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一场持续六年的民事经济案件即将迎来终审。辽宁阜新某企业代表郭某与某煤矿实际控制人李某围绕近千万欠款展开拉锯战,本应在程序内画上句号。然而,新邱分局的突然介入,让这起案件转向更复杂的维度——公安机关以涉嫌经济犯罪为由立案调查,并对郭某及多名证人采取强制措施,民事审理程序因刑事立案被裁定中止。这场从法庭延伸到警局的较量,不仅关乎债务的归属,更触及刑事手段介入民事纠纷的合法性边界、证人权利保障机制以及营商环境中公权力的角色定位等深层命题。
一、 一桩经济纠纷背后的八年拉锯战
2011年,辽宁阜新某企业代表郭某与当地某煤矿实际控制人李某签订《合伙协议》,约定以某煤矿的资质与一公司签订合同供应冬季取暖用煤。协议明确:郭某企业负责煤炭采购、质检、运输等全流程,某煤矿提供资质账户接收煤款并开具发票,所得利润双方五五分成。合作四年间,郭某企业累计投入购煤资金2924万,向此公司供应煤炭9.6万余吨,产生利润608万元。2013年双方核算确认并签署对账协议书,李某需返还郭某垫付的购煤本金2900余万元,但实际仅支付1827万元及通过支票支付572万元,尚欠本金525万元及煤炭运输、化验、人员开支等费用175万元,合计706万元未结清,且所获利润608万元并未按约定进行分配。
这场看似清晰的经济合作,却在2018年突生变故。李某先一步提起民事诉讼,主张郭某存在违约行为。案件历经一审、二审及多次开庭审理,耗时六七年未决。2024年7月,正值二审判决前夕,新邱分局突然介入,以涉嫌经济犯罪为由对郭某立案调查,并裁定中止民事审理程序。郭某认为此举系李某试图通过法定程序影响案件进程,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刑事手段阻断民事审判进程。
二、 刑事程序介入的合法性争议
据郭某陈述,2024年7月新邱分局立案后,据当事人方反映,调查过程中存在连续询问的情况,相关通讯记录调取程序及长时间询问安排引发争议,多位证人表示,审问过程中相关人员反复要求说出有利于李某的证言,高龄证人在询问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仍持续高强度询问。郭某本人则称,作为当事人在刑事立案长达9个月后才首次接受正式询问,在调查过程中他表示自己身体不适存在健康方面需求,但未被采纳,且被下达监视居住通知书,长时间被搁置治疗让他的双腿肿胀、无法行走。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以威胁、引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应当予以排除",《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亦对"妨害作证罪"作出规制。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多次重申严禁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本案中,刑事立案程序与民事二审阶段出现时间重合,取证过程存在程序瑕疵,其正当性引发质疑。
三、 双向报案遭遇的差异化对待
案件另一争议焦点在于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性问题。郭某强调,其自2024年7月起多次就李某"虚假诉讼、非法侵占"等行为向此分局报案,但始终未获立案;反观李某报案后,公安机关迅速启动侦查并投入大量警力。两方案件受理流程上存在时间差,结合办案人员对证人采取的强制手段,引发对执法程序规范性的关注。
司法实践中,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素来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要求:当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属同一法律关系时,应全案移送公安机关。但本案特殊之处在于,民事案件已进入二审终审阶段,此时公安机关突然立案是否构成程序倒置?郭某方明确提出诉求:依法对中止民事审理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对证人询问过程中是否存在非法取证行为启动调查、核查立案办案人员的程序合规性以及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该案涉及三个法律程序衔接问题:其一,公安机关介入经济纠纷的边界亟待明确,既要防范民事纠纷刑事化,又要避免借民事程序逃避刑责;其二,证人权利保障机制存在漏洞,现行法律虽禁止非法取证,但缺乏实时监督手段;其三,市场主体对司法公平的期待与个别执法标准统一性形成冲突,直接影响区域营商环境评价。
四、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现实样本
该案已超越普通经济纠纷范畴,成为观察基层法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从郭某提供的银行流水、合作协议等书证来看,案件事实脉络相对清晰,本可通过民事程序妥善解决。不同部门的交叉介入,导致纠纷解决周期无限延长,造成当事人身心权益的二次伤害。当价值706万元的经济纠纷衍生出"案中案",涉及法律程序衔接机制问题、市场主体维权成本过高等系统性难题。
案件的最终走向,将成为检验基层法治生态的一把标尺。当经济纠纷的解决从法庭辩论演变为刑事立案的博弈,公众期待的不是权力的角力,而是法律框架内的清晰答案。郭某案中暴露的立案标准争议、取证程序瑕疵、双向报案受理进度差异、刑事阻止民事的依据与边界等问题,恰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唯有坚持程序正义、恪守权力边界,才能避免“案中生案”的循环,真正筑牢市场主体的制度信心。这起百万纠纷的解决,或许需要的不是更复杂的程序叠加,而是一个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回归法律本质的答案。
(本文基于当事人陈述及公开资料整理代为发布,如有不实言论我们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侵权请联系更改。)
用户10xxx48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