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社会风气崇尚浮华,门阀士族间奢华之风尤甚。《世说新语》等文献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追求奢靡的真实景象。
《世说新语》载石崇与王恺斗富事。石崇巨富,财可敌国,常与王恺比富。王恺糖水刷锅,石崇蜡烛当柴;王恺紫绸为障,石崇锦缎五十里。此等行径,浪费资源,加速了西晋衰亡。

西晋上层社会奢风盛行,历史文献多有记载。《晋书》称贵族追求奢华,着华服佩珠宝,居宏伟府邸。如石崇“绿珠楼”,奢华至极,被誉为“豪宅之冠”。

西晋上层社会酗酒风气严重,《晋书》载武帝虽“明达政事”,却“末年多违酒禁”,失士大夫之心,反映出当时酗酒普遍,有人视其为西晋政治衰败之因。
西晋上层社会除斗富酗酒外,生活奢华显著。《晋书》载,士人以纵欲为风尚。典型如石崇,其宅奢华,厕所备甲煎粉、沉香汁、新衣,婢女列队侍候,换衣出入,豪宅更不言而喻。

《西晋食货志》载,西晋美食文化昌盛,贵族追求食材鲜稀,善用调料增味。如“石崇鱼羹”,需百鱼熬一小碗汤。贵族常设盛宴,邀宾共赏美食,彰显财富地位。
西晋贵族不仅物质奢侈,文化追求亦高。《世说新语》载,他们热爱音乐、舞蹈与书画,且常收藏鉴赏艺术品,所求不仅物质享受,更有精神层面的富足。
西晋上层社会的奢侈风气带来负面影响,酗酒、斗富及奢华生活极大浪费社会资源,加速了西晋王朝的衰败进程。
上层社会奢侈浮华,底层人民却困苦艰难。《晋书》载:“天下大乱,饥荒四起,盗贼横行。芝斩贼帅李权等百人,郡境方安。”反映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凋敝。

《晋书》载,西晋时贫富差距悬殊,农民多居茅屋,生活困苦。虽终日劳作,仍难满足基本需求。苛税重役下,农民离乡服役,条件恶劣,多因疾病或劳累致死。
此外,《晋书》亦载诸多底层人民生活实例。如酒鬼刘伶,因贫仅饮劣酒,常路中痛饮且泣。其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虽困苦,其才华思想仍为后人留下宝贵遗产。
西晋贵族的奢侈生活严重影响底层民众。其过度消费导致资源浪费、市场失衡、物价攀升,加剧民众困苦。同时,奢靡风气致社会道德下滑,人们偏重享乐物质,忽视精神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