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寿春,古城有许多人文故事

八公山人看文化 2024-05-11 21:48:50

2024年4月16日,武王墩一号大墓发掘现场

王世国/文

春秋末期,孔子的得意门生宓子贱,任单父宰时,鸣琴而治,留下美名。他代表鲁国出使吴国时,病故于寿春瓦埠。

寿县瓦埠镇宓子贱雕像

春秋战国时期, “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就在寿春(寿州、寿阳),即如今的淮南八公山下的寿县。这里曾四次为都,十次为郡。

战国时,它是楚国最后一座都城,考烈王的大墓——武王墩大墓就在这里。

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廉颇被楚王接到楚国,拜为将军,最终在寿春终老,葬于寿县八公山下。

著名书法家司徒越先生题写“赵大将军廉颇之墓”

春秋时期,楚国贤相孙叔敖曾在寿县南方组织开挖了芍陂(即安丰塘),成为我国最早的人工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塘”。

著名书法家王家琰先生题匾《天下第一塘》

汉代淮南王刘安和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位贤士,在寿县北山上编写出一部巨著《淮南子》,留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丽传说。那八位贤士,世称“八公”。后来《神仙传》和《灵异录》将他们衍化为八位仙人,自此“淮南八公”的传说广泛流传开来,寿县北山也就因此得名“八公山”。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八公山下的“汉淮南王墓”

著名书法家王家琰先生为寿县豆腐村题匾《中国豆腐村》

据说,淮南王刘安与八位贤士在寿县北山上炼丹修道,无意之中发明了豆腐,寿县成为豆腐的发源地。不久前,寿县举办“豆腐宴”,数千人共餐,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寿县八公山

汉末,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东晋时,谢安、谢玄、谢石等人指挥东晋八万军队,在寿县城东的淝水之滨,战胜了前秦符坚可以“投鞭断流”的八十万大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还留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动人故事。

北宋太祖赵匡胤曾被困于南唐寿州(即今天的寿县),城中百姓曾送来香饼救驾。后来“大救驾”成为寿县的名点,一直畅销至今。

“大救驾”成为寿县的名点,一直畅销至今。

北宋时期,寿州城墙建立,有通淝、靖淮、定湖、宾阳四个城门,并一直完整保留至今,既能抵御外敌入侵,又防汛排涝,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墙之一。

寿县城南门“通淝门”

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巘,在寿州循理书院主讲,长达八年时间,著成《承晋斋积闻录》《评书帖》等书法著作;邓石如也在这里与他相识,得到他的指教和帮助,后来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梁巘的《循理书院碑记》

晚清时,寿州孙家鼐高中状元,成为光绪皇帝的老师,并且创办京师大学堂,即如今的北京大学。

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就在寿州城中被捕,留下了“我去了,太平天国难久矣!”的遗言。

辛亥革命时,柏文蔚组织起义,寿州在安徽率先光复;陈独秀来到寿州,在这里追随柏文蔚,成为他的学生。后来,柏文蔚成为安徽督军,统揽安徽军政。

王世国为寿县小甸集特支成立一百周年题写对联

民国时期,寿县小甸集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中共特别党支部,成为燎原星火。

如今,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书法之乡”,这里孕育出张树侯、司徒越、王家琰、余国松、虞卫毅等书法名家,以及春卉、余超、哈余庆等著名诗人。

近日,寿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广州设立“寿县驻广州人才工作站”,工作站将联系在穗的寿县籍各界精英,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助力。八公山人应邀为工作站题匾。

王世国应邀为“寿县驻广州市人才工作站”题匾

0 阅读:2

八公山人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