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文物看文化:绿釉陶猪圈,原来汉代厕所这么讲究

自说文史 2018-12-27 15:20:22

在《三国志 吕布传》的裴注中,有这样一句话“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是说吕布手下的郝萌造反,吕布不知道是谁,慌乱中来不及戴帽子穿好衣服,拉着老婆从猪圈墙翻出去。

这里的“溷”指的是猪圈,实际上它还可以指厕所。

为什么“溷”可以表示猪圈和厕所两种东西呢?因为在以前,猪圈和厕所往往是一体的,上面厕所,下面猪圈,这从汉代出土的陶器可以看出来。

西安博物院有一件汉代“绿釉陶猪圈”文物,汉代的丧葬观念是“事死如事生”,死后陪葬品和生前一样,所以这件文物可以反应当时人们的生活。

这件绿釉陶猪圈,下面是以大的猪圈,里面还有一只母猪,正在给小猪哺乳,憨态可掬,甚是有趣。而猪圈上方的房子,就是厕所。

为什么我们常说“上厕所”,而不是下厕所?就是因为,厕所是在猪圈上面,只能“上”,不能“下”。

出土文物中有许多汉代陶猪圈,上面都有厕所,不过厕所一般都是单厕,且里面是空的;但“绿釉陶猪圈”却是男女双厕,而且里面真的有人在蹲坑,更细致地反应了汉代人上厕所的情形。

往厕所里面看,窗户下面有两个细槽,这是什么?当然是排泄的地方,而且很明显是旱厕,现在一些农村的厕所还是这样,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种蹲坑已经用了两千多年。不过,区别就是,现在人蹲坑是跨在坑两侧;而当时人蹲坑则是蹲一侧,还要扒着窗户使劲,这种西习惯,或许和当时人的服饰有关。

要知道东汉以后,人们的衣服已经从曲裾改为直裾,比以前方便了,但是如厕却没那么方便;另外就是当时还没有高足的座椅板凳,人们往往是跪坐,而不是蹲着;蹲更费力而且不合礼仪。

为什么说这是男女厕所,因为从下面到厕所的路不一样。左侧是台阶,右侧没有台阶,只是坡面。台阶反应了等级,古人称皇帝为“陛下”,其中的陛就是台阶,台阶越高,离地面也越高,其等级自然越高,女人没有等级,自然也就没有台阶,只能用坡面。

更有趣的是,厕所的坑直接通到下面猪圈,这意味着粑粑会被猪吃掉。看起来很恶心,但确实是这样。

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豕,曰养奚若,使曰:豕也,非大圊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人谓豕仙。——《太平御览》

就是说,猪一定要住在猪圈里,而且吃“人便”,这种习俗,直到上个世纪一些农村还有。没办法,古人就是这么耿直,取之自然,回归自然嘛,就像农家肥种庄稼一样。

可以想象,汉人是为了方便喂猪,所以把厕所建在了猪圈上,粑粑自动掉在猪圈里,这样就省得折腾了。

这就是“绿釉陶猪圈”反映的汉代生活文化情况。

1 阅读:4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