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少见的超小号馄饨!来自安徽江浙一带,从小摊担子上开始流行,逐渐成为地区代表。因薄皮如纱,被称为「绉纱馄饨」,有种更可爱的叫法是「泡泡馄饨」。
煮熟后的馄饨漂在汤面上,圆滚滚、轻飘飘,外皮剔透,内里肉馅泛着微红;喷香的猪油渣与葱花将鲜味吊起,1碗下肚,鲜掉眉毛!

推荐
泡泡馄饨
皮子都是手工擀制,包法也区别于小馄饨:先挑起一点肉馅抹在皮子一角,看似随手一捏,但也最考验手上功夫,既要包裹住肉馅,又要留足空气感。薄到半透明,甚至看得清里面的肉馅,煮熟后轻轻一抿,就在嘴里化开。

为了维持泡泡感,馄饨里的肉馅一定要少。煮馄饨时,锅要大、水要足,但一定不能沸腾。实际上,馄饨是烫熟的,下锅后数着秒,差不多要沸腾时轻轻搅动,果断捞起,滑入准备好的汤碗中。香气铺面,食欲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