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定调:房龄满21年统一如此处理,老旧小区业主将迎利好!

周克珍聊房产 2023-02-07 12:21:00

提起“拆迁户”,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一夜暴富。原本条件一般的房主用一间“老破小”的旧房就能换得一大笔拆迁补偿款。的确,在我国大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城中村”或城乡结合区的居民在棚改中借此获益。不仅拿到一大笔拆迁补偿款,还搬进了新房子。

不过,2021年起,国家就发声,停止了传统的“棚改”,改之为旧改。事实上,绝大部分城市的老旧小区占据了居住区的大多数,传统的棚改不仅工程量大、成本高,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更破坏了城市原有面貌,让不少居民感觉“人非物也非”。

而如今的旧改,是对老旧小区进行适度的修缮、维护,完善和新增新型基础设施,在不破坏小区原有面貌的前提下提升居民居住质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小区的外观环境进行优化,是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一大进步。

在目前推行的旧改规定前提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发布新规,规定房龄满21年的房子将一律按“新规”处理——即先由政府权威机构进行鉴定,评估老房子的危险系数。如果房子的原有结构已经损坏,则其就成为老旧危房,政府进行的改造都不能使其再继续住人了,老旧危房很可能被拆除。

但如果鉴定结果显示,老房子“房龄”不长,原有结构维护较良好,那么通过政府的旧改依然可以继续住人。这种情况下进行棚改,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还是对社会资源和人文结构的巨大浪费。因此,政府会通过旧改来解决问题。

不过,在住建部新规之下,曾经的拆迁户“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上述情况下的旧改,一般会有两种处置方案:

第一,让原屋户主暂时在外租房,在旧改过程中过渡一段时间,待旧改结束后的“新房”在原址修缮完毕后,再搬回原住地居住,以原房拆还。

第二,让原屋户主直接搬到原房附近,由政府安排的安置房居住,如此就免去了居民自己租房过渡的麻烦。政府实物安置,可以给居民带来更大的便捷。

相较于传统棚改,旧改好处颇多。首先,不进行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拆迁,可以减少当地政府拆迁过程中的资金、人力、后续弥补等成本支出,也避免了开发商因为过高的成本和一系列收尾工作望而却步,因而降低收地的积极性。

其次,大规模的棚改拆迁导致拆迁户大量出现,住房的需求和拆迁补偿款的获得,会导致当地的购房需求大大增加,房价迅速升温。旧改则可以避免房地产泡沫的增加。

另外,旧改过程中对房产行业原材料的需求,还可以促进电梯、建材等行业发展,并为有关人才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最后,传统棚改其实拆除了大量还有居住条件、只是整体环境恶劣的老房子。在原有结构未损坏的情况下,这样不加调研的拆除会导致社会资源巨大浪费和成本的不必要增加。因此,住建部此次推出的新规有很大利好空间。

在通过旧改得到修缮更新的老旧小区中,众多业主成了这一波居住环境更新的“幸运儿”。从政府政策落地中获益。

一方面,原有的房龄长、基础设置陈旧甚至缺少、居住质量低的老房子得到政府的修缮,原有环境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业主们享有到政府福利,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一方面,加装电梯、新增停车位等旧改措施,不仅使业主出行更加方便,还能让老房子的附加价值提升,在房产市场上出现小幅度的升值。本就身处繁华地段的老房子,居住环境的最新优化和有关配套设施齐全,房价一定会上涨,更加不愁有买主心动。政府旧改会使持有的房屋原地升值,业主怎会是不幸运呢?

结语

旧改好处多多,实现百姓安居乐业。

从传统的棚改到如今的旧改,国际政府调整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美化了城市环境,更关键的是听民心、合民意,重视并实现了百姓们的一个“安居梦”。

在未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政府有关部门对于老旧小区或许也会不断推行不同的优化政策,促进人民、发展、环境的平衡。而业主们,更要积极配合政府行动,共同美化家园,配合每一条措施的落地。

今日话题:住建部发声定调:房龄满21年统一这样处理,老旧小区业主将迎利好

0 阅读:5
周克珍聊房产

周克珍聊房产

专注分享房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