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禾禾妈~
同事跟我聊起一件让她特别头疼的事,她说她的儿子小宇,晚上睡觉有摸着自己胸睡觉的习惯。
起初同事觉得儿子还小,没怎么在意,想着等大点自然就改了,可没想到自打儿子上了幼儿园,问题就变得棘手了。
幼儿园老师说,小宇午睡时总是闹着不睡要老师哄,老师过去安抚他,他就往老师怀里钻,手还不自觉地伸向老师怀里。
对此,同事既羞愧又焦虑,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
其实,现实生活中,类似小宇这样睡前需要摸着妈妈的胸,才能入睡的孩子并不少见。
这一习惯怎么养成的?是否正常?背后隐藏着哪些真实需求?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疑问,那接下来的内容您一定要认真看一看。
01 了解真实原因后,妈妈不忍苛责第一,缺乏安全感依恋理论指出:孩子早期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与照料者之间的身体接触,比如拥抱、母乳等。
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从出生到断奶期间,妈妈的怀抱和乳房是主要的依恋对象。
若在这段时间里,妈妈未能给孩子足够的身体接触和情感回应,比如孩子哭了未及时安抚、日常极少与孩子互动、过早断奶、分床等。
那孩子的早期依恋需求就会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孩子通过重复类似的行为,比如摸妈妈的胸入睡,吮吸手指等,弥补缺失的安全感。
因为类似摸胸的这种触觉行为,能刺激大脑里的“快乐按钮”(奖赏中枢),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和催产素。
多巴胺让人感觉开心,催产素让人感到安心,就像吃到了喜欢的糖果一样,孩子会觉得舒服、踏实、有安全感。
第二,习惯性行为母乳的孩子,多半都有“奶睡”的习惯,即在母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吃奶-入睡”的条件反射。
对于这种孩子而言,他们即使已经断奶,也大多习惯于靠着或者摸着妈妈的胸入睡。
孩子刚断奶时,摸着妈妈的胸睡觉,妈妈觉得孩子小,摸就摸了也无所谓,但等孩子大了,却发现这一习惯已经固化,再想戒除已经很难。
第三,对妈妈的依赖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5到6岁的孩子正处于 “主动对内疚” 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尝试自己从没做过的新鲜事,以此获得成就感和父母的认可。
这一过程,其实是孩子在练习与妈妈心理分离的过程。
很多妈妈不懂这个道理,难免对孩子的失败或者主动的行为,给予不当的指责或者包办代替。
比如,孩子想自己穿衣服,结果半天拉不上拉链,妈妈忍不住就会指责孩子笨,或直接替孩子拉上。
妈妈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到内疚、害怕,害怕失去妈妈的爱,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和恐惧,他们会变得更依赖妈妈,更想通过肌肤接触来确认妈妈的爱依然存在。
02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摸胸入睡习惯?孩子摸妈妈胸睡觉,乍一看好像没啥问题。
可一旦养成习惯,轻则影响睡眠、破坏亲子关系;重则影响孩子性别认知,导致孩子成年后难以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甚至形成过度依赖型人格。
所以,家有爱摸胸睡觉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重视,尽早帮孩子戒掉摸胸入睡的习惯。
第一,建立新的安全感锚点依恋理论指出:孩子通过触觉刺激建立的安全感,强行切断会引发焦虑。
所以,孩子有摸胸睡觉的习惯,我们不能强制戒断,而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替代方式,逐步建立孩子新的安全感来源。
比如,将孩子的手从胸部挪到手臂或者肩膀;再比如,给孩子一个毛绒玩具或者妈妈的睡衣,让孩子抱着睡。
英国儿童行为研究所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调查数据显示:临床案例中,70% 的孩子能在 3 周内通过替代物,顺利戒除对摸胸睡觉的依赖 。
第二,建立性别边界认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3岁以上的儿童在观看性别相关刺激时,大脑活动模式已与成人相似,表明3岁的孩子已有性别意识。
我们可借助绘本、生活场景,用简单的语言向孩子讲解男女身体差异,比如,哪里是女孩独有的器官?哪些是男孩独有的器官?这些地方不能给谁看……
通过类似的问题,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从而不再随意触碰他人隐私部位,也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第三,避免“一刀切”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坏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也无法一天戒掉。
我们在帮孩子戒除摸胸睡觉的习惯时,要保持耐心与信心,允许孩子反复尝试与调整,切不可操之过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比如,因引导无效,失去耐心突然呵斥,甚至粗暴的推开孩子,这样做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恐惧,甚至还会加重孩子的不良行为。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制定逐步减少依赖的计划,多给予鼓励和耐心,让孩子在安全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慢慢改掉这一习惯。
你家孩子有摸胸睡觉的习惯吗?对此,你怎么看待?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供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家长参考讨论。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