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雄激素源性脱发(又称男性型脱发和男性秃头)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脱发,特点为呈特征性分布的头皮终毛减少。典型受累部位是头皮前部、中部、颞部和顶部。脱发过程呈波动性,历时几年时间。虽然雄激素源性脱发是良性和无症状的疾病,但很多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会因担忧美观而就医。对于男性雄激素源性脱发的药物治疗,研究最广泛的是局部用米诺地尔和口服非那雄胺。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表明这两种药物均有效且耐受性较高,因此它们现在用作一线药物。本文主要讲采用非那雄胺来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非那雄胺是一种双氢睾酮生成的口服抑制剂,能有效治疗男性雄激素源性脱发。非那雄胺可竞争性抑制Ⅱ型5-α还原酶,从而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非那雄胺1mg/d能使血清和头皮的双氢睾酮水平下降60%以上。该药对雄激素受体没有亲和力,因而不会干扰睾酮的作用。(关于双氢睾酮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秃了真的会变强吗?男性最常见的脱发类型-雄激素源性脱发
当然并不是所有雄脱患者在使用非那雄胺后都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一部分男性能够获得显著的头发再生,而其它男性可能只会减缓进一步的脱发,1%的患者仍然会继续脱发。治疗男性雄激素源性脱发时,非那雄胺的推荐剂量为1mg/天。该药可与食物同服或单独使用。非那雄胺有两种规格,5mg/片和1mg/片,5mg/片主要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而治疗雄脱时采用的是1mg/片,治疗时注意辨别。
非那雄胺治疗应持续至少12个月以评价其全部效果,并且必须继续使用该药以维持疗效。如果停用非那雄胺,头发再生作用将在6-9个月内消失。
非那雄胺偶尔对性功能会产生有害作用,包括勃起功能障碍、性欲降低和射精功能障碍,且性功能副作用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虽然非那雄胺相关的性功能副作用通常在停药后消退,但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停用非那雄胺后可持续存在性功能障碍,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评估持续性功能障碍可能的发生率。另外非那雄胺治疗期间也可能出现精子计数下降停药后这种作用可以逆转。
非那雄胺的其他罕见副作用包括男性乳房发育和睾丸疼痛。副作用更可能发生在使用5mg典型剂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时。虽然非那雄胺具有致畸性,但精液中的非那雄胺浓度对试图妊娠的女性并不构成风险。
因为有数据显示服用非那雄胺后会导致抑郁症风险,但数据有限,尚不清楚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使用非那雄胺是否是自杀及其他不良心理事件(如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另外现有数据尚不足以得出非那雄胺是否会影响男性乳腺癌风险的明确结论,但使用时应注意监测。
使用非那雄胺可能会影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测量值。使用非那雄胺的男性的PSA会显著下降,因此需要注意避免对于前列腺癌的误诊。另外虽然随机试验发现非那雄胺治疗可降低前列腺癌风险,但该药也可能增加高分级前列腺癌病变风险。
非那雄胺经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慎用非那雄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