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急于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推出了一系列的加快、提高生产计划,但由于缺少经验而使国家经济建设走了一段弯路,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大跃进”。古人云:欲速则不达,1962年时国民经济不涨反降,中央意识到之前制定的高目标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因此召开了一次“七千人大会”,会上毛主席三次让陈云发言,可他始终保持沉默,这是为什么呢?
“大跃进”刚提出时,全国人民都情绪高涨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当时中国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让人产生一种错觉——经济建设也是可以按下快进键的。然而,最初取得五年计划的胜利,其原因是新中国建设的起点较低,当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时,全国人民也都是斗志昂扬。
当时陈云也看好这种生产精神面貌,毕竟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然而随着“大跃进”的进行,全国上下搞起了“竞赛”,各个地方互相攀比而刮起了“浮夸风”:西北地区不顾地理环境这样重要的客观因素影响而提出了“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000斤”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西北地区百姓省吃俭用才堪堪完成任务,而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当时各个报刊上经常大张旗鼓地做高产宣传。
除了农业搞“攀比”之外,工业方面也提出了“大炼钢铁运动”,毛主席没有经济生产的具体概念,当时他只是试探性地提出意见:“钢铁去年的产量是530吨,今年能不能翻一番?”结果冶金工业部部长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当赫鲁晓夫访华得知中国要实现年产钢铁1070吨的目标时,他提出了质疑,他的质疑刺痛了国人的内心,因此那一年全国人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大炼钢铁。
这一指标是完成了,但其代价是巨大的:农业、学校等方面的发展出现停滞,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安全隐患,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等,最主要的是,炼出的钢铁大部分都是钢渣,合格产品不足三成。陈云此时想要发言,可他的声音已经被湮没在“大跃进”的热潮之中,还被说成“反冒进者”。
陈云对“大炼钢铁”忧心忡忡,当他思考如何向党中央反映问题时,1959年党中央又提出了年产3000万吨钢铁的指标。要知道年产1070吨已经不切实际,年产3000万吨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最终陈云向毛主席提供了一组数据:“英国人从年产869万吨提高到年产1655万吨,用了17年”,之后他没有再说话。
但是在这一年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陈云深刻提出了“大跃进”面临的问题,此时毛主席也察觉到“浮夸风”,他夸赞陈云:“他这个人很勇敢,真理有时候并不在多数人手里”,而毛主席之所以这样相信陈云的意见,就是陈云是新中国最懂经济的人,拥有“中国掌柜”的美誉。上海刚解放时,资本家要给我党来个下马威,他们认为我党“打仗100分,搞政治80分,搞经济0分”。
是陈云让这些心存侥幸的资本家感受到我党搞经济的能力:陈云一边推动人民币在上海流通,一边对上海证券交易所采取强硬措施,同时发动各地方力量支援上海,他与资本家在控制物价上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经济保卫战的胜利。陈云虽然没有出现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可毛主席评价他:“陈云指挥的这场战争,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三大战役’。”
1962年,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已经不堪重负,党中央意识到“大跃进”运动扰乱了经济秩序,于是召开七千人大会,会议上毛主席主动承担了责任,周总理、朱老总、邓公等人也纷纷发言,一方面承担一定责任,另一方面对恢复发展生产问题提出了建议,当毛主席让陈云发言时,陈云却三缄其口,因为他知道,这次会议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党内的思想还不完全统一。
事后周总理非常理解陈云的想法:“他不好讲,陈云同志对每一件事,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讲话的”,所以陈云在会议上保持沉默。“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最终毛主席让陈云这位“贤妻”收拾“大跃进”之后的烂摊子,这一年陈云再次出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经济有了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