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个发出新年致辞的车企掌门人是吉利的李书福。他说:让我们穿越周期、韧性成长、稳健前行,携手共赴2025。
这个定调是理性的。没有审慎乐观的鸡汤,没有狂飙激进的呐喊,也没有路阻且艰的警示,穿越周期,韧性成长,这表明2025年不会一帆风顺,是要穿越暴风雨的,是要准备被摔打的。对于参与汽车业发展的组织和个体而言,2025年工作的弦会绷的更紧,竞争的弦会拉的更长。
不要奢望还会有什么政策红利,2024年以旧换新的力度史无前例,补贴申请量突破500万份,其中,报废申请超244万份,置换申请超259万份。“再不下单就要错过补贴了”,在销售代表一遍遍催单声中,下半年的汽车消费月月攀高,政策红利已经竭泽而渔。
车企最大的期盼是,以旧换新的药不要停,也不能停。但问题是,即便政策制定者有百分之百顺延的意愿,财政尤其是地方财政还有多大的能量。这决定了,即便有勇敢的车企自掏腰包,并由此引发新年第一波价格战,但政策红利很难超越2024年了,即便增加一点力度,也会抵消消费透支后的市场潜力。
2025年,希望轻骑突进打一场闪电战的车企可能要失望了。理想的外面都是理想,坦克的周围全是坦克。很难再有独一份的品类产品了,所以小米SU7还是YU7的产品定义最高效,直接克隆一个最好的就行了。这意味着,每一个热卖的细分市场都是胶着战。能否胜出,一看有没有心惊肉跳的定价,二看有没有泼天的流量。
随着动力电池成本继续下探,2025年纯电车的价格会比插电还便宜,在固态电池不能跑步救场之前,插电尤其是增程的市场空间会继续放大。2025年燃油车的份额还会进一步压缩,但设计新潮,补齐智能化短板的新款燃油车会大卖,因为大多数车企自废武功,让燃油车的簇拥们见到新款就会两眼冒光。
2025年智驾平权会玩出新高度,门槛极低的端到端大模型会成为科技新玄学,在人们分不清谁是李逵谁是李鬼之前,智驾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坚信自己的端到端绝对领先的李想同学坐不住了,“不想造车了,要搞AI机器人”的高调表态只是对马斯克的东施效颦,目的无非是做资本的最后一轮抢夺罢了。
在过往几年威马、天际、爱驰、高合、极越等相继离场后,新势力品牌只剩下蔚小理加一个零跑。这场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前赴后继,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吹皱传统汽车产业的一池春水,在产品定义,营销方式,资本运作上带来了新课题。2025年,原本的新势力品牌已经不新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已经被小米和华为接棒。
如果仅仅从声量到流量到销量的转化效率一个指标看,今天的中国马斯克无疑是雷军和余承东。那么,未来呢?就像曾经的新势力品牌对这个产业的催化、磨炼一样,小米和华为一定是新的磨刀石,当然传统汽车也是小米们的磨刀石,只有虚心学习对手,补齐自己的不足,中国汽车才能孕育出真正与特斯拉正面竞争的品牌。
2025年,汽车市场正式进入小组赛,自主头部的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已经杀入四强,它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新势力品牌的蔚小理和零跑是新四强,它们的口号是“要盈利、要赚钱”。国家队的东风、上汽、广汽、北汽完成了新一轮排兵布阵,它们的口号“下足猛药待后生”。
在我眼里,华为、小米、一汽红旗、长城也是一个小组,它们是特战队,有无限想象的空间,它们的口号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然,合资品牌也是一个小组,大众和丰田领衔,德日美韩四国杀,它们的口号已经分化,“在中国为世界”一定会战胜“在中国为中国”。
2021年,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通过决议,将“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变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白热化,国际奥委会的这个决议也适合中国汽车。在黑红也是红的流量博弈中,你搞不清那些是误伤,那些是自残。对于有更大梦想的车企来说,心里没有敌人才能做到无敌,心里没有自我才能找到真我。
2025年,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题目是《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当算法和数据深刻改变人们的认知、工作状态、生活方式的时候,南方周末给出的应对之策是:将你的真实汇成世界的真相,真正点亮黑夜的并不只有太阳,还有内心的火、眼中的光。这种一如既往的煽情苍白而无力,还不如漂亮小姐姐直播间里嗲声嗲气地喊一声:刷火箭的大哥新年发财。后者才是世界的真相,尽管这个漂亮小姐姐或许就是一个数字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在当下“无共识、不确定”的大时代里,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观察、等待、沉默、做事”。对汽车人而言,做事就是“丢掉幻想,准备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