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了一张图,欺骗全世界16年!
5500万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的希望就此落空,全球万千科学家的心血付诸东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ac8705e2be22965cd989dd940e1428.png)
这场惊天学术造假骗局被撕开后,才惊觉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现在,就来揭开这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学术黑幕。
世纪骗局:阿尔茨海默研究的黑暗16年阿尔茨海默症,这个被俗称为老年痴呆的病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乃至全球蔓延。
在中国,每20个60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位被它缠上,平均每5个家庭里,就有一个正在艰难地照顾患病老人。
每年,它给中国带来的经济负担高达11406亿元,是癌症的5倍。
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1.39亿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其中四分之一在中国,人数超3500万。
面对这个疾病,医学至今束手无策,发病原因没有定论,药物研发难度极大。
全球在药物研发上投入超6000亿美元,失败率却高达99.6%。即便有药物能抑制病情,也无法根治,患者只能在失忆中等待生命的尽头。
2006年,曙光似乎出现了。
年轻研究者莱斯内,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自己分离出了阿尔茨海默的致病物质。
此消息仿若一枚重磅炸弹,于医学界激起轩然大波,同时令无数患者及其家属看到希望。
药物研发企业更是兴奋不已,万亿级别的医药市场仿佛已经触手可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9984e3776b3eb97d8a88a7aa9c9c57.jpg)
《自然》杂志官网截图
莱斯内的研究成果为何如此被认可?
一方面,《自然》杂志的权威性毋庸置疑,能在上面发表论文,是通往顶尖学者、科学家之路的敲门砖。
另一方面,论文的通讯作者,也就是莱斯内的导师,是美国名校明尼苏达大学的教授,在神经科学领域久负盛名,为论文做了有力的背书。
凭借这篇论文,莱斯内迅速升职加薪,导师也拿下了神经科学的顶尖奖项。各大机构和药物研发企业纷纷以莱斯内的研究为基础,加紧新药研发,几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其中。
然而,此后的十几年里,新药研发毫无进展。是其他科学家方法不对,还是莱斯内的研究有问题?
就在人们逐渐产生怀疑时,去年夏天,木薯科学公司宣布,根据莱斯内的论文研发出了新药。消息一出,公司股价暴涨20倍。
但在华尔街,暴涨的股票总会吸引空头的目光,他们盯上了木薯科学公司,试图寻找破绽。
真相浮出水面:造假的铁证神经科学家马修接到律师友人的来电。友人告知他木薯科学的新药存在问题,期望他协助查验,报酬为1.8万美金。
马修抱着帮忙的心态开始研究,结果发现新药数据存在疑点。
他进一步翻出2006年莱斯内的论文,仔细研究后,震惊地发现论文中的图像疑似被PS过。
空头们抓住这一证据,将木薯科学公司数据造假的情况公之于众。
木薯的股票瞬间暴跌,空头们从中捞取了几千万美元的利润。
而马修并未就此罢休,他将收集到的证据递交给了与《自然》杂志齐名的顶级期刊《科学》。
《科学》杂志收到证据后,立刻邀请图像分析专家以及多名顶尖研究人员审查莱斯内的论文。
经过长达6个月的严谨审查,最终得出结论:
莱斯内包括那篇引发轰动的论文在内的20多篇论文,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论文里的图片是伪造的,研究数据也是假的。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惊雷,让整个科学界和社会为之震惊。
16年来,莱斯内靠着低劣的P图手段,名利双收,可无数科研资源因此被浪费,无数科学家的心血付诸东流,千万患者和家属的希望瞬间破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3ae09276fede4812476ca538f44e5c.png)
许多科研团队在莱斯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重复性实验和深入研究,投入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却都成了无用功。
患者和家属们,原本期待着新药的出现,能让亲人摆脱病痛,可如今,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黑暗后的希望:爱与坚守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生活充满了痛苦,他们的认知和记忆能力严重受损,甚至可能退化到学前儿童的水平。
他们不但要承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或许还会遭受亲友的歧视与孤立。
然而,他们亦有着喜怒哀乐,内心渴盼着被关爱、被瞩目。
在每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身后,都有一个疲惫不堪的家庭。照顾患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如果医药研究无法取得突破,到2050年,中国3500万患者将会产生上千万名陪护者,这不仅是家庭的困境,也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场学术造假事件,给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研诚信的重要性。
愿每一位医药科研工作者都能坚守初心,不为名利所诱惑,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去攻克这个困扰人类已久的难题。
也愿每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都能在爱与关怀中,度过他们艰难的时光,直到医学能真正战胜这个病魔的那一天。
文本来源 @楠哥有才气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