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品研究所
嘿!Yoo友们,知道黄油年糕吗?对,就是下面这个,最近老火了!

它不仅屡登微博热搜榜第一,而且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吃起来别有风味。
外皮酥脆,内里软糯,一口咬下去,浓郁的黄油香气直冲天灵盖。我承认,确实好吃!不得不说,发明这玩意儿的简直是个天才!

就是吃多了,稍微有点腻歪……而且,我感觉我多用点力气,都能从它的表皮挤出油来……
毕竟,这可是“黄油+糯米粉”的顶级组合,标准的糖油化合物,又名热量炸弹、碳水刺客。
一个的热量就有大约100大卡。据营养科医生所言,这一个的热量就能顶大半碗米饭了!
也就是说,你吃一个月的“白人饭”减下来的重量,在几盒黄油年糕面前,瞬间化为乌有。

然而,虽然当代青年嘴上喊着“抗糖戒油”,但实际上,大家的身体却很诚实地在卖黄油年糕的糕点铺前苦等俩小时。(狗头.jpg)
有人称黄油年糕为“人生减肥路上的绊脚石”,也有人称其为“拯救打工人灵魂的神”。究其原因,还是它太香了,一口即可回血。
高糖高热量的另一面,是牛马们下午搬砖的“肾上腺素”,深夜emo的“赛博解药”。就像早上的咖啡,下午的奶茶,纯为续命!

“吃点甜的,心情就会变好。”
由于糖分可以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镇定情绪的化学物质,所以大家习惯在被工作毒打一天后,给自己点个小甜品,慰藉一下可怜的小心脏,又是化身“办公室卡皮巴拉”的一天……
毕竟老板的饼里,不加糖!!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发现有一款甜品突然爆火,如“脏脏包”、“毛巾卷蛋糕”、“搪瓷盆草莓蛋糕”……
这些小甜品能在一夜之间攻占大多甜品店的背后原因,是打工人对碳水的原始渴求,对抗糖宣言的绝地背叛。
所以,你总是能见着这届年轻人在甜品和减肥之间,被反复撕扯!

换句话说,对日常规训say no!
就是买这个稍微有点费钱,一盒6个,一共16块钱。小Yoo一天挣的这点“窝囊费”全炫嘴里了。我合理怀疑,这是一种“甜蜜的消费主义陷阱”。(当然,好吃,爱吃,我就要吃。)

对于糖油化合物的极致追求,实际上一直刻在中国人的DNA里。
因为这个黄油年糕的口感,让我想起了四川成都的另一款知名小吃:糖油果子。(欢迎来吃!)

从配方表上来看,二者极其相似。糯米粉+糖+油,带给中国人几千年来始终如一的舌尖欢愉。
But……糖油果子的外皮因为是炸制过的,所以更加treetree的!嘎嘣脆的那种!黄油年糕的外皮,则更接近泡芙或者麻薯。
如果你牙口不太好的话,糯叽叽的青团,或许也能唤醒大家同样的口感记忆。该说不说,最近好像也确实到了吃青团的季节。

所以嘛,几千年了,咱打工人的这点爱好,可是一点都没变。
说到底,黄油年糕哪是什么网红点心啊,分明是当代打工人的“赛博木鱼”——
敲着键盘敲到冒火星子时摸一块,功德+1;被甲方连环夺命call轰炸时啃一口,怨气-1。我们哪里是在吃糖油混合物,分明是在给生活镶金边!
下次再看到同事工位上堆着黄油年糕包装盒,别急着给人贴“自律破产”标签,说不定人家刚用380大卡的热量,换来了修改第18版PPT的求生欲。
记住,真正的成熟不是戒掉黄油年糕,而是学会在“明天开始健身”和“最后一块真的最后了”之间反复横跳。工作的压力,最终还是成了我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