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散则为器”暨《道德经》的学习与实践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11 00:33:12
《道德经》第28章“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这句话可以用来检验学习实践《道德经》是否符合老子的思想。这句话有两层非常明显的思想:
一、《道德经》就是一部指导统治实践的著作。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是:朴木加工可成器具,圣人也可用道的真朴制订管理天下的规则律制,所以完善的制度与道融为一体。说得非常明白,“道本思想”是老子倡导的统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
二、老子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创始者。这样说听起来像在讲马哲,估计有些人要跳出来反对。但“朴散则为器”就是非常明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表达。“朴”指的就是“道的本原”,只有将“道”的真朴运用起来,才能“散为器”。这个比喻简直太形象了,不再赘述。
研究、解读《道德经》者多如牛毛,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部《道德经》,各说各话,难辨真伪,互相指责,更有甚者号称自己的解读是唯一在还原老子的思想,几千年来第一人,其他人都是在“白读、瞎讲”,听起来很是唬人。那么到底谁的解读更有参考价值?“朴散则为器”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道德经》的认知,还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哪种解读更接近老子的思想。
按照上文分析的两层含义来理解:首先,如果把《道德经》理解为治国理政以外的思想,离老子的真义就远矣。“朴散则为器”这句话说得简单明白,“道”是作为“朴”的一种存在,“朴”是没有用的,要想得其用,必先将“朴”加工成各种“器”具。治国理政光有理论是不行的,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圣人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则为“官长”,则“大制不割”。所以,如果将“道”的理论运用到修身养性、脱苦求乐的功夫,运用到得道成仙、羽化长生的追求,即便与《道德经》结合得再好,至多是用“道的真朴”制作了一个“手串把件”,远远谈不上“朴散则为器”的境界,此类的解读者自娱自乐就可以了。
其次,“朴散则为器”的道理告诉我们,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部《道德经》不仅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一段原木“朴”,要将其制作成各种“器”,才能得其尽用。如果制作出来的“器”是一个模具刻出来的,那么就浪费了“朴”的本原性、可塑性。如果马哲理论算是“朴”,只有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更有实践意义的某种思想、某种理论、某种新时代非常有特色的社会理论(在历史上,曾有照搬外国理论陷中国革命于危途的例子可以佐证,这就是典型的死板教条)。
解读和还原《道德经》不是目的,将老子的思想运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才有意义。从这一点上来说,只要不偏离“道”的原则,从自身的生活工作实践中进行重构、提升,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有个别读者是专门为“挑刺”而存在的。说实话,老子离我们的年代已太久远,想原封不动地还原他的思想几近不可能,何况用自己的理解来审视别人的理解?这样做我觉得毫无意义。
总结三点:
一是凡所有人的解读都是“朴散则为器”,如有妄称自己的解读就是对“朴”的还原,则大谬;二是对于别人解读出来的“器”,看是什么样的“器”,如果是手把件之类的“小器”,则弃之;三是对于别人解读出来的“大器”要重视,不但从中可以学习别人对于老子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学习他的实践,相当于读懂了两个人,岂不美哉!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