。这从俄罗斯方面的回应便可以看出端倪。

在埃尔多安同意泽连斯基带回5名战俘问题上,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比如,佩斯科夫在指责土耳其与乌克兰“违反协议”的同时,还说了些“淡化”此事的言论。

违反协议且事先连“告知”都没有,俄罗斯不可能不震怒。然而,佩斯科夫却说:“违反协议将‘亚速营’头目交予泽连斯基并将他们带回乌克兰的决定,肯定与乌军现在每天面临的失败有直接关系。”此说法显然有“淡化”土耳其责任的意味。

佩斯科夫还主动提到,在北约峰会即将召开的背景下,土耳其难免会面临压力。他说:“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当然要以这样的方式表明与后者的团结,我们对此很清楚。”显而易见,有主动为土耳其的决定“找理由”的意味。

那么,俄罗斯方面为何对埃尔多安的“不义”表现得如此“大度”或者说“卑微”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于目前的俄罗斯来说,土耳其和埃尔多安“很重要”,重要到不想也不敢得罪的程度。二是俄罗斯太难了,难到可能会输掉这场战争的程度。

而对于埃尔多安突然间对俄罗斯态度转变的原因,有分析认为,可能有四个因素,一是埃尔多安判断出这场战争的结局了,所以到了“转向”的时候。二是对俄罗斯可能会不再执行“黑海谷物运输协议”的回应和警告。因为那会损害土耳其的经济利益。三是在这次大选中的“有惊无险”,使埃尔多安意识到,不能与美国和西方离得太远,否则会危及自己的执政地位。四是从泽连斯基那里得到足够“诱人”的承诺。

其实,老谋深算的埃尔多安还留下了一处伏笔。他表示,普京总统下个月访问土耳其时,我们再好好谈谈。

0 阅读:1

又柔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