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国家对于网络诊疗并没有完全开放,但网络诊疗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各大互联网巨头和资本都在这一行业中开展布局,包括京东、淘宝等,另外还有专注于这一行业的公司如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爱爱医诊疗助手等。
不过对于这一行业中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因为网络诊疗不同于线下诊疗,因为医疗行为毕竟需要通过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的。在线下可以通过视、触、扣、听来综合判断可能的疾病,然后还可以通过各种检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看法。而网络诊疗只能通过患者的言语描述、简单的图片或者视频来判断,单一的判断途径只能对于一些典型的病症或者简单的医疗咨询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医生要认识到网络诊疗的局限性,对患者提的问题给予合理化建议,对于不确定的问题应当和患者讲清楚。
对于患者来说也应该有心理准备,在线下医院对于一种疾病不同的医院都可能给出不同的诊断结论,而在网络诊疗中这一问题会被放大,可能咨询三个医生会给出三个答案,其实这种情况也不能怪医生,因为不同医生其实对于疾病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而网络诊疗单一的信息来源会加大不同认知所带来的差异。还有对于提问医生可能不会给出明确的答复,更多的是给出一些可能性,并告知进一步的检查,这些情况也都需要理解。
当然如果真的打算在网络上进行医疗咨询那么这里给出一些建议,使诊疗费用尽可能的利益最大化。这是应当明确的是网络诊疗只适合普通疾病的诊疗、稳定的慢性疾病复诊和网络购药等服务,对于急症和危重症应该立刻去医院诊治。
大多数网络诊疗一般都会有提问次数的限制,所以对于存在问诊次数限制的平台在提问前应先想好主次要问题,最好提前打好草稿,言语表达尽可能清晰,然后进行提问,医生回答完毕先不要着急再次提问,应根据医生的回答重新思考提问重点,然后再进行提问。而有些平台是限制时间,在限制时间内进行提问,特别是对于时间上不太长的语音问诊和视频问诊在提问前最好也将想询问的问题在草稿上罗列清楚。
在诊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拍摄一些照片,特别是皮肤方面的疾病,拍摄时注意应当在采光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以自然光最好,拍摄设备自然以相机最好,其次就是一些拍照手机,拍摄时焦点要在病变处,可以分别拍摄近距离微距成像(如果有多处重点病变可以分别进行微距拍摄)和稍远处病变全景拍摄,拍摄时要关闭美颜等功能,尽可能还原病变处的表现。如果是拍摄一些报告,特别是光面纸张时则应注意避免反光影响到文字或者图像的清晰度。
另外就是注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非必要情况下尽可能不要暴露相貌,特别是需要暴露私密部位的情况下,如果需要视频建议佩戴口罩,虽然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但无论各行各业都可能存在害群之马,当然也可能存在黑客窥屏等情况,所以诊疗过程要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
网络诊疗发展到现在其实还是方便一部分患者的就医的,特别是网络购药等可以方便没有时间去医院买药的患者,对于在线下已经完成检查等患者还想在去更高等级的医院就诊时也可以先在网络上的目标医院进行问诊来参考。不过在行业中的人们也要注意过度资本化带来的影响,在挣W的同时也要尽可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要贩卖焦虑,不要进行虚假宣传,不要等像近期国家禁止市场化教育一样后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