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以做事不苟,刚直不阿而名留青史,是大唐走向兴盛的中流砥柱。
在民间传说中,他不顾李世民的阻拦,曾梦斩龙王。
他为何要在梦中斩龙,斩的又是哪位龙王?
泾河之乱太原李家在推翻隋朝暴政之后,建立了大唐王朝,并定都长安。
李世民登基后,长安愈加繁华,是天下万民向往之所。
如果沿着长安城中轴线一路向北,穿过三十六条花柳巷,途经七十二座管弦楼,走出开远门后,就能看到一条大河。
这条大河是渭河的一条支流,被称为“泾河”。
河边正巧有一名樵夫和一名渔翁正在斗嘴,两人都读过几年书,但天赋差些,并未入仕。
渔翁笑樵夫:爬山过涧,劳累一日,挣不得几枚铜板。
樵夫讽渔翁:水深浪险,钓上半月,换不来半两碎银。
面对樵夫的嘲讽,渔翁淡然一笑,说:“我与那些渔民不同,别人三日钓上一条都是运气好的,而我下钩必中。”
樵夫甚是不解,怀疑渔翁在漫天吹嘘。
渔翁便向他一一解释开来。
原来长安城中有一名算命先生,只要每天主动送上一条金鱼。
那人就告知他在何时垂钓,何处下钩,入水多深,事无巨细,而且必然能钓上百条大鱼。
樵夫听到后,不禁连连称奇。
这所谓途有六耳,夜叉于水,两人的这番话被泾河水中巡游的夜叉听了去。
随后,泾河龙王便听闻了此事,心说:“难怪最近水中子民不断遇难,原来是有‘妖人’作祟。”
若是放任此人继续算命,长此以往,泾河水中的鱼虾岂不是要被捕捉干净?
泾河龙王决定去找此人算账,但有碍于自己的龙王身份,便化作一介凡人,前去一探究竟。
没想到,他真的在长安城中找到了这名算命先生。
泾河龙王心生一计,便问算命先生:明日何时下雨?
而算命先生却把几时下雨,几时雨晴,甚至连下多少雨都一一告知。
管着长安城晴雨的龙王,觉得十分可笑,自己都没收到明天下雨的通知,一个小小的算命先生竟敢妄下结论。
于是龙王放下狠话:如果明日算不准,必然找他算账。
结果他刚一回到龙宫,就收到明日下雨的玉旨,并且和算命先生说的一模一样。
为了赶走算命先生,他决定私自修改下雨时间和雨水量。
结果在他再次登门闹事时,面对他的打砸,算命先生丝毫不慌。
而是直接点明他的龙王身份,并告诉他:你随意修改玉帝旨意,明日午时三刻,将被魏征斩首!
而魏征是谁?龙王又为什么会被魏征斩首?
直谏忠臣这里的魏征不是别人,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敢于直言进谏的魏郑公!
而魏征因为刚直不阿,经常为李世民明断是非,所以当时的不公之事,都是由他来评断。
泾河龙王虽为仙神,但他却是私下凡间,与凡人打赌,最终私自修改了下雨时间和雨量,因果都在凡间。
所以玉帝连夜下旨给魏征,让他明日午时三刻斩龙王。
关于魏征的出生来历,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只知道他出身贫苦,家境不太好。
当时又处于隋朝末年,朝堂震荡,而隋炀帝又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所以魏征年少之时,便跟着游方道士“入山修道”。
在修道成仙的几年里,他还接触到鬼谷子的“纵横术”,希望日后能在天下大乱之时派上用场。
修道和修佛不同,修佛大都是远离尘世,但修道之人兼顾天下。
隋末大乱,身为“山野道士”的魏征立马下山,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当时天下英雄尽聚于瓦岗山,其中不乏秦琼、程咬金这样的猛将,而谋士只有魏征一人。
当时瓦岗山的头领依旧认为自己是“草莽英雄”,多以“武力”高低定地位,这导致魏征的才能并未展示出来。
再加上众人皆骄傲自大,最终导致起义失败,只能四散逃亡。
而魏征和秦琼等人便投向太原李家,拜在了李渊门下。
当时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有识人之才,能让武将上阵杀敌,也能让谋士纵横捭阖,决策千里。
他们很快打败了各地诸侯,最终建立了大唐盛世。
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魏征被分到太子李建成阵营,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则归于李世民。
因为分属不同阵营,当时魏征察觉出李世民势力太盛,日后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于是他建议太子尽快除掉二弟李世民,以防后患无穷。
但当时李建成骄傲自大,并没有接受魏征的建议。
果不其然,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率先布局,在玄武门发动宫变,来了一波先斩后奏。
在杀掉太子和三弟的同时,他派兵控制住自己的父亲李渊。
李渊对这件事情痛心疾首,痛哭不已,但还是忍痛下诏,宣布李世民为太子。
李世民为以绝后患,将太子身边幕僚和后人全部抓住处死,魏征也在其列。
在当年起兵反隋的时候,李世民就非常欣赏魏征的胆魄和学识,于是派士兵将他带到自己身边。
当时李世民问魏征:“为什么要帮着太子祸害于我?”
而魏征丝毫不惧,反而一脸正气地说:“身为臣子,当尽臣责,可惜太子没听我的话,不然死的就是你!”
听闻此话,李世民反而拍手称快,对魏征说:“有你这样的直臣,大唐有希望了!”
本一心向死的魏征,被李世民的大度征服,便投向其身下。
因此,泾河龙王扰乱了长安城的晴雨,犯了人间因果,所以交由魏征斩首。
而面对刚直不阿的魏征,泾河龙王是否必死无疑?
梦中斩龙泾河龙王自知犯了天条,便求算命先生救自己一命。
算命先生告诉他,要想活命就去找李世民,让他拦住魏征,只要躲过明日午时三刻,便可活命。
于是龙王夜入唐太宗梦中,百般央求李世民饶自己一命,日后必定保佑长安城风调雨顺。
李世民也欣然答应,于是第二天一早便把魏征喊来早朝。
早朝结束后,也不放他离去。
魏征不知李世民心中所想,君臣两人相视无言,于是拿来棋盘,用下棋来消磨时间。
到了中午的时候,饥困难耐,魏征一手扶案,竟然睡了过去。
在梦中,他梦到自己上达天听,看到天兵天将正押着泾河龙王走向“斩龙台”。
他恍恍惚惚,持刀走过去,然后一刀将龙头斩了下来。
此时唐太宗正盯着棋盘,心想今日魏征一直坐在这里下棋,未曾出宫,泾河龙王应该活下来吧。
正想着,宫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原来是秦琼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龙头赶来。
李世民看见龙头,不禁后退三步,这正是昨晚给自己托梦的泾河龙王,于是赶紧叫醒魏征,问他何时斩的龙王?
魏征醒后,说:“是臣在梦中斩的。”
听闻魏征所言,李世民是又悔又喜。
他高兴的是自己的爱臣居然有梦中斩龙的神通,后悔的是自己食言,没有遵守承诺,救下泾河龙王。
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能是泾河龙王死得冤枉,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其阴魂不散,频繁出现在李世民梦中。
为了驱赶鬼怪,于是秦琼和尉迟恭主动担任起门将,日夜守护宫门两侧。
这也就是后世门神的来源。
但李世民因为惊吓过度,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即将归天之际,开始对臣子们交代后事。
但魏征对他说:地府有一判官,名为崔珏,是我的至交好友,我写一封信,可以保佑皇上死而复生。
没想到李世民死后,真的在地府见到了判官崔珏。
在崔珏的帮助下,又为他横添了二十年寿命,而重回人间的李世民更加宽容大量,仁慈爱民。
而魏征死后,也正因生前铁面无私,也被地府留作赏罚司,和崔珏几人并称为四大判官。
而泾河龙王也因为一己私欲,本是仙神,却沾染了人间因果,最后遗憾被斩。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估计泾河龙王再也不敢和凡人赌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