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代王府下篇:再度兵变,宗室内乱,废长立幼,该有的乱象都有

楼哥看明史 2024-08-24 21:47:53

前言:书接前文,甲申兵变结束没多久,代懿王朱俊杖便不幸去世,想来这段经历也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然而大同所面临的军事压力实在过于沉重,加上部分将帅不体恤士卒,终于再次引发叛乱,即“癸巳兵变”。

大同古城

除了士卒不堪重负,就连代藩宗室也因为收入微薄,食不果腹,动起了造反的念头。而这一切,都压在了懿王之子朱充燿的头上。

第七代代王

代昭王朱充燿

朱充燿,代懿王庶长子,正德五年(1510年)封为泰顺王,嘉靖九年(1530年)袭封代王。在还没有袭爵,仅仅以泰顺王的身份管府事之时,朱充燿就碰到了一个难题:代王府宗庙里面历代先王的位置已满,其父懿王难以祔庙。

乙亥,代府管府事泰顺王充燿奏称:“臣考懿王当祔庙。而代自始封简王至思王,已盈五庙之数,请定祧庙之制。”—《明世宗实录卷一百》

太原皇庙:明代藩王宗庙遗存

大明的太庙,执行的是天子九庙的制度,亲王宗庙则只有五庙。礼部尚书李时言认为应以代藩始祖简王朱桂居中百世不迁,其余诸王则亲尽而祧。考虑到诸侯没有祧庙,可以将戾王的神主祧祔入简王之室,然后置襩藏之。其余诸王以次上迁,懿王神主祔于第五庙。这个建议,就此成为律令。

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月,大同镇卒再次哗变,杀死大同总兵官李瑾,史称“癸巳兵变”。当年的甲申兵变,就已经给朱充燿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不假思索,立刻出城逃往宣府避难。

是月六日夜,有乱卒王福胜、王宝等六七十辈,鼓噪焚帅府,攻瑾杀之。因焚都察院,恣行虏掠。代王闻变,奔宣府之西城。—《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五》

大同代王府

前来平叛的宣大总督刘源清态度强硬,使得当年参与过甲申兵变的老卒,和这一次发动癸巳兵变的新卒合流。时间转眼到了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叛军依然坚守大同,甚至连蒙古人都挥师南下打劫。

明世宗失去耐心,将刘源清罢免,命张瓒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代替刘源清为宣大总督,负责招抚事宜。二月初五日,叛军首领被擒斩,二十三日,代王朱充燿重返大同。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的时候,和川王府奉国将军朱充灼,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大同知府刘永,被朝廷罚俸一年。没想到朱充灼不思悔改,反而对举报他的代王怀恨在心,打算勾结蒙古小王子,里应外合拿下大同城,诛杀代王,自己做皇帝。

世宗朱厚熜画像

此事暴露之后,朱充灼等八名代藩宗室,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十月,被明世宗下旨勒令自尽并焚弃其尸。而朱充燿则因为处变不惊,得到了皇帝的嘉奖。

代王闻边臣密启,即拘制群凶,率先驰奏,忠义可嘉。此虽人力,实天地庙社成灵所佑,赫赫垂鉴,朕感荷久矣。今用廷臣议,代王遣使赍敕奖励。—《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十七》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朱充燿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谥曰昭。谥法“容仪恭美”曰“昭”。

第八代代王

代恭王朱廷埼

朱廷埼,代昭王庶长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封为泰兴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册封为代世子,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袭封代王。

俺答汗画像

和历代多少有些一言难尽的代藩先王相比,朱廷埼还颇有些贤王的做派。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时候,俺答汗率军包围北京城,直到明廷答应“通贡互市”才退兵,这就是著名的“庚戌之变”。代王殿下于次年献银五千两以助边,在各地宗室之中排名榜首。

到了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的时候,朱廷埼再次上奏,表示愿意将代藩在蔚州(今河北蔚县)等地的草场、田地捐献给朝廷。世宗大为感动,当即赐敕褒谕。

丙申,代王廷埼疏言大同边郡苦寒,频遭虏患。且岁比告歉,边储匮乏。请将祖遗大同府蔚州等处牧马草场膏腴田,归之官籍,其岁入输边给饷。户部言山西岁逋代府禄米二万有奇,请即以此田所入摘补。上从其议。仍嘉王有让,赐敕褒谕。—《明世宗实录卷四百九》

大同代王府

当然代王殿下这么大方,主要还是在自己和本府饶阳王之间的矛盾中,皇帝站在了他这一边。这位饶阳王(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打不出来)的曾祖父饶阳悼昭王朱成鋈,是代隐王朱仕壥的庶第八子,所以他比代王还高一辈,故而平时对朱廷埼多有得罪。

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朱廷埼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谥曰恭。谥法“敬顺事上”曰“恭”。

第九代代王

代定王朱鼐铉

朱鼐铉,代恭王庶长子,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封为太平王,万历九年(1581年)袭封代王。

大同代王府

早在恭王去世之后,朱鼐铉就以太平王的身份管理府事,那他何至于要时隔八年才能袭爵呢?原来是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巡按直隶御史陈文燧弹劾朱鼐铉曾经“谋夺嫡嗣”。

巡按直隶御史陈文燧奏:“代府待袭太平王鼐铉贪横不法,谋夺嫡嗣。请术人陈九仓镇压世子,剜取人心书贴世子生命,诅咒拜祷,世子果死。又因陈九仓挟索,并害九仓。令瞽人孙河占卜,复恐漏洩,拷禁灭口。俱被首发,并他赃秽事情,乞行勘究。”章下所司。—《明神宗实录卷二十九》

代恭王共四子,前面三个都是庶子,唯有第四子乃恭王妃陈氏所生的嫡子,故而被陈文燧称为“世子”。朱鼐铉为了能够成为代王,找来术士陈九仓使用巫术诅咒世子,致其丧命,随即又将陈九仓灭口。

神宗朱翊钧剧照

此事干系重大,当朝皇帝神宗朱翊钧给出的裁决是停封五年,以观后效。这一等就是七年,直到万历九年(1581年)三月,大同抚按贾应元向朝廷上奏,称朱鼐铉“惩创修省,众口称贤”,朝廷这才允许他袭爵。

然而万历十年(1582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后,神宗当即对他展开了清算,此时已经升任兵部左侍郎的贾应元,因为是张党,遭到了言官们的集火弹劾。新任代王朱鼐铉也被卷入纷争,言官们认为贾应元是向他索贿之后,才向朝廷上奏。虽然朱鼐铉坚不承认,神宗依然下旨将贾应元革职闲住。

己亥,巡按直隶御史徐鸣鹤言:“奉旨勘侍郎贾应元勒索代府赃银。勘吊原卷启王令旨,委无勒要银两,各情具奏。”上曰:“代府为太平王时有过,岂肯认授与彼?贾应元着革职,冠带闲住。”—《明神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七》

内阁首辅张居正剧照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朱鼐铉去世,终年三十八岁,谥曰定。谥法“追补前过”曰“定”。

代康王朱鼐钧

朱鼐钧,代恭王庶次子、代定王之弟,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封为新宁王,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袭封代王。

定王费尽心机,靠着巫蛊之术成为了代王,万万没想到自己会绝嗣。按照惯例,朱鼐钧应该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袭封代王,所以其嫡母陈氏也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上奏朝廷,让朱鼐钧以新宁王的身份代管府事,然后袭爵。

神宗朱翊钧剧照

然而此时朝中正是国本之争的高潮阶段,神宗和文官们互相看不顺眼,朱鼐钧也就此卷入纷争。礼部尚书范谦认为朱鼐钧“居丧宣淫”,不适合袭爵。神宗对此不以为然,下诏让朱鼐钧“暂理府事”,有什么问题“勘报再议”。双方互相扯皮,朱鼐钧一直等到当年十二月才正式得以暂管府事。

而在正式袭爵之后,朱鼐钧也不消停。他的庶长子朱鼎渭,妾室裴氏所生。裴氏死后,朱鼐钧很快迷上了新宠张氏,给了她代王次妃的地位。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五月,张氏所生的朱鼎莎被册封为代世子,此举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月,代世子朱鼎莎去世且无嗣,朝廷于次年十一月册封朱鼎渭为代世子,近十年的争斗至此才告一段落。内阁首辅方从哲为此发出感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朝臣的想法。

大学士方从哲言:“代藩一事,十年以来节经部院科道抚按奏请,不知几十百疏。祗因未奉俞旨,以致人心疑贰,议论纷纭。代王之溺爱日深,群小之邪谋益炽。兹幸我皇上大奋乾断,正诸奸诳奏之罪,降鼎渭准封之旨。明纶一布,中外欢腾。宁独代王父子因此释嫌疑之迹,复慈孝之常。闻之四方,传之后世,其谁不颂大圣之作为?仁明刚断,超越古今。孟轲氏谓圣人人伦之至,正皇上今日之谓矣。”——《明神宗实录卷五百六十二》

大同代王府

朱鼐钧的去世时间,史书失载,谥曰康。谥法“温柔好乐”曰“康”。

第十代代王

代庄王朱鼎渭

朱鼎渭,代康王庶长子,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十一月册封为代世子,天启七年(1627年)二月袭封代王。

颁布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的《宗藩条例》明确规定,凡是以小宗入继的藩王,除世子外,其余子嗣需要按其原封降封。换句话说,朱鼐钧以新宁王进封代王,那么除了世子朱鼎莎外,包括朱鼎渭在内的其余诸子都要降封为镇国将军。

大同古城

从亲王到将军,反差实在太大,朱鼎渭不得不上疏朝廷,为自己争取权益。面对铺天盖地的舆情,时任内阁首辅,当年以礼部尚书身份核准朱鼎莎世子之位的李廷机,为自己展开了辩护。

李大人的理由很充分,代王根本就没有把朱鼎渭的生母裴氏,报到宗室妾册之中,法理上就属于滥妾,其子根本就不可以请名,遑论请封。

裴氏是代王妃边氏的陪从,其身份必然是正式妾室。更何况朝廷曾经有过明旨,各王府滥妾所生的子女,都可以补报上来,作为日后请名请封的依据。朱鼐钧不作为,自然错不在朱鼎渭。更何况即使张氏是次妃,她的儿子朱鼎莎也是庶子,继承权要低于朱鼎渭。

郑皇贵妃与明神宗剧照

然而尽管朝野舆论大哗,言官们纷纷上奏请求拨乱反正,神宗也始终不为所动。依笔者来看,他必然是在代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世子朱鼎莎,不就是自己的爱子福王朱常洵吗?次妃张氏,不就是自己的爱妃皇贵妃郑氏吗?神宗是多想像代王一样放肆一回!

代藩以庶冒嫡,以少夺长,止宜据法改正,以戒诸宗之斁伦者。乃代王既执迷而不悟,皇上亦迟回而不果。近据按臣所奏,代王语意悖慢无人臣礼。诸宗效之,放荡不简。不惟有藩封之虑,抑且有宗室之忧,此纪纲之当饬者。—《明神宗实录五百二十》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朱鼎渭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谥曰庄。谥法“履正志和”曰“庄”。

第十一代代王

代裕王朱彝梃

朱彝梃,代庄王嫡长子,崇祯五年(1632年)袭封代王。

由于明末战乱,史料缺失,朱彝梃何时去世,史书未载,仅知其谥曰裕。谥法“强学好问”曰“裕”。

第十二代代王

代王朱传㸄

朱传㸄,代裕王嫡长子,崇祯年间袭封代王。对于这位末代代王的结局,《明史》的记载如下: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入大同,阖门遇害。—《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李自成剧照

然而正如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对于明朝各位末代亲王的结局,凡是《明史》记到李自成头上的,都要仔细进行甄别。理由很简单,因为《明史》的口碑太差,比如故意将末代秦王由朱存极记作朱存枢,将末代晋王朱审烜记作朱求桂等等,都包含了其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掩盖自身罪恶的目的。

明末著名学者、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曹学佺,曾经在隆武政权任职礼部尚书,主持纂修《崇祯实录》。隆武政权失败后,曹学佺在福州自尽殉国。这样一位忠贞之士所纂修的史书,笔者认为真实性要高于《明史》。而在《崇祯实录》中,李自成东征北京之时,随行带着代王朱传㸄。

李自成向彰义门设坐,晋王、代王左右席地坐。太监杜勋侍其下,遥呼城上曰:“勿射,我杜勋也。有所言,可遣人缒下语尔。”守者曰:“请质,以缒公入。”勋曰:“我杜勋无所畏,何质为?”提督太监王承恩缒之上,同入见大内。盛称贼势,皇上当自为计。守陵太监申芝秀,自昌平降,亦缒上入见,述贼语,请上逊位。—《崇祯实录卷十七》

崇祯帝朱由检剧照

那么朱传㸄结局如何呢?笔者猜测,大概率是死在了清廷手里。

结语:和亲兄长蜀王朱椿相比,代王朱桂的人品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蜀王一脉有优良的家风,而代王一脉,就没有家风。

简王朱桂和儿子戾王朱逊煓水火不容,对孙子隐王朱仕壥不闻不问。思王朱聪沬自作孽丢掉王爵,懿王朱俊杖弃国而逃,定王朱鼐铉诅咒世子,康王朱鼐钧废长立幼,除了恭王朱廷埼以外,历代代王的表现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

1 阅读:230

楼哥看明史

简介:主攻明史,希望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不一样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