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昕瞳看历史 2023-02-17 18:40:01

由于高句丽民族所处的地理和自然环境特殊,所构建的经济发展模式,既不同于北方草原地区"逐水草而居" 的游牧民族畜牧经济,也不同于中原地区发达的农业经济,而是一种农业与渔猎、畜牧业并重的独特的经济类型。同时,伴有手工业和冶铁业。

农业

高句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高句丽的先人高夷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种植农作物,而且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今吉林省的集安、通化等地多处出土那个时期打制和磨制的石镐、石斧、石刀、石铲等石器,足以证明高句丽人经历了使用旧、新石器从事农耕的时代。进入铁器时代,铁农具在高句丽开始应用和推广。高句丽的铁器,战国时期深受中原燕国的影响。到两汉时期,中原铁器在形制、锻造技术等方面,都对高句丽铁制农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高句丽人使用铁斧更有效地砍伐树木,开拓林地为耕地,使用铁镢、铁锸和铁锛高效地翻掘土地,使用犁铧提高深翻耕地的效率,杜绝了杂草漫生,使用铁镰提高了农作物的收获速度。更重要的是,由于铁器的普遍推广和广泛使用,助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使高句丽广阔林地得到开垦,大面积土地变成农田,农业产量大幅提高。

本来,高句丽前期的农业很不发达。因为高句丽人主要分布在今吉林省境内的浑江流域的多山地带,"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努力耕作,不足食口腹。其俗节食。"这段典籍记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高句丽的农业生产状况。高句丽占据辽东后,走出了深山大谷,改变了"少田业"的局面。到了两汉时期,中原的铁器尤其是铁制农具大量输入高句丽,高句丽的农业开始由金石农具并用时代而全面转入使用铁制农具时代,这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说这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高句丽用于农业生产的铁制农具主要有铁犁、铁铧、铁镰、铁铲、铁锸等十几种。

高句丽占据了辽东地区,拥有了适合农业生产的广袤土地,引进了大量铁制工具并广泛采用牛耕技术。地理区位的变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因此,高句丽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公元583年2月,高句丽平原王发布诏令:"减不急之事,发使郡邑劝农业。"这一劝农政策,对高句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当时,高句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等,还种植麻和养蚕。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据《新唐书》《旧唐书•高句丽传》记载,当时辽东的粮食非常充足,李勣攻克盖牟城后得粮十万石,"辽州粟尚十万斛,士取不能尽。"说明高句丽占据适宜农业生产的辽东地区后加快了农业发展,鼓励发展农业的政策取得了成功。

高句丽国的中后期,农业进入蓬勃发展的繁荣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富足起来,终结了"其人善节饮食"的历史。以国家的赋税为例。虽然"人税,布五匹,谷五石,游人则三年一税,十人共细布一匹。租,户一石,次七斗,下户五斗",但仍"家家自有小仓"。高句丽之所以出现农业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方面是广泛使用铁制工具为主的先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另一方面是高句丽的统治者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把发展农业经济作为治理国家、巩固政权、安抚民众的要务,制定一系列鼓励发展农业的政策。比如,为了保护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牛和马,高句丽颁布法令,规定"杀牛马者,没身为奴婢"。 这一时期,高句丽农业高度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句丽基本结束了对外扩张,与中原王朝和睦相处,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和平环境。

饲养业

高句丽人早期的生活地区,山高林密,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长、繁殖。而高句丽前期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难提供和满足生活之需。因此,高句丽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把饲养业和渔猎业作为高句丽的主要生产部口之一,形成以农业为主,兼或亦牧、亦猎、亦渔。高句丽利用其天然牧场的区位优势,发展饲养业。饲养的种类主要有马、 牛、猪、狗,还有鸡、鱼鹰、猎鹰等。高句丽的畜牧业中,以养马居多。据史料记载,高句丽饲养的马分为两种,一种叫"三尺马",又叫果下马,身材矮小,善于登山。另一种马身材高大,善于奔驰。公元439年,高句丽长寿王一次就进贡晋安帝800匹马。高句丽牧业之发达,可见一斑。

渔猎业

渔猎业是高句丽的特色经济。高句丽人打猎使用的工具多是长矛和弓箭,并学会使用猎犬和猎鹰捕杀猎物。猎取的动物有虎、黑 熊、野猪、鹿、狍子、黄羊、貂、兔、雉鸡等。渔业在高句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史籍有这样的记载:"国中大户不作佃,坐食万余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就是说,鱼类同粮食一样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物资,遇灾荒无粮,百姓渔为生。高句丽中后期,渔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高句丽这时已拥有大、中、小型木船,开始近海捕鱼。据史料记载,公元288年,高句丽捕捞到了鲸鱼。鲸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能捕到鲸鱼,说明高句丽当时的海洋捕鱼水平十分了得。

手工业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高句丽的手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制陶业、冶炼业、金属制造业、纺织业、造船业、建筑业和酿造业等。凡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作战兵器,高句丽基本上都可制造。

冶炼业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燕赵故地的汉人大批进入东北地区,把先进的冶铁技术和铁器制造、铁器使用带到了东北地区。汉武帝时期,设郡对东北地区进行行政管理,汉政权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自此,汉代的铁器及制造技术传入了高句丽。高句丽的赤铁矿藏丰富,有的含铁量高达90%,并掌握了用鼓风炉炼铁的技术。因此,冶铁业和铁器制造,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种类和数量,都居各手工业生产部门之首,并且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铁器被广泛使用。如农业生产用的犁铧、镰刀、锸、锹、耙等;生活用的铁锅、火盆、铁镜、小刀、铁钉等;木工用的锛、凿、锯、斧等;渔猎用的铁镞、鱼钩等;作战用的刀、枪、剑、矛、铠甲、头盔、马具等。可以说,铁制器具被广泛运用在生产、生活、狩猎、战争和装饰等各个方面。

高句丽的冶炼业,除冶铁之外,还有炼铜和金银器制造。早在高句丽建立政权之前就有了炼铜业,并且出现过一个短暂的铜器时代。青铜器从中原传入东北不久,高句丽人就学会并掌握了制造工艺及技术。高句丽的炼铜和铜器制造技术、工艺水平均很高,并且掌握了鎏金技术,甚至掌握了难度相当大的铜镞和铁铤衔接的工艺技术。高句丽中期与南北朝和平相处,每年要向中原王朝进贡,一次需黄金二百斤,白银四五百斤。可见,当时高句丽的贵金属开采、冶炼数量是很大的。由于高句丽贵族阶层为显示富有和高贵,都要佩戴金银首饰,需要大量制作金指环、金手镯、金钗和镂空球状饰物、冠、带等各种装饰品。从这些饰品中,充分证明当时高句丽工匠已经掌握了金、银切割、拉丝、锤、鎏、刻、钻、嵌和焊接等技术水平极高的工艺。

制陶业

高句丽人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制作陶器。高句丽的前期陶器,大多为手制品,用料粗糙,火候不高,陶色不均,陶形不整,器物主要有壶、杯、罐。到了四五世纪,经过数百年的革新和发展,中原的先进烧制技艺在高句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制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陶器制作进入了由手制到轮制的新时期。六世纪以后,制陶业有了重大发展,采用高温烧制法,器形更加复杂。制作的陶器种类繁多,有瓮、缸、坛、盆、碗、碟、瓶、壶、锅、甑,等等。另外,还有陶瓦制品,如瓦当、板瓦、筒瓦等。有的瓦当中间雕刻着吉祥语,皆为汉字。这些瓦当的风格和造型基本是模仿中原同类制品的产物。高句丽制陶业的发展,既承继了古高夷文化的传统,又吸收了中原的先进技术,形成了本民族特色的工艺,具有独特的工艺传统和审美情趣。

建筑业

高句丽统治者素好修宫室闻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高句丽贵族阶级的奢靡之风日渐盛行。他们生前居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死后还要葬于彩绘缤纷的墓室中。这就大大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发展,高句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高句丽的山城,大都建在山上和地形险要之处。高句丽人巧妙地利用山脊、山崖等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的自然条件,就地取材,把山石加工成石条垒筑城墙,并依据地势和需要构筑不同的城口,形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就防御外患而言,可谓固若金汤。

高句丽宫室和贵族住宅的修造相当壮观和堂皇。贵族居住的屋宇,规模很大,气势恢宏,梁枋有"一斗三升斗拱",还有亭子、厨房、马厩等附属建筑。高句丽平民的住宅是依山谷而建的茅草屋,虽与贵族宅第相差甚远,但也反映出这种房屋建造技术的独到之处。高句丽的建筑,善于用石料构建,其山城和积石墓的建筑是这一特色的代表。公元三世纪中晚期以后,中原制造砖瓦的技术传入高句丽,砖瓦结构的建筑开始在高句丽国出现。

此外,高句丽的造船业和纺织业也呈兴旺之势。高句丽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发达的铁器制造业,为发展造船业提供了重要条件。高句丽中后期,造船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不仅能建造内河航运的大型船只,为高句丽水军提供战舰,而且还能建造出海捕鱼的大海船。魏晋时期,高句丽尚未占有辽东,到中原进贡要走水路。向南朝称臣,要绕过北方,由海路晋见。高句丽每次进贡都要携带大量贡品,返回时又运回赐物。造船业的发展,打开了与中原往来的水上通道。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贵族生活的需要,纺织业随之兴旺起来。到了隋唐时期,高句丽人不但可生产百姓使用的粗布,也能生产供贵族使用的绫、罗、绸、锻之类的细布,以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员的需要。

0 阅读:10

昕瞳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