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野战军的45位主要将领

醉柳阅览过去 2024-11-24 03:45:03

西北野战军,肩负着解放大西北的神圣使命,于极度艰难的境况中,枕戈待旦,策马扬鞭,跨越贺兰山,长驱直入河西走廊。凭借其坚毅卓绝的战斗精神,成功解放了陕、甘、宁、青、新等西北五省。

在以彭总为首的西北野战军,是一支于战场血火中砥砺而出的人民军队。其人数虽少,却能征善战,是能攻坚克险、勇战恶仗之铁军劲旅。

本期文章,介绍西北野战军的45位主要将领,以建制序列排序:

1、彭德怀

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在西北战场上,彭总在十倍于我之敌面前,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依靠西北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依靠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依靠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奇迹似的克敌制胜,为中国革命战争史写下了极其光辉的历史篇章。

1955年9月27日,毛主席为彭总授衔、授勋

因而,西北战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被人们誉为“威武雄壮的战争奇观”,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高度赞扬。

彭总凭着胆大心细、谨慎果断,先后指挥了三战三捷战役、沙家店战役、宜瓦战役、西府陇东战役、澄合战役等,彻底扭转了西北战场的态势。

彭总在指挥太原战役之后,第18、19兵团统归彭总指挥,开始了气势磅礴的解放大西北之战。

在此后彭总指挥了扶眉战役、兰州战役。1950年10月,彭总又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新征程。

建国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首任部长。

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

2、张宗逊

西北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

张宗逊

作为秋收起义时就跟随毛主席闹革命,后来又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转战南北的勇将,和陈士榘等几人,是为数不多的老井冈。

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是:稳重厚道,执行命令坚决。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对他都是委以重任,是最信赖的将领之一。

建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

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3、赵寿山

西北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

赵寿山

1947年7月3日,赵寿山通电全国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1948年1月起,历任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

建国后,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

4、仲 勋

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

左二彭总,左三仲勋,在陕北战场

他先后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委、西北野战兵团政委、西北野战军副政委、第一野战军副政委、西北军区政治委员,协助彭总做好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主持部队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支前工作,做好地方土改工作,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任国务院秘书长、副总理。

5、张文舟

西北野战军参谋长

张文舟

在解放战争初期,协助彭总指挥了三战三捷、陇东、三边、沙家店、延清等战役。

1948年7月起,历任第四纵队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参谋长、第二兵团参谋长。

建国后,任任军委装甲兵参谋长,志愿军代参谋长,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装甲兵副司令员兼装甲兵学院院长。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6、阎揆要

西北野战军参谋长

阎揆要

阎揆要为什么会中途接任西野参谋长?西府战役失利之后,彭总特意调他任西北野战军参谋长。

一是阎揆要是陕西人,熟悉陕西的地形地貌。二是阎揆要与胡宗南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同班同学,对付当时西北战场上的胡宗南部队更有把握。

建国后,任军委情报部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7、王政柱

西北野战军第一副参谋长

王政柱,从八路军时期开始,就是彭总最信赖、最得力的参谋、参谋长,一直跟随彭总。他胆大心细、心思缜密、做事有条有理,是我军著名的参谋长之一。

王政柱

1943年3月7日,在麻田八路军总部,彭总让王政柱回延安时把八路军积攒的190两黄金((旧制为16两制,相当于12斤))和8斤金银首饰带给党中央,和总部机要科译电员罗健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历经72天,2130里,三过敌占区和封锁线,毫无无损,于1943年5月17日到达延安。

他的这段经历,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传为了一段传奇佳话。在回延安的路上,也收获了爱情、婚姻,和罗健回延安后结婚了,两全其美。他的这段经历,被拍成了电影《金身将军王政柱》。

抗美援朝不久,彭总立即把他调任志愿军副参谋长,紧随自己左右,出谋划策。

建国后,任青岛海军基地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海军后勤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8、甘泗淇

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1947年冬至1948年春,在甘泗淇的大力组织和领导下,西北野战军深入进行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极大的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毛主席批示向全军推广。

建国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9、刘景范

西北野战军后勤司令员

刘景范

在转战陕北的日子里,刘景范为前线部队调配弹药、粮草、药品、被服装备等。

一年中,刘景范率后勤司令部与边区政府后方委员会相互配合,先后调集麦子240多万斤,军鞋12万双,调集参战民工3500多万人(次),每个劳力平均服务两个月以上,有的甚至服务三个月以上。

为了解决医药救助伤员,把学校编为医院,并抽调了2000多干部随军服务,做支前工作。

建国后,任粮食部副部长、民政部副部长。

10、贺炳炎

第一纵队司令员

贺炳炎

从红军士兵成长为解放军高级将领,贺炳炎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英勇无畏,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

在长征途中的战斗中受重伤,不打麻药截去右臂,成为我军闻名的“独臂将军”,毛主席特批他不用敬礼,但他仍然用左手敬礼。

建国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11、廖汉生

第一纵队政治委员

廖汉生

作为从湘鄂西苏区走出来的著名将领,是贺老总最得力的爱将之一。他长期和贺炳炎将军搭档,是我军最有名的组合之一,两人打了不少恶仗、硬仗。

1949年2月主动让出兵团政委职务,1955年在贺老总提议下让出上将军衔(他是贺老总的外甥女婿)。

建国后,他一直是按照上将职务安排工作的。1954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7个副部长里,有3个大将、3个上将,唯独他是中将,在当时颇为引人注目。

刘帅卸任军事学院院长后,廖汉生接任院长。之后,任军事科学院政委,南京军区第一政委,沈阳军区第一政委。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12、王 震

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在解放战争中,王震的部队以作战勇猛、纪律严明著称。

他率部从晋绥回师陕北时,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战斗,取得了陕北三战三捷,继而展开三边战役和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使西北战场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王震的名字让国民党官兵闻风丧胆。

建国后,历任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农垦部部长,开垦北大荒,为国家粮食发展作出了贡献。

1978年以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国家副主席。

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13、王恩茂

第二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王恩茂

王恩茂,是359旅走出的名将,军政双优,是王震将军的最佳搭档。

建国以后,长期在新疆工作,守卫西部边陲。1955年,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政委,当时全国13个大军区,有3个中将担任军区司令员,他是其中的一个。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14、许光达

第三纵队司令员

许光达

毛主席评价他: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他之所以被评为大将: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有留学苏联的经历;第二兵团司令员,第一任装甲兵司令员;政功在抗战,军功在解放战争,被评为大将是实至名归的。

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

15、孙志远

第三纵队政治委员

孙志远

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吕正操将军一起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创造性的发明了平原游击战。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第三、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二兵团政治部主任,全程参与解放大西北战役。

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政务院副秘书长,三机部部长。

16、王世泰

第四纵队司令员

王世泰

他长期扎根在西北地区,从红军时期开始,就是陕甘宁边区、西北地区的主要军事将领之一,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卓越贡献。1949年6月,任第二兵团政治委员。

建国后,任甘肃省政协主席、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7、张仲良

第四纵队政治委员

张仲良

1947年3月,胡宗南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被党中央派往陇中分区工作,任司令员、地委书记、专员,很快稳定了那里的局势。

同年11月起,历任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四军政治委员,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

建国后,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

18、罗元发

第六纵队司令员

罗元发

他是彭总的五虎上将之一。抗战时期,他协助杨成武击毙日军名将阿部规秀。

在延安保卫战中,罗元发指挥教导旅坚守七天七夜,铸就挤不烂、打不垮的“铁脑壳”,罗元发也由此被誉为“铁流雄鹰”。

1948年4月,在西府战役中,西野主力面临南北夹击的危险,罗元发率六纵在权家桥阻击马家军,死磕到底,迟滞了马家军南下,为主力转移赢得了时间。

建国后,任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5年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19、徐立清

第六纵队政治委员

徐立清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6军政治委员、第二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

建国后,历任总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衔,主动要求降级军衔。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20、彭绍辉

第七纵队司令员

西北野战军的另外一位独臂将军。1933年在中央苏区作战时,失去左臂。

彭绍辉在47位荣获三枚一级勋章的开国上将中,是唯一与毛主席同属湘潭县的老乡。他的家瓦子坪距离毛主席家的韶山冲只有8公里。

他骁勇善战、不怕牺牲,自学成才、笔耕不辍,以身作则、严于家教,毛泽东赞誉他是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

七纵虽然属于西野建制,但一直在山西战场作战,1949年6月后才归建,参与了解放大西北作战。

建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21、姚 喆

第八纵队司令员

姚 喆

从抗日战争开始,姚喆一直在大青山、绥蒙一带坚持作战。

八纵虽然属于西野建制,却没有参加过解放大西北的任何战役,一直在绥远一带活动。

建国后,任第23兵团副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22、陈外欧

第一纵队参谋长

建国后,任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国家测绘总局局长。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陈外欧

23、冼恒汉

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政委,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任兰州军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24、黄新庭

第一纵队358旅旅长

黄新庭

黄新廷将军,战友们都称他为共和国将帅中最帅的将军。即使到了晚年,他依旧还是一副娃娃脸,容貌俊秀无比。颇有古代“周郎”之风的黄新廷,是公认的开国将帅中“第一帅哥”,包括他的老领导们也认为他长相帅气。

黄新廷是跟随贺龙从洪湖杀出来的战功卓著的著名将领,打了许多硬仗、险仗,是老总最喜爱的部将之一。首创我军一个团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纪录。

建国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25、余秋里

第一纵队358旅政委

余秋里

余秋里是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长征时的一次战斗中他失去左臂,靠着剩下的一条手臂走到了革命胜利,人称“独臂将军”,也是中将中唯一担任过副总理职务的将军。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26、王尚荣

第一纵队独立1旅旅长

王尚荣

毛主席三次钦点他出任重要职务。1955年,获得三枚一级勋章,在开国中将中,是为数不多的。

建国后,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长达12年,是任期最长的一位。之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27、傅传作

第一纵队独立7旅旅长

建国后,任西南军区空军司令员,武汉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1955年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28、顿星云

第二纵队独立4旅旅长

顿星云

建国后,任海军航空兵首任司令员,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创始人。之后,任装甲兵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29、杨秀山

第二纵队独立4旅政委

杨秀山

建国后,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总参谋部军校部副部长,政治学院副院长,后勤学院院长。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30、郭 鹏

第二纵队359旅旅长

郭 鹏

建国后,任南疆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31、徐国贤

第二纵队359旅旅长

1948年3月,接替郭鹏担任359旅旅长。

建国后,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工程兵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32、张仲瀚

第二纵队独立6旅旅长

张仲瀚

建国后,任第二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国家农垦部副部长。

1950年至1967年主持新疆军垦工作,创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新疆军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长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

33、李夫克

第三纵队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副参谋长(1948 年 7 月任)

李夫克

建国后,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代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战役研究部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兼理论研究部部长,政治学院副院长。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34、朱 明

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任总政治部组织部第一副部长,通信兵政治委员。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朱明

35、唐金龙

第三纵队独立第2旅旅长

建国后,任第一战车学校副校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36、杨嘉瑞

第三纵队独立第3旅旅长

建国后,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杨嘉瑞

37、孙超群

第四纵队副司令员

建国后,任防空高炮学校校长,北京军区防空军司令员,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工程兵学院院长。

1955年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孙超群

38、朱辉照

第四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朱辉照

建国后,任军委民用航空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国民航局首任局长。他是开国中将里,为数不多的三枚一级勋章获得者。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39、高锦纯

第四纵队警备第1旅旅长

建国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副书记,国家粮食部副部长。

高锦纯

40、黄罗斌

第四纵队警备第3旅旅长

建国后,任宁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

黄罗斌

41、胡景铎

第四纵队骑兵第6师师长

建国后,任第一步兵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天水步兵学校训练部副部长,陕西省交通厅副厅长。

胡景铎

42、张贤约

第六纵队副司令员

张贤约

建国后,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43、饶正锡

第六纵队政治部主任

饶正锡

建国后,任第二十二兵团副政委,总后勤部卫生部长兼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44、陈海涵

第六纵队教导旅旅长

陈海涵

建国后,任西北军区空军参谋长,桂林步兵学校校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45、程悦长

第六纵队新编第 4 旅旅长

建国后,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总结语:

1955年授衔时,许光达、徐立清、廖汉生,主动让衔,这是何等的博大胸怀和英雄气概。不然,西北野战军就会多出两位开国上将。

新中国成立以后,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开国将军(包括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只有27位。西北野战军走出的开国将军中,担任过副总参谋长的就有4位。

西北野战军的开国将军中,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的有2位(1954年至1980年只有14位副部长)。

西北野战军的开国将军中,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的有5位。

西北野战军的开国将军中,担任过解放军军兵种司令员的有6位。

西北野战军,是彭总、贺老总带出来的一支英勇善战、纪律严明的铁军劲旅!

0 阅读:2
醉柳阅览过去

醉柳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