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术角度来说,曹叡段位挺高的。
曹叡有口吃,不爱说话,在曹丕死前临时被选为接班人,按照世语的说法他在继位之前几乎没和大臣有过往来,导致大臣都不清楚新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朝中几乎没有根基的人,成功把一帮三朝老臣玩弄于股掌之上。
曹叡
曹丕给曹叡留了四个辅政大臣,曹叡把其中三个派出去领兵,只留陈群一人在朝中,又用巧妙的手段打压陈群。他和侍中吴质聊天,吴质瞧不起陈群,认为其不过是才能平庸之人,盛赞另一位辅政大臣司马懿,称其为社稷之臣。于是曹叡马上下诏责备陈群,虽然诏书文辞没有留下来,想必一定提到了吴质的发言。
陈群有个习惯是不公开上疏言事,而是秘密上奏并销毁草稿,导致朝中大臣乃至亲戚子弟都毫无所知,一直等到其死后若干年朝廷公开了这些表文,大家才知道陈群上了这么多奏疏,因此陈群在世时不少人讥讽陈群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曹叡明明知道这些却依旧利用大臣的不满公开批评他,还踩一捧一拉出了司马懿来,颇有点拱火的嫌疑,并将吴质树为靶子,把它作为批评陈群的导火索。
陈群
大臣里既然有不满陈群的,自然也有不满司马懿的。曹叡询问陈矫司马懿是否是社稷之臣,陈矫给了个微妙的回答:“司马懿算得上是朝廷之望,至于社稷,那就不知道了。”靠着这种试探性的问话,曹叡成功地发掘出朝臣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
他在利用了大臣对陈群的不满后,表面上给司马懿加官进爵授予实权,又在浮华案中打击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在曹叡的有生之年里,司马师都没能出来做官,一直当着家里蹲。于是就形成了很诡异的景象,父亲是朝廷重臣恩宠备至在前线抗敌,儿子却背着罪名在家待业。而且大臣对此没什么异议,因为带头攻击浮华党的是司徒董昭,当时的头号老臣,司马懿就算记仇怕是也会记到这老头子身上,而曹叡赏罚分明没有牵连司马懿,司马懿还得拼命给曹叡干活来弥补司马师的过失,不然自己给曹魏卖一辈子命儿子连官都当不上。
司马懿
至于当靶子的吴质更是没啥好结局,因为得罪人太多,死后得了个“丑”的谥号。曹叡作为皇帝,要给大臣改个谥号并不是什么难事,司马炎就给贾充改过,吴质的谥号也在司马师当政时被改成了“威”。但曹叡保留了这个谥号,成功把吴质变成了群臣的出气筒,大家一眼就能看到曹叡给予了吴质公正的评价,所以吴质是坏的,曹叡是好的。
于是这场纠纷里大家都成了输家,陈群挨了批,司马懿挨了罚,吴质挨了骂,赢家只有曹叡一个。
吴质
曹叡继位刚不久就前往尚书台打算翻阅文书,结果尚书令陈矫居然不给他看,表示这是自己的职责。换成曹丕可能当场就要发作了,但曹叡没说什么,流露出羞愧的神色就走了。后来另一个侍中刘晔对曹叡说陈矫的坏话,批评其专权,把陈矫吓得不轻,连忙问儿子该怎么办。结果曹叡非但没有怪罪陈矫,还对他说自己不会听刘晔说的坏话,并给了陈矫赏赐。陈矫是感恩戴德,刘晔成坏人了。至于陈矫和刘晔的关系恶化了怎么办?那不是正好吗。
陈矫
刘晔最后直接疯了,按照傅子的说法,当时有人给曹叡说刘晔总是察言观色迎合皇帝,可以试着说些反话给他听,看看他是什么反应。曹叡试了试,发现果然如此,于是疏远了刘晔,导致刘晔发疯。在这则记载里,刘晔是佞臣小人,曹叡受到蒙蔽,提建议的是聪明正直的大臣,正直的大臣成功让受到蒙蔽的君主摆脱小人谗言,真是皆大欢喜。那么问题来了,当初刘晔说陈矫的坏话时又是察了谁的言,观了谁的色呢?
刘晔
纵观曹叡一朝,会发现很多曹叡的近臣名声都不好,除了吴质、刘晔,还有刘放、孙资。不算吴质这个名声本来就不咋地的人,刘晔他们几位在曹操时期都公忠体国,在曹丕时期也友善团结,到了曹叡时期突然就变佞臣了。但说起他们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坏事,又似乎找不到例证,连陈寿也在传末评价里吐槽世人对刘放、孙资的批评并不符合实际。
宠信奸佞这种事在三国也算不得什么特殊,曹操宠信过卢洪、赵达,孙权宠信过吕壹,刘禅宠信过陈祗、黄皓,但曹叡手下的所谓奸佞却是一帮原本老实做官的三朝老臣。
但如果要说曹叡只会玩弄权术制造纷争也不对。他离开洛阳时让尚书左仆射徐宣处理公文,回朝后甚至不去看这些公文,表示徐宣看过就代表自己看过,显示出绝对的信任。张郃救援陈仓时,曹叡亲自置酒送行,还派禁军护卫他,荣宠无比。司马懿要在前线演双簧,以及远征辽东遭遇困境时,曹叡都无条件给予信任并支持配合,绝不生疑。
明帝朝遍地直臣,杨阜、高堂隆都以直言敢谏著称,尤其杨阜的某些话语跟人身攻击无异,劝谏曹叡要爱惜民力停止宫殿建设的大臣也是一大堆,但曹叡从不对这些大臣动怒,不管接受还是不接受,他的态度总是谦和的。如果你在明帝朝选择当一个忠心为国的直臣,无论你怎么骂皇帝,人身安全都有保障,甚至还可能升官。
杨阜
从曹叡赐死毛皇后这件事来看,他并不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容忍着手下大臣。
和他老爸对比一下,如果曹丕对你掏心掏肺,那他大概是真的在对你说心里话,但换成曹叡那就多半不是这样了。曹丕在对付鲍勋时遭遇了来自大臣的联合阻拦,还搭上自己的身后名搞得狼狈不堪。而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在曹叡身上,大臣们互相弹劾为什么自己要亲自下场,要担骂名有的是人可以去担。
我曾说三国时期的许多君主都有性格弱点,情感过于外露而且经常控制不住情绪,但曹叡却是个例外。曹叡对母亲甄氏的感情很深,但对于赐死母亲的父亲曹丕却丝毫没有清算的意思,他延续了所有曹丕制定的政策,给予了曹丕高祖文皇帝的高规格称号,并将曹丕所撰写的典论刊刻成石碑放在太学门口。
这是一个能把个人感情和治国手段区分开来的人。他在对待大臣时仿佛一台精密的政治机器,所有人都是他手底下的棋子,他只负责控制好这些棋子并发挥其作用。
然而在曹魏这样一个大臣集体高寿,官员儿孙满堂的朝代,曹叡却短命又无子,只能说曹家确实没有什么享国的福分。
他那不叫玩弄权术 和孙权的制衡一样 其实是无奈之举 本质原因就是随着皇位传承 皇帝的威望逐渐降低 支持率也随之下降 皇帝为了维持统治必须利用有威望的臣子 而利用的结果就是虽然统治得以延续 但臣子的支持率却持续走高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司马懿 曹操时代排在五谋臣后的小弟到曹丕时代的世家领袖 到曹睿时代的托孤重臣 曹睿的贬官并不能影响他的支持率 出事时最先想到的还是他 是因为曹魏无人可用吗?不 只是因为司马懿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其他人而已
错别字一大堆,既然这么英明怎么不除掉司马又用它托顾并让他成功夺得曹魏政权,曹魏实亡于曹睿!
唯一合理解释就是掩饰,简称装傻[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