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吃亏的说话方式:用愤怒来表达爱

张德芬空间 2024-08-02 13:30:47

佛家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关心家人,想要表达我们的爱与担忧,但话到嘴边,情绪出来以后,却是各种“锋利的”愤怒、指责和埋怨。

对方可能完全都感受不到我们的爱,甚至感受到的是攻击与恨意。

比如,前几天,我在医院大声吼了我爸。

起因是,自从前几年他心脏做了支架手术后,就开始频繁地口腔溃疡。

为此,他吃中药、清淡饮食,最后肚子瘦了一圈,溃疡却稳如老狗。

可我们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背着家人在网上买了一本医书,然后按照上面的办法给自己配药。

结果,成功把自己送进医院。

化验报告显示:肝、肾、免疫功能异常,各种蛋白、电解质完全紊乱。

我很担心他,被他这种行为气的半死,控制不住地对着他一顿输出:

“你都多大年纪了,难道不知道乱吃药是要吃死人的吗?每个人都那么灵还要医生干嘛……”

他像个小学生,躺在病床上一字不说挨我骂。

我看着他憔悴的样子,事后又后悔内疚为啥要对一个病人发脾气。

其实这样的场景,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

我们好像无法直接表达爱,一定要用某种激烈的,比如愤怒、埋怨、批评等负面行为,传达给对方。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不友好的行为来传达爱?这是我们在关系里最需要探讨的。

愤怒是因为恐惧,恐惧背后才是担心与爱

我在事后反思,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咨询室里,对象是我的来访者,当时还会对他吼吗?

大概率,是不会的。

我会尝试从内向外看他人,理解这件看起来匪夷所思的“蠢事”。

口腔溃疡,大家兴许都得过。这个毛病说大不大,不足以让我们兴师动众、瑟瑟发抖。

但说小也不小,有时候吃饭时舌头不小心碰到,嘶~痛的眉毛鼻子扭成一团。

试想一下,如果你正吃着好吃的红烧肘子、小龙虾、酸菜鱼,但时不时地被溃疡“嘶”的龇牙咧嘴,的确是挺让人崩溃的。

而且医生在你溃疡期间,肯定会特别嘱咐清淡饮食,所以那些让你销魂的重口味大菜都要忍住不翻牌,你感觉到口腔寡淡如水。

这日子一天天的,真不是人过的。更悲催的,是好转的日子遥遥无期。

完全看不到希望。

我无法想象,父亲在这几年的求医过程中经历了多少的挫败、愤怒和失望,他要积攒怎样的绝望,才会孤注一掷地做出乱吃药的选择?

如果我当时在医院就能体会到这一层,肯定是不会再对着他吼了。

说不定,我还会跟他开玩笑,“呦,您这是学神农尝百草,拉动我国医学进步呢!”

这种理解,其实是一种心智化,它包括对你自己和他人的觉察。

英国精神病学家JeremyHolmes是这么描述的:

心智化是站在外边来看你自己,从内心里面来看别人。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在和人打交道时可以同时看到自己和他人,不太容易将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强加在他人身上,也不太容易被关系中的冲突和情绪卷走。

回到本文开头,我当时在医院面对我爸时,心智化是完全下线的,脑子里想的就是:

父亲年纪大了,不比以前。前几年做了手术,身体本身就虚,头发白的厉害。

现在又各种指标紊乱……当时,失去他的恐惧牢牢扼住了我的喉咙。

这份过度的担忧,让我愤怒、失控了。

因为担心他,害怕失去他,所以我先有恐惧,因而愤怒,所以才会吼他,因为爱他让我产生了这种负面情绪,我表达的爱里也就掺杂着“恨意”。

很多朋友大概都有类似的体验,对同事、客户倒是更能共情,一遇上亲人伴侣就不行了。

正因为爱,所以关心则乱。

不过大家也不必责怪自己。研究发现,心智化在两种情况下是最艰难的:

第一,当你在情感亲密的依恋关系中出现冲突时; 第二,当你情绪高涨唤起时。

了解到这一点以后,我们能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心智化能力,并且将事后诸葛亮转化为先见之明。

比如,经历了这一次和我爸的冲突事件、我自己的心智化之后,下一次再遇到类似事情,我就会提前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来驾驭失控的情绪。

埋怨,是保持关系紧密的需要

有些时候,对亲近之人因过度忧虑而生的矛盾,还和潜意识的缠绕有关。

来访者小鹿因抑郁而求助心理咨询,起因和她被家人催婚有关。

小鹿今年38,在一个三线城市的体制内工作,职位不高。

她在广州读的大学,毕业后就留在那工作,后来是被母亲拿着医院的肿瘤诊断骂骂咧咧给弄回老家的。

那时,小鹿已经30岁了。

母亲病还没好全,就开始操心女儿,三天两头地安排相亲。

可小鹿对那些男人实在不感冒,相了几次就不想去了。

母亲就怨她:“差不多就结婚吧,你以为自己还是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可以挑来挑去,你再这样下去年纪大了连孩子都生不出来了。”

“不生就不生呗。”

“不生孩子以后死了连个捧骨灰的人都没有,以后你就知道要后悔了。我和你爸为你这事整晚整晚的睡不着……你真的要逼死我吗?”

小鹿被母亲气得浑身发抖,可是最终也只是忍着偷偷咬自己的手臂出气。

“好窒息,要是像哪吒剔肉还骨就好了,把这副身躯还给父母,就自由了。”她后来对我说。

作为一个成年人,小鹿完全拥有独立意志,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事业和伴侣。这是我们每个人活着的动力和权利。

实际上,她却出于对母亲的内疚感,允许自我边界被突破,逐渐向母亲让渡这份权利。

在事业上,她听母亲的离开广州回老家考编。

其次是恋爱和婚姻,在我们投注大量力比多、激起很深喜怒哀乐的领域,也被逐渐蚕食。

令人困惑的是: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意识层面的解释,是“我为你好。”

催婚,也许是担忧没人陪在女儿身边;担心她没有孩子以后在敬老院孤独终老;担心她大龄单身被旁人指指点点……

而在潜意识的层面,也许还有其它的动力。

比如,母亲的控制欲比较强烈,需要借助催婚来满足; 比如,母亲的人格比较虚弱,无法耐受和女儿的分离,需要用催婚将其绑定在稳定的框架内,以消除内在的不稳定感; 又比如催婚是一种反向形成。过度地催,是为了掩饰潜意识不希望对方结婚的真实意图。

不管是因为什么,都是因为母亲太想要跟女儿更亲密:

我和你是一起的,你不好我就不好,所以我要说你。

因为无法觉知这份潜意识的缠绕,所以母女之间矛盾激化、关系堪忧。

说到底,人类之间的情感,相濡以沫,不如相望于江湖。

要维护好爱的本质,需要看清自己的潜意识动力,然后和亲近之人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不太远,也不太近。

如此,亲近才能真正亲密。

批评,分离出自己的焦虑,但没分离课题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女,必为之计深远,爱之深责之切。

这也是很多父母经常会有的爱的表达方式:批评。

女友芸有一个17岁的儿子,马上就要念高三。儿子成绩不好,非常喜欢玩手机。芸担忧得觉都睡不好。

前段时间,老师打电话给芸,说她儿子请假去医院,而且是母亲的意思。

芸一听,自己根本没有说过。没想到,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居然说谎逃课,她气得回家把儿子的手机都砸了。

“都学会说谎了,是不是偷偷打游戏去了?”

“这么多钱给你报补习班,我一日三餐地伺候你,你倒好,放假就知道玩手机,成绩倒数,废了,你这人已经没用了!”

“我看也别浪费我的钱,直接去打工算了……”

连珠炮似的批评,稀里哗啦地朝儿子头上砸过去。儿子接不住,气得干脆连课都不上了。

芸急的把我叫去她家。

了解事情末后,我安抚了芸好一阵,“孩子大了,自尊心强,听到批评面子挂不住,这才对着干呢。”

“这孩子就是欠批评,以前就是骂他不够凶现在才说谎。”

我引导她:“你想想看,你工作时被老板骂,是不是也会很不舒服?大人、孩子都一样的。”

芸若有所思,“可是我怕他不学好,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哭笑不得。

芸芸的焦虑可以通过“批评”这种行为分离出去,但她却忘了这本不是她自己的事情。

那为啥批评会成为父母的教育“法器”呢?

有两种可能:

一,很多朋友认为: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研究发现:被批评多了的孩子,自我评价和自尊水平都更低。

而在真实的鼓励和赞美中长大的孩子,人格底子更加坚实,反而更能耐受挫败。

如果说,作为父母的大人,自身都不喜被批评,那为什么忍不住要让孩子去体验呢?

也许那里面有一些施虐、或是让孩子来品尝体验自己的过去、甚至父母内在的偏执的影响。

二,这里面也存在课题未分离。

学习这个主体,是孩子。

为这件事承担责任和后果者,也是孩子。

但很多父母把这个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接了过来,并过度干预。

这样一来,孩子自身会感到不舒服,因为他感到领域被入侵了。

同时,父母本身也会愤怒,他巨大精力和注意的投入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成果。

如同热播电影《抓娃娃》里父亲对儿子的那句:

“你以为只有你的人生被操控了吗?被操控的也有我们的人生。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过:爱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去爱。

对亲近之人过度忧思的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但很多时候,这份给出的爱却成了接受者的“不可承受之重”。

那我们要如何去有意识地保持觉察、来提醒自己不去破坏关系呢?

有几个方向:

一、接纳自己的关心则乱,不要苛责自己。

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的心智化能力,对他人和自身的觉察,并不断地关系中践行。

如此,心智化就会成为我们情绪失控时的“缓冲器”,用更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二、任何一种高浓度的情感都是爱恨交织的。

对于亲近之人,我们去感受那份爱的同时,也可以去体验那份恨。

而这份意识化的“恨”也会让我们将对方的距离,推远一点。

将“我为你好”修正为“我为你叫好”,来滋养彼此的关系。

三、我们要学会去澄清、区分各自的人生课题,无论是父母和子女,还是恋人或伴侣。

谁选择、谁承担、谁负责。

这样的清清爽爽,也让我们能够在相处时更加地举重若轻。

如此,我们不需“离于爱者”,而是在爱着的同时,也能做到“无忧亦无怖”。

而且,在穿越这些恐惧、埋怨和批评之后,我们就会真正抵达爱本身。

《3天家庭心理学体验营》中,明确了家庭关系中,哪些责任是属于自己的,哪些责任是属于家人的,即使亲密如家人,也要遵守好边界,如此,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如果你也感兴趣,欢迎来听听。

*本文由无限延伸的三角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花花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