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纸拆迁补偿方案,让广州三元里上演魔幻现实:
国有土地业主有人手握千万拆迁款喜提"人生赢家",集体土地村民却因补偿悬殊高喊"贱过地底泥"。
这场撕裂式的财富狂欢背后,藏着怎样的利益密码?

"签字三天,银行卡多出八位数!"
近日,三元里国有土地拆迁户在社交平台晒出补偿协议,436㎡老房获1186万天价补偿,折算单价突破2.7万/㎡。
更令人咋舌的是,叠加征收奖励、货币补偿后,最高补偿单价可达3.78万/㎡——这个数字足以在主城区置换联排别墅。
对比2月初被村民否决的7590元/㎡补偿方案,国有土地补偿单价暴涨近4倍。
中介圈流传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三元里老旧小区成交价尚在1.78-2.1万/㎡徘徊,短短三个月,拆迁补偿让这些"红本房"价值飙升200%。
有投资客戏称:"当年花30万买的村委统建楼,现在成了会下金蛋的鹅。"

与国有土地业主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手握集体土地证的村民集体破防。
根据现行政策,村民可选280㎡安置房或7590元/㎡弃产补偿。
有村民算过一笔账:若选择货币补偿,一栋三层自建房仅能拿到200余万,而同地段商品房单价已突破4万大关。
"宅基地贱过地底泥!"
在本地论坛,村民晒出航拍图:国有地块紧邻地铁2号线三元里站与规划中的11号线梓元岗站,地处机场高速与广园中路黄金交汇处;而集体土地多位于村内腹地,巷道狭窄、电线密布。
"同样是拆房子,凭什么他们拿的钱能买珠江新城,我们连白云新城首付都不够?"有网友愤慨留言。

这场补偿悬殊的争议,直接导致三元里旧改陷入僵局。
自2024年6月启动以来,项目先后经历"禁电鸡"整治、方案高票通过等顺利推进,却在2025年1月的补偿表决中遭遇滑铁卢——通过率不足50%。
目前除国有地块启动签约外,集体土地改造基本停滞。
专家分析指出,矛盾根源在于土地性质差异:
国有土地适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按市场评估价补偿;集体土地则受《土地管理法》约束,补偿标准需考虑征地综合区片价。
但悬殊的数字对比,仍让村民难以接受。

按照规划,三元里将依托"文化+时尚+消费"三大引擎,打造集国潮文创、慢生活社区、商贸展销于一体的城市更新范本。
规划效果图显示,现杂乱无章的沿街商铺将变身岭南风情步行街,货运板车横行的窄巷将拓宽为双向四车道,更有TOD综合体衔接广州站商务区。
结语:
当拆迁横幅挂满三元里大街小巷,有人看见财富自由的机会,有人担忧家园消逝的惆怅。
这场牵动千万级利益的旧改博弈,最终能否找到最大公约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如果是你,会选择拿钱走人还是坚守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