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下大乱,为什么外族不趁机攻占中原?

常高俊Addoil 2019-05-27 23:25:56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可以说是一个不安分的年代了。即使在和平的年代里,治下的百姓因为遇上了干旱、蝗灾等而饿肚子,最后还遇上朝廷无情的横征暴敛。所以百姓们的生活雪上加霜,最后只能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故事重最浓墨重笔的一个故事,当年在董进以后出现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作乱,这些人纷纷在中原想要趁机称霸,在三国时期却没有出现五胡趁机作乱的事情呢?

外族也对之虎视眈眈,从而入侵进来,好从中分取一杯羹。就好比是西晋末年,北方的羌胡政权趁机入侵中原,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使得天下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境遇,堪称是一种悲哀。

纵观历史,即使是强大的秦汉时期,也会外族的匈奴对中原虎视眈眈。他们不时南下侵扰中国,而秦始皇则派出大将蒙恬,将匈奴赶到了河套和河西走廊一带。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刘彻还派卫青、霍去病舅甥俩征讨匈奴。而霍去病之间将匈奴赶到了狼居胥一代,使得匈奴才有了收敛。

不过在动乱的三国历史上,却出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那就是中原虽乱,但是外族却没有趁机入侵中原。难道说是外族已经对中原产生了害怕情绪,或者说他们没空。其实不然,那是因为有这个家族在,没有外族人敢来中原胡闹。

正是有了这个家族的镇守,使得中原地带只是陷入了一种内乱之中,而不像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而这个家族就是西凉太守马腾家族。而马腾家族所率领的都是西凉军,西凉军最擅长的作战方式就是骑马执戟。

这就是历史上作战能力十分出众的骑兵,骑兵不仅在战斗力上强悍,而且战线也很长。一天之内就能跑上个千里防线,因此有了马滕所率领的强悍的西凉军,北方的羌胡等外族不敢入侵中原。

这就是历史上作战能力十分出众的骑兵,骑兵不仅在战斗力上强悍,而且战线也很长。一天之内就能跑上个千里防线,因此有了马滕所率领的强悍的西凉军,北方的羌胡等外族不敢入侵中原。毕竟他们如果想要入侵中原,就必须得冲破西凉军这道防线。

各地豪强如曹操、袁绍、公孙瓒和马腾等纷纷大肆招贤纳士,扩大兵力壮大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把一些招抚的起义军纳入自己的队伍当中,此时,更是出现了许多战斗力很强的军队,如青徐枪兵、黑山军队等。

北方鲜卑入侵,差点被曹操灭族了

近一点来说,自刘虞、公孙瓒时期就一直在应付鲜卑族,而且都是游刃有余的,在抵抗外族的同时还有余力进逐中原。不同的是,公孙瓒用武服人,而刘虞以德服人。

公孙瓒手下有一只骑白马、穿白衣的部队,号称“白马义从”(赵云也是其中一员),这只部队在对抗鲜卑的作战中表现得十分出色。还曾创下数十人硬抗数百鲜卑骑兵,并最终获胜的战绩。在这两人治理幽州的时候,鲜卑再不敢轻易越过边塞挑衅了。

五胡都在分裂

匈奴和鲜卑族等部落,已经被打散了,所以内部的情形根本就不明朗,所以他们内部就已经打的不可开交了,根本无暇顾及外面的事情,而相对统一的羌族人,他们的势力元不如匈奴和鲜卑族人,乌恒虽然也算是很牛的,可是他们都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了,就被说内部不团结的那些部落了。

那时候三国的兵力是很强盛的。强大的军事,导致那时候的外族都不敢入侵中原,中原的地区是属于发达地区,外族的人不仅在军事上面比不过中原的发展,就连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比不过中原。自然不会选择以卵击石。

西晋时期,各少数民族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各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逐渐凸显。晋初,就先后爆发了刘猛、郝散、郝度元、秃发树机能、齐万年等民族首领的反晋暴乱,由于中央控制力强大,被悉数镇压。

1 阅读:6
常高俊Addoil

常高俊Addoil

有美图,有故事,有欢笑,这些我们都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